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安法消息一出,大家除了關心股票大跌,注意力也一如以往投放到聯繫匯率之上。有報道指,港匯應聲急貶,亦有傳聞投資者紛紛下注買港元跌。言之鑿鑿,到底又跌了幾多?結果,我要將網上金融網站的圖表放大,聚焦過去一個月的數據,才看到這次所謂的下跌。
若果將數據拉長,跟以往幾年的上落比較,這次下跌根本並不特別明顯。寫稿之時,正值美國國務卿蓬佩奧宣布香港自治不再,港匯也未見大跌,美元兌港元仍接近7.75,亦即強方保證。
港匯明明沒有特別大的波幅,為什麼仍然可以大做文章?我認為情況就像每日的財經版頭條,無論股市是升是跌,總可以找到一個理由去自圓其說。有壞消息公布,股市下跌,那下跌就肯定是壞消息所致了。但若果有壞消息股市照升呢?那就一定是投資者早已消化壞消息,又或壞消息其實沒有那麼壞,又或投資者風險胃納增加了。
這種思考陷阱叫作narrative fallacy,亦即是面對一堆事實,就用各種幻想出來的因果關係去將事實串連在一起,不知以為知,最弊是無從驗證。我研究匯率多年,尷尬的「心得」是匯率實在受太多因素影響,很多時上落根本不知因何而來,解釋不了。
港匯保持強勢有N個解釋
就如近來港匯保持強勢,也有N個解釋,可以是中概股因素,可以是金管局干預,不能盡錄,單憑匯率上落本身是分辨不出來的。大家將勉強將港匯跟國安法扯上關係,將小跌放大來看,其實是犯了narrative fallacy:在香港面臨險境的情況下,港匯貶值是「劇情需要」,否則故事就講不通了。
另一個有關匯率更誇張的講法,就是在國安法威脅下,美國可以單方面採取措施,禁止港元與美元掛鈎。其實只要有大量美元在市場上自由流通,港元要跟美元掛鈎,又或世界上任何一個經濟將其貨幣跟美元掛鈎,美國根本阻止不了,最關鍵的問題是固定匯率是否守得住。相反,假設港元是跟人民幣掛鈎的話,由於人民幣並沒有在市場上大量自由流通,這個平行時空中的聯繫匯率就真的要得到內地「批准」了。
匯率問題太過技術性,資金出入的數據又不易掌握,再加上港元主宰着全香港人的身家,難怪一講到聯繫匯率,幻想力就特別豐富。
原刊於《am730》,本社獲作者授權轉載。
!doctyp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