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靜鵝飛的南山邨、大坑東/西
2018年11月24日
明天九龍西便補選投票了。今天在南山邨、大坑東/西等處仍舊是水靜鵝飛,缺乏選舉氛圍者乃歷來之冠。明天的投票率恐怕難以樂觀。
從實際政治效果而言,不投票或投白票者,等如放棄政治上的命運自主。
我是九龍西的選民。我明天頭一件要做的事,便是去票站投票。
我認為所有投票都離不開策略性的考量。原因是:
政治從來都是價值和策略平衡去考量的。哪一種平衡能最有可能達致較好的政治效果,便是政治上應做的選擇。
民主的核心是政治平等,認為每一個人,不論貴賤,都享有平等的政治權利。
因此,民主選舉最重要者,不只是多數決或勝者全勝。同樣重要的是要繼續尊重少數人的平等權利。
認為什麼人不配有民主,便是以某些人是高人一等,只有這些人才享有行使公權的權利。這顯然不是政治平等。
當選舉結果合自己意時便尊重,不合意時便不尊重,那也是不符民主精神的。
當然,民主永遠是個開放和可以自我修正的過程。以上種種,都是我們應共同學習的。
2018年11月25日
今早到大坑東社區中心投票,看到五號候選人的助選團人強馬壯,在十字大街的四個路口都有多名義工向選民派傳單、請支持;其旌旗、帳篷也最顯眼,更有前高官和本社區的地區幹事的錄音廣播呼籲。
反觀民主派,助選義工不少,但物資和聲勢卻不能相提並論,只能疏疏落落的冒雨拿着一個「人」字爭支持。
原本是「地頭蟲」的候選人,只見一個四號帳篷內坐着四個義工,既沒派單張,又沒主動拉票。這樣又何必參選?
至於一、二號,卻任何蹤影也看不見。
看着這境况,讓我想到正規力量以陣地戰的大優勢來比拚對抗力量的游擊戰。在這樣的情勢主張焦土戰略,如果不是錯把自己比作是擁有大量腹地,可以誘敵孤軍深入的俄羅斯,便是實質上已選擇放棄者。
選擇放棄不難,但其代價是同時放棄保護(儘管是有限的)民主。
願我城有足夠的智慧,以ballots(選票)代替bullets(子彈)
2019年11月24日
上次立法會的補選,清清冷冷。今天區議會大選,卻前所未有的空前。
出門往票站時,路上不斷看見來自石硤尾警署的警車。它們一輛接一輛的從斜坡駛下來,嗚着警笛,煞是嚇人。
我投票完畢後,繼續是警車不斷。
票站內,人頭湧湧。工作人員也效率超卓。
政府說,票站內會加強保安。我慶幸沒看見任何警力在票站內。
選票和公正的規則,是決定公權的上策。相濡以沫,不如相忘於江湖。
願我城有足夠的智慧,以ballots(選票)代替bullets(子彈)。
以自由之名
2019年8月23日
誰沒看到
今夜
整個城市
以自由之名
化成一首詩
城山之巔
雄獅佇立
雲起
一躍
消失在
黑暗無盡的穹蒼
摘星
港灣岸
風吹過
奏和
一波波
手挽手
肩並肩
不盡不散的
人鏈
當筲箕灣
連上
堅尼地
九龍塘
便緊扣了
尖沙咀
不散的鏈
彼落後又
此起
捲出萬馬驚濤
和應着
波羅的海
壓不住
卻似曾相識的
呐喊
「七十二家房客」般的長沙灣
2016年某月某日
我出生時,香港還是很匱乏。
我開始懂事時家裏住在長沙灣福榮街的一幢唐樓內。那裏就像電影「七十二家房客」般,一個單位同時住上了多戶人家。
有些單身的,只能睡在把廁所天花改裝成的「閣仔」。條件稍為好的,可以租到一格床位。這些租客真的是除了用租住的地方來睡覺之外,根本沒有其他的私人空間。一家人如果能在單位內租住到一個板間房,已經算是不錯的了。
家門後面的琵琶山坡上,全都是木屋。那裏的生活條件便更差了。居民出入不便之餘,煮食洗滌更要下山來取水然後挑水上山。風高物燥時,更受火災的威脅。
我家對面是一間大木廠 。一晚深夜,我被嘈雜的喧鬧聲吵醒,往窗外一望,原來木廠大火,濃煙火舌不斷往天空冒升,像要把周邊的東西都吞噬掉似的,其猛烈程度,就像木廠遇到空襲似的。我看着廠內赤身的工人在火海中倉皇逃生的景象,幾十年後至今不能遺忘。
舊蘇屋邨
2008年某月某日
是否真的有一群蘇姓祖先,不知在哪個年代,決定在這琵琶山和尖山之下劃地蓋屋而居,讓這屋邨因而得名?是政府裏哪些賞愛自然的人,想到要以植物之名,來稱呼邨裏那16座樓房?三月杜鵑紅。我已記不起上一回是什麼時候,在蘇屋邨裏看到杜鵑花開了。但從屋邨大門口左右兩旁伸延開去的杜鵑樓,盤踞着整段保安道,是邨中最長但又是最低的一幢建築大樓。它彷似是守護着這幅邨地的門神。
孩提時,大門口是我們經常光顧流動小販的地方。那時候五仙一個錢幣,便可以買到一碗淨麵,夏天時則可以用來購買刨冰凉粉。60年代初,大門口對開的昌華街,是被一條由北往南的明渠分割開的。明渠兩旁都是些鐵皮屋。一次,我在大門口吃麵時,看見一些街童在鐵皮屋附近拾荒,其中一個在垃圾堆中撿起一片方包吃,沒多久那個男孩便嘔吐大作。當時的情景讓我感到很震動,也使我清楚知道,在70年代香港經濟起飛前,有些人是貧困如斯的。
我在1964年隨家人搬進蘇屋邨。首先入住的,是離大門口最遠,最接近後山的牡丹樓。牡丹的英文是Peony,旁邊石竹樓的英文是Carnation House,這些都是進來後學會的。後來知道Carnation又叫康乃馨,覺得這名字很美。牡丹、壽菊、蘭花雖然是屬於三座大樓,但在建築上卻連成一體,與在旁邊的石竹樓是同一類型設計,從東至西圍出了蘇屋邨的一個大後方來。
住在蘇屋邨的後方有一個好處,就是貼近我們的後山。後山對蘇屋邨的小朋友來說,其實就是個大後花園。我們經常跑上後山捉草蜢。有些膽子大的孩子,夏天時更會在山上的引水道游泳。有一段時間,我差不多每隔數星期便爬到尖山的山頂煨蕃薯。從後山跑上大埔道,往沙田方向去不遠,便會見到自稱九龍皇帝曾灶財掛滿幟旗的山寨,之後便是馬騮山和石籬貝水塘。在蘇屋邨居住時,我在這個後花園不知度過了多少個愉快的周末。
如果牡丹壽菊蘭花石竹是後方,那站在它們前面,從西向東的五幢Y型大樓,金松、楓林、綠柳、丁香、櫻桃,便是蘇屋邨的中後場。我叔父一家那時便住在楓林樓。蘇屋邨的公屋,除了以植物命名外,邨中也遍佈各種各樣的樹木。但我最愛的,卻是在綠柳和楓林之間的一棵影樹。早上我從牡丹拾級而下,往蘇屋北官立小學上學時,温和的晨曦總愛洒在影樹上。從樹下抬頭仰望,陽光穿過細碎而茂盛的小葉斜照到我的面上,使人心情十分舒暢。
我從小學一年級,一直到中學會考畢業,都是住在牡丹樓。這裏載滿了我童年和少年的回憶。早年搬進蘇屋邨的,大多是年青的家庭,家家都有幾名子女。那時與隔壁的孩子交朋友很容易。記得頭一天搬進牡丹樓,我獨個兒跑出室外的長廊去玩耍,碰見住在四號單位一個比我年長一、兩歲的男孩在踏三輪車。我趨前向他打了個招呼,問他可否讓我也踏一輪他的三輪車,他說了一聲好,我便交上了在蘇屋邨的第一個朋友。
牡丹樓一層有40個單位以上,單位雙邊並排。中間的長廊和空地,便成了這幾十個單位的上百名小童的遊玩場。每天下課回家,做完功課,我們一班小孩,在長廊和空地踢球的踢球、跳繩的跳繩、捉迷藏的捉迷藏,直到黃昏時分才回家吃飯。可憐住在長廊空地附近單位的鄰居,經常要忍受我們的喧鬧。有時他們實在按捺不住,拿出一盆水朝空地便潑。空地濕了,我們不能玩耍,只好沒趣地散去。
不過,讓我們嬉戲的地方多着呢。在牡丹樓下面,位於楓林樓和丁香樓之間,便有籃球場、溜冰場、兒童遊樂場。在壽菊蘭花以及劍蘭樓旁邊,有另一個有滑梯的遊樂場,是我們黃昏過後最愛去的。那裏有棵大榕樹,長長的氣根差不多垂到地面,小時候我覺得這樹很高很大。櫻桃樓外有一個燕子庭公園,我和一些頑皮的男孩,常常爬上離地超過20呎的庭頂之上,害得大人們為我們的安全擔心得半死。從前蘇屋南小學對開有一塊大空地。下課後我們會不時跑到那裏踢足球,直至被管理員驅趕為止。空地近荷花樓處有一個可作攀爬的地球儀般的鐵架,那時也沒有任何安全裝置,可幸從沒聽聞有小孩在爬地球儀時出事。
一到中秋,邨裏大大小小的空地總是滿布提燈籠的小孩,左穿右插,來回嬉戲。當太陽下山,明月從白田那邊的山頭爬上半空時,從牡丹樓高處望向樓下的遊樂場,只見千千百百像螢火般的小燈籠在游弋,時而疾走,時而靜止,加上人們交談玩樂的歡娛聲,這種情景,今天恐怕只能在維園中秋才得一見。
1975年後,我家小屋搬大屋,入住了百合樓。百合樓是單邊單位,單位外邊的走廊是開放式的,向南的一面,與對面同一設計的彩雀樓北向的走廊,是一箭之隔,遙遙相對。當年,這兩幢大樓的人慶祝中秋時,愛在兩邊的走廊圍欄上,每隔數吋便燃點一支蠟燭。百合彩雀都是樓高12層,在各自相對的十多層開放式長廊上點滿了烘烘火光的蠟燭,場面十分奇特壯觀,其光線效果比現在的射燈實不遑多讓。
百合樓和彩雀樓除了在中秋節有壯觀的燭光之外,在60和70年代的雙十節,在同一個地方也可以看到壯觀的旗海。當時國民黨在香港的組織看來還十分活躍。每逢雙十,他們便在彩雀樓11、12樓之間貼出偌大的國民黨徽以及孫中山和蔣介石的肖像,並排山倒海地把青天白日旗,從彩雀樓的圍欄拉到百合樓的圍欄掛起,使人覺得好像去了台灣慶祝雙十。
反觀每年十一國慶,在邨中的單位懸掛五星紅旗的卻寥寥可數。這自然是因為當時不少人是逃避新中國成立後的政治鬥爭,才走難來香港。六七暴動時,我有兩次的親身經歷,都是在蘇屋邨遇上的。頭一次,我路過大門口的杜鵑樓,突然見到跑出幾名男子,匆匆把一些標語貼在杜鵑樓的牆上,之後便跑得無影無蹤。我趨前看這些標語,只見寫着「毛主席万岁」幾個字,那時的我看不懂「毛主席」下面那兩個字是甚麼,只覺得方不成方,夕不似夕。在我狐疑之際,來了一班警察把標語撕去。後來我才明白,這就是我第一次接觸簡體字的經驗。
1967年的另一次經驗,竟是土製炸彈疑雲。在一個風和日麗的下午,我獨個兒躺在壽菊樓對開的後山一塊大石上作白日夢,忽然間發現附近來了一大群警察,把我四周的地方重重包圍。我嚇了一大跳,既不敢隨便亂動,也不知如何是好,只有伏在石頭上看着前方靜觀其變。原來警察當時接獲報告,懷疑在我那塊大石不遠的地方,有一枚土製炸彈。後來經爆破專家到場檢查,才知是虛驚一場,我也為此被困在後山近兩句鐘。
活着.在深水埗二之二
本系列文章:
!doctyp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