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歲時,我們開始注意到自己的外表看來像我們的父母,頭髮漸白,皺紋愈來愈多;到了65歲,若那時沒有罹患某種疾病或身有殘疾,我們便認為自己算得上幸運;如果80歲左右我們仍然在世,幾乎能肯定的是,那時一定在與病魔對抗,生活變得更艱難、不舒適,也不怎麼愉悅。
根據一項研究發現,85歲的男性平均被診斷出患有四種不同疾病,而同齡女性則患有五種疾病,心臟病與癌症,關節炎和阿茲海默症,腎臟病和糖尿病,多數患者還有其他幾種未確診的疾病,包括高血壓、缺血性心臟病、心房顫動,和失智症等。沒錯,這些不同的疾病具有不同病狀,分別在美國國家衛生研究院不同的大樓,和大學裏不同的系所中進行研究。
可是,老化是上述所有疾病的風險因子。
事實上,老化是致病的唯一風險因子。
相較之下,其他事顯得無關緊要。
以我母親在世最後幾年為例。我和大家一樣,清楚吸煙會增加我母親罹患肺癌的機率,但我也知道原因:香煙煙霧中含有一種名為苯芘(benzo[a]pyrene)的化學物質,會與DNA裏的鳥嘌呤結合,引起雙股斷裂,導致變異;而且DNA 修復過程中還會導致表觀基因體游離與代謝途徑改變,因此,在這個因老化誘發腫瘤形成(geroncogenesis)的過程中,癌細胞會蓬勃發展。
長年接觸香煙煙霧引發基因和表觀遺傳的變化,兩者結合使罹患肺癌的機會增加了約五倍。
正因吸煙導致罹癌機率升高許多,再加上癌症治療相關的巨額醫療成本,世上許多國家都有補助戒煙計劃,也有許多國家在煙品外包裝貼上健康警語,其中有些附有嚇人的彩色圖片,像是腫瘤或四肢發黑的照片。許多國家也通過立法規範,禁止某些煙品廣告,還有許多國家透過懲罰性的課稅來減少消費。
所有措施都只是為了防止幾種癌症五倍的增加率,而身為一位目睹自己母親深受肺癌折磨的人,我會率先發聲,說這一切努力完全值得。不論從經濟或情感角度出發,這些行動都是值得的投資。
但是,請考慮以下幾點,儘管吸煙會讓罹癌的風險增加五倍,但當你50歲時,會讓你的罹癌風險增加百倍,到了70歲時,風險更增加上千倍。
如此成倍增加的機率同樣適用於心臟病、糖尿病,以及失智症,族繁不及備載。即便如此,世上沒有一個國家投入大量資源來幫助國民對抗老化,在當今鮮少達成共識的世界裏,大家對老化的感覺就是「命該如此」。
光榮的戰役
老化導致身體退化。
老化影響生活品質。
而且,老化有特定的病理。
老化符合上述條件,因此,它也符合我們稱之為「疾病」的所有條件,只除了一點之外,它影響了半數以上的人口。
根據《默克老年病手冊》(The Merck Manual of Geriatrics),一個影響不到半數人口的病就是疾病。但是,老化卻影響了所有人。因此,該手冊將老化稱為「即使沒有受傷、生病、環境風險或不當的生活方式,器官功能必然也會隨時間衰退,且無法逆轉」。
你能想像說癌症是必然且不可逆嗎?或是糖尿病?或壞疽?
我可以,因為我們曾經如此說過。
這些疾病或許是自然而然形成的問題,但不表示它們就必然且不可逆;當然也不表示我們就得照單全收。
《默克老年病手冊》對老化的看法錯了。
然而,錯誤看法從未阻止過傳統觀念對公共政策產生不利的影響。正因「老化並非疾病」是普遍被接受的定義,所以,老化不見得適合納入我們所建立的體系,像是醫療研究經費、藥物開發、保險公司醫療費用報銷等項目。
用語很重要,定義很重要,論述框架也很重要,然而,我們用來描述老化的用語、定義,和框架都與必然性有關。我們不是在開戰前就先扔了毛巾投降,而是在還不知道可以選擇打仗前就先停止抵抗了。
話雖如此,我們確實可以打這場仗,這場光榮的全球之戰,而且,就我認為,這會是一場勝仗。
沒道理發生在49.9%的人身上的病是疾病,但發生在50.1%的人口上的卻不是,世界各地的醫院與研究中心之所以建立出像在打地鼠般的醫療體系,正是因為這種落後的問題解決方法。
若我們能解決影響所有人的問題,特別是如此一來,還能對所有其他較小的問題產生顯着影響,為何選擇只關注影響少數族群的問題?
我們能解決影響所有人的問題。
我相信,老化是一種疾病;我相信,老化可以治療;我相信,我們能在有生之年治療老化。如此一來,我相信,所有已知關於人類健康的一切都將從根本上產生巨變。
即將發生的科幻故事
若你仍不相信老化是一種疾病,且容我告訴你一個秘密。我可以一窺未來。2028年時,一名科學家將發現一種名為LINE-1的新病毒,事實證明,全人類都感染了這種病毒,從我們父母身上繼承而來。結果,原來LINE-1是導致眾多其他疾病的罪魁禍首,像是糖尿病、心臟病、癌症,或失智症等,它會引發緩慢、可怕的慢性疾病,即便感染程度很低,最終全人類都將因此死亡。
所幸,全世界傾注數十億美元來尋找解藥。2033年時,一家公司將成功製造出預防LINE-1感染的疫苗,出生時就接種疫苗的新世代將比他們的父母多活上50年,而原來這才是人類真正的自然壽命,但我們過去卻一無所知。新世代的健康人類將同情過去世代,可惜了他們盲目地接受了50歲時身體開始自然退化,且認為活到80就算是有福氣了。
當然,這只是我隨意發明的科幻故事,但這故事或許比你想像的還要真實。
近期的一些研究顯示,每個人基因體內都帶有所謂的自私基因,名為LINE-1物質,它會隨着我們年歲增長不斷複製且破壞細胞,加速身體衰亡。我之所以想聚焦於此,主要因為它提出了幾個重要問題:LINE-1直接來自你的父母或是透過病毒感染,這很重要嗎?你想根除LINE-1,還是讓它在你的孩子體內生長並造成可怕疾病?你認為LINE-1會引發疾病嗎?
若答案是否定的,是否是因為半數以上的人都帶有此基因?
無論它是病毒、自私的DNA物質或僅是導致健康問題的細胞成分,又有何分別?最終結果都是相同的。
「老化是一種自然歷程」的觀念根深柢固,所以,即便我或多或少說服了你相信老化應該被視為疾病,請容我再進行另一個臆想實驗。
試想地球上每個人通常可以健康活到150歲,但你的家族卻並非如此。80歲時,你變得滿臉皺紋、髮鬢斑白、罹患糖尿病,且身體虛弱。在看到你們這群可憐不幸的人,處於如此令人憐憫的生存狀態之後,哪位醫師不會診斷你們家族罹患疾病,然後在醫學期刊上發表你們眼睛經過處理的嚇人照片,他的名字甚至可能被用來為疾病命名;社區團體將募款籌措資金,以研究你們家族不幸的遺傳疾病並尋求解藥。
這正是德國醫師韋爾納(Otto Werner)首次描述一種病症的狀況,這種病症會讓年約40的人外表看來和感覺有如80歲。這種疾病就是成人型早老症,也是我1990年代初抵麻省理工學院時所研究的疾病。當時沒人說我正在研究的是必然且不可逆的事物,也沒人說把成人型早老症稱為疾病或尋找突破性療法很瘋狂,更沒人告訴我或成人型早老症患者「命該如此」。
在我們眼前的,是這世上最致命、成本最高的疾病,但幾乎無人從事相關研究,彷彿整個地球都神智不清一樣,倘若你第一個念頭是「但是我不想活超過90歲」,我向你保證,我不會強迫你多活幾年。可是,在你下定決心前,且讓我們進行最後一個臆想實驗。試想市政廳的承辦人員發現你的出生證明上有個錯誤,原來你實際上是92歲。
承辦人員說:「我們會再寄一張新的出生證明給你,祝你今天一切順利」
現在你是92歲了,感覺有何差異嗎?你的生活一切如常,只是證件上的數字變了,你會因此突然想自殺嗎?
當然不會,當人健康又充滿活力時,只要身心感到年輕,年齡就無關緊要。不論你是32歲、52歲,或92歲,都是如此。據報導,美國許多中老年人因為身體依然強健,感覺自己比實際年齡年輕個十至20歲;而感覺比實際年齡年輕,則與老年時死亡率較低且認知能力較佳相關。只要繼續努力,這可說是一個良性循環。
但是,不論你現在感覺如何,即使擁有積極的態度和健康的生活方式,你都已經患有一種疾病,而且除非有所作為,否則它遲早都會找上你。
我承認,把老化稱為一種疾病,徹底悖離了人類健康與福祉的主流觀點,而後者已經針對各種死亡原因建立了許多醫療介入方法來因應。但這個架構之所以會演變擴大,正是因為過去我們並不了解老化的原因。直到最近,我們所能獲得的最大進展就是一系列的老化標誌。但是,老化的資訊理論可以改變一切。
參考老化標誌來引導介入療法的發展並沒有錯,解決每個老化標誌問題,對於改善人類生活可能大有助益。減緩染色體端粒耗損的介入措施,可能有助於促進大眾的長期健康;同樣地,維持蛋白質恆定、預防營養攝取失調、防止粒線體功能障礙、防止衰老、恢復幹細胞活力以及減少發炎反應,都是延緩老化情況與問題的可能方法。
我目前確實也與世界各地的學生、博士後研究生及企業合作,共同針對各個老化標誌開發解決方案,希望未來也能繼續下去。只要有助於減輕痛苦,我們都應該不斷努力。
儘管如此,我們依然是分別在九條支流上建九個水壩。
2010年英國皇家學會的年會,與會者將這場戰爭稱之為「老化的新科學」,為了共同破解「老化的新科學」,愈來愈多科學家開始正視老化根源存在的可能性與潛力。
只要齊心協力,我們便能夠在老化的源頭建一個大壩,不只在出現問題時才開始介入,不只是減緩衰老過程,我們可以完全消除所有的老化症狀。
老化這種病是可醫治的。
新書簡介
書名:《可不可以不變老?:喚醒長壽基因的科學革命》(Lifespan: Why We Age and Why We Don’t Have To)
作者:辛克萊(David A. Sinclair)、拉普蘭提(Matthew D. LaPlante)
譯者:張嘉倫
出版社:天下文化
出版日期:2020年6月
!doctype>作者簡介
辛克萊(David A. Sinclair)為世界首屈一指的科學家和企業家,《時代》雜誌最有影響力百大人物。以了解人類為何老化以及如何逆轉老化而聞名於世。他是哈佛醫學院遺傳學終身教授;哈佛大學醫學院格林生物老化研究中心聯合主任;澳洲新南威爾斯大學共同兼任教授暨老化實驗室負責人;雪梨大學榮譽教授。
拉普蘭提(Matthew D. LaPlante)為猶他州立大學新聞寫作副教授,也擔任記者、電台主持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