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華山醫院感染科主任張文宏醫生,7月19日在微博談到烏魯木齊和香港的疫情。他比較兩地防控策略,認為香港基於將疫情控制在「低水平」而非「清零」的理念,社會成本可能會更高。
北京烏魯木齊迅速排查 應檢盡檢
烏魯木齊市近日出現新增確診病例和無症狀感染者,引起了大家的關注。張文宏醫生認為,中國局部地區出現小規模聚集性病例,是疫情防控常態化的特點之一,正如6月北京的疫情。他表示,在疫情發生後,北京和烏魯木齊市都迅速重拳出擊,開展了大排查,結合流行病學調研和全面排摸,快速開展了精準的「應檢盡檢」。張文宏認為,這樣一種主動、快速、精準的防控,其背後是中央政府「零遺漏」、「持續接近零病例」的決心。
應症就診 社會經濟成本可能更高
香港出現了新一波的疫情,單日新增病例波動於20-40多例之間,7月19日更超過100宗。張文宏認為,香港早前採取的策略是「應症就診」,並沒有像北京一樣再出現第一例病例後,迅速擴大檢測,開展大排查和普篩。這背後,是基於香港將病情控制在「低水平」而非「清零」的理念。這樣的措施,雖然對於短期醫療資源的耗費是相對少的,但是由此帶來的疫情長期波動導致的「社會經濟成本」可能會更高。
「疫情清零」和「疫情長期低水平存在」,這背後所耗費的社會、醫療、人力、經濟綜合成本可能需要專業人士的整理和分析,背後也有着各個方面複雜的社會因素。但從目前北京、烏魯木齊市的經驗來看,中央政府目前所採取的快速反應、精準防控與動態清零的防控措施,已經能夠保證當地在3-4周後基本恢復正常生活。張文宏認為,這肯定是目前對於中國內地最優的解決方法。
張文宏表示,零星病例雖然仍有發生,中國一直在探索「最佳的解決方法」。國際上也會逐步探索全球的解決之道,相信中國基於擴大檢測的快速清零方案會給國際帶來貢獻。總之,想告訴大家的是,基於我國強大的防控體系,大家還是應該在不鬆懈的心理下繼續正常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