梁定邦:美國排華 香港得益

監警會主席梁定邦博士接受筆者採訪,分析美國制裁香港對中港美三方的影響及《港區國安法》下付出的代價是否值得。

風波裏的梁博士

香港資深大律師梁定邦博士,是香港證監會的首位華人主席,他是對中國證券市場最有影響力的人物之一。

1993年他應邀前往北京,受到時任國務院副總理朱鎔基的接見,統籌中國內地企業在香港上市。1998年,朱鎔基總理聘請他出任中國證監會的首席顧問,只領取「一元人民幣」象徵意義的年薪。但涉及中國證券市場的發展,從創業板的建立、AB股的合併、培養機構投資者、成立開放式基金、編制統一的全國股市指數、到成立民間監管機構等等,都離不開他毫無保留提供的建設性意見。

在香港處於十字路口的今日,大家最為關心的是作為全球三大金融中心的香港能否安然渡過這一難關。在與香港資深大律師梁定邦博士的對談中,他對此充滿信心。在他看來,美國對香港的金融制裁一定是「損人又損己」,美國所能做的只能是詆毀香港。而他同時認為,香港的金融中心地位不能只靠股票市場,而需要多元化的金融工具、金融產品。

梁定邦在1995年上任香港證監會主席後,就經歷了香港回歸之後的亞洲金融危機,並在這個位置上幫助香港走出這一險境。1996年,他作為首位亞洲人獲選為國際證監會組織技術委員會主席。2009年,他當選為國際歐亞科學院院士、香港證券及投資學會榮譽院士。2019年,他當選為香港金融研究院院士。他現在依舊留任中國證監會國際顧問團成員,並擔任中國國際經濟貿易仲裁委員會仲裁員,世界銀行國際投資糾紛解決中心調解員,以及為多個中國省市政府提供法律和經濟諮詢意見。

梁定邦博士熱心公共事務,2018年,他出任香港獨立監察警方處理投訴委員會主席。

認識梁定邦博士的人都知道他是一個樂於伸出雙手的人,無論我請他到我們的畢業典禮上致辭,還是請他加入擔任學院的學術顧問,他都從不推辭。他可以在清晨從美國長途飛機抵達香港時,直奔我們的畢業典禮,也可以自己坐出租車來參加我們的顧問會議。

美國工業依賴外國

問:現今中美關係愈來愈緊張,《港區國安法》出台後,一方面美國將會對香港採取一些懲罰性措施甚至制裁;另一方面有人認為香港將會更穩定、更安全,從而更好地確保香港的國際金融中心地位。請問您對此有什麼看法?您覺得在最新的變局之下,香港的金融中心地位會受到哪些正面和負面因素的影響?

答:中美之爭其實已經有很長歷史了。早在70年代,美國就已經設立法律對中國航天領域進行制裁,有意在全球的航天領域孤立中國 。因此我們即使有了航天器,也不能去到國際太空站。後來法律衍生到,即使我們可以給全世界發衛星,但只要用到了美國的零件,就不能用中國的衛星發射。這個制裁從列根的時候就開始了,美國對中國的發展一直是虎視眈眈的。

金融領域中的很多規矩和基本原則也都是由美國制訂的,我們做證劵的也很為難,不跟他們的規矩走,就進入不了這個市場。

我記得第一次有中國內地企業到香港上市是在1993年,是我來統籌的。當時我去見朱鎔基總理,我問他為什麼想做這個,他說主要有兩個目的:第一,外匯創收,朱總理告訴我中國只有大約200億美元外匯。我們需要通過外匯創收, 促進經濟發展。第二,學習國際上的公司治理這門學問及做法,從而發展我們的資本市場。

中國國務院前總理朱鎔基在任時積極推動內地資金來港。圖為朱鎔基2002年訪港。(亞新社)
中國國務院前總理朱鎔基在任時積極推動內地資金來港。圖為朱鎔基2002年訪港。(亞新社)

在香港,我們先做H股,我在95年的時候擔任香港證監會主席。98年我卸任後,朱總理就邀請我做顧問。1998年到現在有20多年了,這段時間我們的資本市場有了很大的發展。其中很重要的一點就是我們的工業有了很大的進步,已經成為世界工廠了。這意味着世界上的供應鏈大部分都在中國。中國的供應鏈85%都是本土製造,只有15%是很高科技的,如:精密的芯片需要進口,其他都是出口。我們的供應鏈非常強大,美國已經看到這個問題了。

我們的金融行業以前主要是靠美國:一方面,由於大部分出口都是到美國,可以掙美元;另一方面,我們也需要從美國進口很多產品。雖然美國現在認為我們是在抄襲他們的高科技產品,但在美國,現在從事高科技行業的都是外來人。如在矽谷等高科技地區,外來人比美國人多。外來人主要包括:印度人,韓國人和中國人。美國覺得現在這個情況不妙,所以他想控制外來的人。所以我覺得今後與美國的合作會減少,但是不會沒有。

財團凌駕美國政壇

問:您擔任過香港證監會主席,又是一個法律專家,我非常想從您這裏了解到美國要對香港進行制裁,具體地看美國會在哪些領域下手?我特別關心的還是香港國際金融中心地位會受到什麼樣的影響,畢竟這是香港現在最大的優勢,是內地其他城市無法替代的角色。

答:主要看美國如何制裁。美國制裁香港帶來的影響是比較少的。可以從以下方面看:

第一:貿易制裁。相對於我們,美國對香港的貿易有很大的順差,所以在貿易上他們很難制裁我們。唯一能制裁我們的就是不輸出高科技產品給我們,但現在高科技產品也愈來愈少,而且大多數高科技產品都是直接輸出到中國大陸, 因此對香港影響也不大。

第二:金融制裁。香港是全球繼紐約、倫敦後的第三大美元結算地區,除非他不讓香港以美元結算。如果是這樣,美國就等同於自殺。以前美國持有國債的人,大概是70-80%;2000年後,持有美國國債的很多是外國投資者,中國持有的也很多;現在持有美國國債的人當中,有一半是外國人。如果現在他實施金融制裁,在美國那50%就會default(拖欠違約)。除非像小說裏寫的,美國全部完了,美元不再是國際貨幣的,美國開始閉關自守了,但這個也不太可能。

美國有權勢的人背後都有財團,美國的財團是不會允許他們這樣做的,否則最後損失的都是財團。美國的政治,無論是共和黨,民主黨,最後都是財團操縱的,而且財團主要是操縱軍事工業。包括:軍方,國安。現在美國的每一年財政支出40%都是給軍方,其他的就花在醫療、社會保障,還有支付利息。去年光是利息已經要付大概3750億美元。

制裁官員已經做到盡

問:美國可以通過什麼制裁方式,其結果可以達到對美國自己影響最小,而對香港的國際金融中心地位影響最大呢?

答:無論通過什麼制裁方式美國沒有可能做到損人利己的效果,他做的事情一定是損人又損己。

針對香港,美國能做的損害最低的舉措就是制裁幾個人,但是這也不利己。制裁的一定不會是有錢人,主要可能是官員。因為香港是美元結算的,這些被制裁的香港官員就不能在香港開戶口了。因為在任何美元結算的地區,如果他們有被制裁的人做客戶;那麼這個地區的美元結算就斷掉。

行政會議召集人陳智思7月29日表示港府不少官員在美銀行戶口被要求取消。(灼見名家圖片)
行政會議召集人陳智思7月29日表示港府不少官員在美銀行戶口被要求取消。(灼見名家圖片)

而更高層次的制裁,不僅要求斷絕與制裁對象的經濟關係,還要斷絕與那些繼續同制裁對象進行經濟往來的行為者的交往。例如:你與伊朗做生意,但是美國對伊朗進行制裁,因此你的銀行就不能與伊朗做生意了。美國的法律對制裁的陳述是比較透徹的,畢竟美國做了很多年,比較有經驗。

美國排外企 變相香港得益

問:綜上所述,美國雖然口頭有很多的威脅,但是不會有太多實質性的行動。所以這麼看香港的全球金融中心地位現在是安然無恙,不會受到太大的影響?但長遠來看是否有衝擊呢?

答:美國現在唯一能做的就是詆毀香港,降低香港信用度。建議其他人不應該來香港做業務。但是,狼來了說多幾次,就不會有人相信。

美國在本土不斷地詆毀香港,可能會有人信。這番言論可以影響的就是美國的資本,不讓他們來香港投資。但是美國的本土資金基本上90%都是在本土投資,投資海外新興市場很少,所以對我們的影響也不是很大。對歐洲可能會有一點影響,因為歐洲的市場不大,大部分的錢都到美國,但美國現在是這麼一個情況,有可能歐洲的資本更親睞香港。

另外,美國現在收緊上市規則,加大中國企業上市的難度,部分中國企業就只能去香港或倫敦上市。大部分企業會選擇香港,畢竟是自己的地方。我估計,如果阿里巴巴被美國搞一搞,說不定會全部回來。這也是為什麼最近香港聯交所的股價一直在漲。其實美國財政部的人都清楚,如果放掉中國企業,美國的市場也很少機會了。但是他們真的無計可施,因為他們總統要求他們那麼做。所以美國鬧得愈厲害,反而是在給香港製造機會。

美國會不斷地詆毀香港,比如:沒有自由,香港政府出賣香港等這些言論。要知道如果香港繼續動盪,這些話的實際影響就很大;但是香港穩定的話,這些話就沒有用了。

去年我們還在談中美貿易協議的時候,中央還沒有這個決定,要實施《港區國安法》來穩定香港;如今加上疫情,如果香港繼續動盪,香港所失的會遠遠大過所得的。所以我們現在寧願先做「國安法」,那怕有些人會在言語上批評你,但是這個代價是值得的。得到的就是香港的穩定,所失的只是被人言語上批評。

「國安法」解決警察資源不足問題

問:現在隨着《港區國安法》的頒布與實施,有人擔心疫情過後,新的社會運動還會出現。您是香港監警會(獨立監察警方處理投訴委員會)主席,並在5月發表了香港反修例運動的報告,請問您是怎麼看的?

答:社會運動可能會回來,但是這個規模一定大不如以前。要知道,《港區國安法》的頒布與實施本身有兩個意義:第一:中央政府不放棄香港。《國安法》的設立,將會粉碎一些人的錯誤判斷及斬斷幕後黑手;第二:國家的支持不僅是靠嘴巴,而且是靠國家的資源來維持。到目前為止,香港都是孤軍奮戰。警方本身的人也不多,能出來的不會多過8000人。所以為什麼示威者會「遍地開花」,就是因為他們知道香港就那幾千個警察。現在國家看清楚了,將不惜代價來支持香港。

〈劉寧榮與梁定邦對談〉系列二之一

劉寧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