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三晚上政府發新聞稿,繼全面禁止餐飲業務提供堂食後,「為方便有需要的市民在上述措施實施期間可於有蓋的空間食用自攜午膳」,宣布由星期四開始,於午飯時間開放遍布全港的19間社區會堂,讓市民使用有1.5米距離的座位。除進食期間,使用者必須佩戴口罩。
禁止堂食,用意也許是進食期間市民會除下口罩,食肆內近距離接觸會增加風險,加上最近新冠肺炎疫情爆發,其中好幾個群組很可能都跟食肆有關,飲食業於是被選中首當其衝,生意大減。
在疫情初期,政府也要求過食肆內保持社交距離,如今卻以社區會堂取代食肆座位,想到的理由大概只有一個,就是食肆監察成本高,而社區會堂是政府地頭,確保市民循規蹈矩較有把握。
不過,普通食肆大概可以容納幾十人,社區會堂空間則大得多,雖然政府未有公布詳情,但相信不會只容許幾十名幸運兒進場吧?雖然坐位之間有足夠距離,但市民在會堂出出入入,加上要共用廁所,人多勢眾難免會造成額外風險,讓食飯有機會成為superspreader event。
相比之下,食肆的安全措施也許比不上社區會堂(不過,考慮到對生意聲譽的影響,食肆其實都有動機減低傳播風險),但至少市民進食地點較為分散,不用聚到同一地方,「同歸於盡」的風險較低。
我不是傳染病學專家,以上只是常理推斷,政府若果有充分證據支持社區會堂的傳染風險遠低於食肆,我願聞其詳。
另一個想不明白的地方,是幾個月前政府為了防疫抗疫,曾經要求過食肆入座不可超過一半、每枱最多只可坐4人,以及餐桌必須相隔1.5米或設下阻隔。當時食肆都一一照做,甚至作出一定投資,獲得了寶貴的執生經驗,學懂如何在夾縫中生存。
舊政策效果甚微
如今疫情再現,政府為何不故伎重施?如今食肆面對的,不是比較熟悉的逆境,而是全面禁止堂食這個新玩法。不知所措,對行業打擊自然特別大。推陳出新,我想到的唯一理由,就是舊政策效果甚微,不足以應付最新疫情,但政府似乎又沒有類似的解釋。
也許政府邏輯,非普通市民可以理解。飲食業不明不白成了防疫抗疫的犧牲品,只能大嘆倒霉了。
原刊於《am730》,本社獲作者授權轉載。
!doctyp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