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信是話題之王老祖宗

韓信閃動人生,留下頗多意義深長、發人深省諺語、成語和不同的文化遺產。

韓信投身項梁抗秦起義軍,項梁戰死,他隨軍歸項羽,任職執戟郎中;曾多次向項羽建言,均不獲採納,鬱鬱不得志。及後,漢王劉邦入漢中、武都諸郡,韓信於是連殺報事官並軍士五人,逃離楚營。據野史所說,韓信逃到陳倉古道時(陝西鳳縣南星鎮連雲字村),卻迷了途不辨方向,不知陳倉(今寶雞市)渡口在哪?乃問道於樵夫,卻怕樵夫洩露行藏,於是把心一橫,昧着良心,把樵(柴)夫殺了(故事見明鍾山居士甄偉之《西漢演義.三十四回》。俗諺「韓信問路斬樵夫」,其後衍義為為情勢所逼,非不得已;或指人忘恩負義解)。韓初至漢營,才未見賞,只授職為連敖(典客,招待,類現之公關主任)。

蕭何月下追韓信

韓信在漢營日久銷沉,又再萌生退意。更倒楣的是,碰上有軍士犯法,論律,他連坐當誅(這促使他日後修訂中國最早、首部軍事法──〈兵法〉三篇,已亡佚),臨刑,他大聲對劉邦好友夏侯嬰(封於滕,人稱滕公)說,我有話要說:「上不欲就(得)天下乎?為何斬壯士?」夏侯嬰奇之,乃釋之不殺並向劉邦說情,劉邦仍不以為意,任他為治粟都尉(司務長,類今之倉管經理)。他雖然同蕭何有幾次面談機會,深為蕭何賞識,但欲一步登天的他,卻久見動靜,再傷懷才不遇,於是又離開漢營,準備另投明主。蕭何得知消息後,來不迭向劉備報備,立刻連夜破律策馬衝出軍營,月下追韓信(蕭何月下追韓信)。回營後,劉邦聽從蕭何之言(成也蕭何),封韓信為大將軍,日後果然成就了漢室大業,可惜他最後卻命喪身殞。

項羽把關中分為三部分(三秦之地),分封與秦降將章邯、司馬欣和董翳(粵音醫);又把巴、蜀(四川)漢中(陝西西南山區)三個郡給劉邦,封劉邦為漢王。韓信在劉邦麾下,屢立不世戰功,自是恃功而驕。他受封為大將軍時,即向劉邦提出「漢中對」,他認為三秦父老都擁護劉邦,只要劉邦向三秦下一封戰書,三秦之地即可兵不刃血而得,他因此力主劉邦舉兵東向,以奪三秦之地而王。

韓信算術之長

韓信善算,能切實掌握兵力,嘗向劉邦說,領兵之數多多益善(不怕冗眾,愈多愈好)。一次,他率領一支1500人軍隊,與楚大將李鋒交戰,戰況慘烈,雙方各死傷四、五百之眾,漢軍處於下風,李鋒鼓其餘勇,率500餘騎追殺漢軍。韓信立刻清點人數應戰。他命士兵三人一排(堆),報稱單兵餘二;又命士兵五人一排,報稱單兵餘三;再命士兵七人一排,則報稱單兵又是餘二。韓信馬上算出尚有兵士1073人。他登將台告訴士兵們,己方兵力倍於李鋒之500騎人馬,實在無須畏懼。兵士遂士氣大振,打得楚軍落荒而逃。韓信憑這三組堆碼人數,就算得有士兵1073人,確是神機妙算。

韓信這種點兵算法,古稱「孫子定理」;至南朝宋文史學家沈約,稱之為「(大衍)求一術」;南宋數家家楊輝,則稱為「秦王暗點兵」;宋末元初兩浙運輸掾屬周密稱之為「鬼谷算」、或「隔牆算」;外國人則稱為「中國餘數定理」;三國魏晉或南北朝時之《孫子算經》更錄有運算口訣。(見附錄一)

漢高祖劉邦四年(西元前203年),韓信陸續攻佔齊地,因功而傲,野心漸大,逼劉邦封他為齊王。他身邊謀士、齊之范陽辯士蒯通,力言「勇略震主者自危,而功蓋天下者不賞」,認為劉邦最終對韓信不利,要韓信脫離劉邦而獨立,與劉邦和項羽鼎足而三。但韓信以為自己對漢勞苦功高,漢終不奪我齊,而罷蒯通之議。

破楚戰術流傳萬家

漢高祖五年,漢軍與項羽十萬楚軍戰於垓下(今安徽靈璧縣),漢軍十面埋伏,重重包圍楚軍;韓信更大打心理宣傳戰,命令軍士用牛皮製成無數紙鳶,上繫竹笛,夜半放上半空,風吹笛子,發出呼哈、呼哈嘯聲(故稱之為風箏),聽來就像「附漢、附漢」淒厲聲;韓信又同時又令漢軍大唱楚國民謠(四面楚歌),楚軍聽了軍心潰亂,鬥志全消,項羽也不禁英雄氣短呼嘯:「力拔山兮氣蓋世,時不利兮,騅不逝(馬也跑不動了),騅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妃),虞兮奈若何(我又有什麼辦法呢)!(後名此數語為〈垓下歌〉)最後,項羽帶着20多名死士敗走至烏江(今安徽和縣東北),仍與漢軍作肉搏戰。項羽身受數十創傷,自知大勢已去,再無面目見江東父老,乃自刎而死(楚霸王烏江自刎)。軼史說,項羽自刎前,陡然瞥見時任漢軍騎兵司兵之兒時玩伴呂馬童,乃將舌頭割了給他領功(因劉邦懸賞買項羽人頭──凡得項羽之頭者,賞黃金千兩,封萬戶候;項羽知漢軍爭功者必多,故留一證據給呂馬童。)

項羽敗後,劉邦對韓信野心頗具戒心,乃奪韓信兵權,改封為楚王,移都下邳。劉邦欲捉殺韓信好友、項羽部將鍾離昧,韓信先是匿藏之以保其命,後則聽從謀士之謀策,獻鍾離昧之首級,但劉邦並不領情,以「有告韓信謀反為名」, 計欲殺之,乃擒韓信下獄。韓信大聲疾呼曰:「果若人言,『狡兔死,良狗烹,高鳥盡,良弓藏;敵國破,謀臣亡, 』天下已定,我固當烹。」(漢司馬遷《史記.越王勾踐世家》:「范蠡遂去,自齊遺大夫文種書曰:『飛鳥盡,良功藏;狡兔死,走狗烹。越王為人,長頸鳥喙——可與共患難,不可共樂,子何不去?』」;成語:「鳥盡弓藏」, 「兔死狗烹」。)

據說韓信在獄中,將破楚戰略,發展出楚河漢界、紙上談兵之棋,傳給獄卒。因只是虛擬場境,非戰場實戰──「象」戰場而矣,故名之曰象棋。韓信被戒送至雒陽,劉邦赦免了韓信死罪,降為淮陰侯,形同軟禁。韓信閒來無事,便與張良整理先秦以來兵書,共128家。【晉葛洪:「孫(武)吳(起)韓(信)白(起),用兵之聖也。」《抱朴子.內篇.卷十二.辨問》;《千字文》:「起(吳起)、剪(王剪)、頗(廉頗)、牧(李牧),用兵最精。」】據說韓信又同時發明了麻將及骰子,故有些賭徒,祭拜他為財神或賭神。

高祖11年(西元前196)秋,韓信舊部將、代相陳豨起兵反,自稱代王,劉邦御駕親征,朝廷大事,則由呂后在長樂宮議政。

呂后算計韓信

因陳豨與韓信曾有書信往來,故而有人向呂后誣告,謂韓信與陳豭同謀,蕭何得悉,便與呂后合謀,由蕭何騙說韓信劉邦已獲大勝,陳豨已被誅殺,騙韓信往長樂宮向呂后祝捷,為呂后以五刑伏殺於鐘室,並誅連父族、母族及妻族三族。韓信就刑前,長嘆「悔不用蒯通之計,乃為女子(呂后)所詐,豈非天哉!」後人故謂「成也蕭何」(得蕭何月下追賢,向劉邦推舉),「敗也蕭何」(被蕭何設計遭戮),又說生死一知己(蕭何),存亡兩婦人(漂母活之,呂后殺之)。縱觀韓信一生,才大野心亦大,反覆人生,沒得到好下場,故評價多為負面,或忽略其超人之處。

韓信的文化遺產

韓信閃動人生,留下頗多意義深長、發人深省諺語、成語:

  • 戰無不勝(劉邦建立漢朝後,對韓信評價,後再添附攻無不克)
  • 背水一戰(攻打趙國時,採置之死地而後生做法)
  • 拔旗易幟(減趙國時戰術,拔趙旗易漢幟,喻取而代之)
  • 兵仙神帥(喻韓家軍出神入化)
  • 解衣推食(劉邦把自己衣服,脫下來給韓信穿;又把自己所食,給韓信食;喻對人推心置腹)
  • 居常鞅鞅(劉邦削去韓信兵權,韓信從此悶悶不樂,憂鬱成病,稱病不朝)
  • 功高震主(威脅到劉邦位勢權力)
  • 金石之交(死黨)
  • 不賞之功(功勞大)
  • 匹夫之勇(血氣之勇)
  • 婦人之仁(韓信謔項羽之假慈悲)
  • 推陳出新(韓信投劉邦,曾任糧倉經理,提出保持粟粱保鮮之法──糧倉開前後兩門,前門進糧,後門出糧先耗,以兔舊糧變壞。)
  • 勳冠(漢初)三傑(韓信功勞大於蕭何、張良)
  • 伐功矜能(吹噓自己功勞、才能,自高自大,恃才傲物──漢司馬遷對韓信評價)
  • 偽遊雲夢(劉邦之詐術,以誘捕韓信)
  • 乘人之車者載人之患,衣(音意,動詞)人之衣者懷人之憂;食人之食(音治,名詞)者,死人之事(韓信之言,當為人謀而忠)
  • 愚者千慮必有一得,智者千慮必有一失(謀士李左車對韓信之言)
  • 人心難(莫)測

附錄一

《孫子算經.卷下.第二十六題》(題為「物不知數」):「有物不知數,三、三數之,剩二;五、五數之,剩三;七、七數之,剩二。問物幾何?」

南宋數學家秦九韶,在南宋淳祐七年(西元1247)所着《數書九章.卷一、二〈大衍類〉》,對此,已列有計法。明數學家程大位則將計法編成易於上口的〈孫子歌〉訣。

設罐裏有椰子糖100粒,隨意手掏一把,不逐粿去數,以數番攤(fan—tan)之法數個一數而數之,得:凡三個一數餘二,五個一數餘三,七個一數亦餘二;用〈孫子歌〉訣計之,馬上計得有椰子糖28粒。推算過程如下:

〈孫子歌訣〉 數得之椰子糖數目 算法 注釋
三人同行七十稀(70) *3個一數餘2 用70X2=140 70係5、7最小公倍數(LCM),用*3去除70,餘 1(70/3=23X3 +1)
五樹梅花廿一枝(21) *5個一數餘3 用21X3=63 21係3、7最小公倍數(LCM),用*5去除21,餘1 (21/5=4X5+1)
七子團圓正半月(15) *7個一數餘2 用15X2=30 15係3、5最小公倍數(LCM),用*7去除15,餘1(15/7=2X7+1)

等於233。除百零五便得知(減去105/105為3、5、7之LCM)

233——105*2=23#/233>105,故要減105/105/3=35;105/5=21;105/7=15

答案:此把椰子糖抓到23顆。

本算式牽涉到最小公倍數(lowest common multiple, LCM)概念,如3、5同7這三個質數(prime number)之LCM,無論以輾展相除(Euclidean algorithm)或短除(short division)去尋,還是3*5*7=105。

同理,韓信算法則是:23+10*105=23+1050=1073(之所以:10*105,是因為韓信知有千兵──此為105之十倍)/故3人一排,合共有357排(1073/3);五人一排,合共有214排(1073/5);七人一排,合共有153排(1073/7);故此數另一計法是以三或五或七人一排,各排報數,看有多少三、五、七排,再加其餘數,即可得出總兵數。

韓信是話題之王老祖宗二之二

本系列文章:

漢初三傑 韓信軼事最多

彭家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