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金融論壇網絡研討會:去全球化和去中國化的可能性

在大場景是全球化,小場景化是區域化、本土化的情況之下,作為企業怎麼利用新的方法、採取新的手段,通過科技的手段來確保我的風險能夠受控。這是正在發生的趨勢,而不是絕對的去全球化或者絕對的去中國化。

謝謝宋敏教授的邀請以及IFF的邀請,很榮幸今天晚上能夠和各位分享一下我個人對於這個話題的一些觀點。我很幸運,我回到國內的時候剛好是90年代初期,鄧小平南方訪問,中國改革開放初期的時候。之前我在美國做管理諮詢,當時我在麥肯錫,我們不少的項目都是所謂的離岸項目。「離岸」(off-shoring),從美國人的角度來講,低成本的工序派到中國去,IT、軟體發展派到印度去,好的東西留在美國。所以當時所謂「離岸」項目,是後來大家所提到的全球化開啟的地方,剛好我個人直接參與了不少這方面的項目,幫助很多跨國公司在這方面思考他們的問題。後來回到國內之後,我也幫助很多跨國公司進入中國市場,幫助中國企業考慮他們的發展以及跨國企業在中國不斷的發展、不斷的演變。

為什麼這個背景很重要?因為最近大家都談到疫情之後會怎樣,所謂的「逆全球化」、「去中國化」這些話題,我個人深有體會,因為我們不少客戶都是大型的跨國公司,我和他們全球的CEO,也包括大中國區、亞洲區域的CEO,進行過很多交流。特別最近這幾個月,因為疫情的影響,討論到他們最關心的問題是什麼,也討論到他們會不會將供應鏈撤離中國搬回他們原本的國家。

我和這些客戶交流的結果是:第一,其實他們關心的並不是大家討論的問題,他們最關心的問題是短期運營效率和現金流會怎麼樣。疫情對各行各業都有很大的影響,特別是汽車行業的公司,本來中國是全球最大的汽車市場,無論是德系、美系、日系車企都依靠着中國市場,最近這幾個月中國的市場下跌很快,他們現在關心的不是離不離開中國的問題,而是怎麼把中國的銷售趕快做好,怎麼學習中國經驗,例如做直播去賣更多的車。

當然,後面還有很多背景因素,對他們全球的CEO,包括董事會來講都是很重要的考慮點,比如地緣政治的問題。特別是美系的公司,因為特朗普政府的一些措施和意識行為,大的美資企業董事會、CEO們都很關心,而且很多時候都很沮喪,因為很多政治的問題把他們商業的問題搞混亂了,他們也不知道怎麼處理。對於很多全球CEO來講,特別是美資的CEO來講,中國的市場對他們來說還是非常重要的,展望未來,中國的重要性將愈來愈大;產業鏈轉移並不是說一句話,美國政府鼓勵離開,日本政府鼓勵離開,就能馬上離開的。這不是簡單的事情,供應鏈是非常複雜的系統工程,供應鏈的經濟並不是一次性搬遷工廠的成本,而是持續的(ongoing)運營成本和效率。

中國三種供應鏈

產業鏈或者供應鏈會不會去中國化?我看到過很多言論和報告,包括我們同行一些諮詢公司寫的報告,但是他們中的大多數都犯了一個很大的錯誤,即把不同類型的供應鏈混淆了,沒有細分。

從我的角度來講,在中國的供應鏈簡單來說有三種。

第一種是勞工密集型,以低成本為主,這種供應鏈十幾年前就陸續搬離中國,而且我也説明過一些客戶,例如台資做鞋的,為阿迪(adidas)、耐克(Nike)做代工的,十幾年前就已經從珠三角搬到了越南。由於中國的勞工成本不斷地增加,這個過程已經進行了十幾年,並且現在仍在進行,將來也會繼續進行下去。這是不可避免的事情。

第二種是以美國為主要出口市場的一些製造業,這些公司因為中美貿易戰,特別是當特朗普提出把好多產品關稅提高之後,他們發現假如繼續在中國生產的話,沒有辦法繼續獲利,因為毛利都不是很高,所以必須搬到關稅比較低的地方去。舉例來說,一些做簡單的消費電子產品的港資企業已經搬到了馬來西亞。這是無可奈何的事,關稅的問題是人為造成的,只要有一天,中美貿易戰停止了、關稅降低了,我可以預測好多離開中國的企業可能也會考慮再回到中國來。

第三種是我們稱之為比較複雜(sophisticated)的供應鏈。這方面的製造業的特徵是它不一定技術含量非常高,但卻需要很多不同的工序、很多不同的供應商所產生的集群(clusters)聚集在一起。在物理空間有限的地方,主要的生產商能夠和這些供應商有一種無縫的合作關係。這種生態系統是在很多消費電子方面亟需的,最典型的就是智慧手機、平板電腦、當下愈來愈多的IoT(物聯網)甚至AIoT(人工智慧物聯網)的產品,現在許多類似產品的生產供應鏈重心是在中國。過去幾十年中,中國已經通過一些有領導力的製造商,加上很多地方政府的參與建設,把整個生態系統搭建起來了,這種情況是其他國家無法與之睥睨的。那麼,這一類的企業能離開中國嗎?可能。但是機率大嗎?不大。他們有可能在某一些新的產品,針對某一個新興的市場,某一生產商因為某種原因,決定到某個新的地方建立新工廠。舉例來說,因為蘋果想開發印度的市場,所以富士康到印度去建一個新廠,而印度建立的新廠並非是取締中國原本的供應鏈的。

本土化生產產業鏈會出現

我個人認為,未來是會有一些所謂本土化、區域化的生產產業鏈出現的。特別是一些新興的產品,現在歐美地區的研發能力仍然很強,他們可能有新的產品出現,客單價比較高,利潤空間比較大,這些生產可能在本土化、區域化的場景之下被實現,也有一部分的重新回岸(re-shoring),回岸到他們原本的國家。但未來供應鏈的主流並非如此,以我和很多跨國公司的CEO們或者主管們交流的經驗判斷,未來這些跨國公司關心的是風險管理問題,而不是供應鏈是否撤離中國的問題。他們已經知道不能把所有雞蛋放在同一個籃子裏(這個籃子不一定是中國)。而且他們也知道中國在抗疫以及復蘇的過程中比其他國家做得好,所以他們反而覺得留在中國比較好。

然而,不應把所有的雞蛋放在一個籃子裏,那企業怎麼去管理這個風險呢?因為科技的發展,特別是雲計算以及大資料的發展,已經出現新的製造方式──不一定要把所有的製造放在同一個物理空間裏才能發生,不像傳統所認為的車間一定要多大、有成千上萬的工人在工作才是好的車間,而現在通過大資料、雲計算等技術,很多製造都能夠遠端工作,這就是所謂的分散式製造。這個行業現在還處於比較早期的發展階段,而CEO們則關心這個問題,是在大場景是全球化,小場景化是區域化、本土化的情況之下,作為企業怎麼利用新的方法、採取新的手段,通過科技的手段來確保我的風險能夠受控。這是正在發生的趨勢,而不是絕對的去全球化或者絕對的去中國化。

在這方面中國有很好的機會。在核心科技,如晶片、發動機、精密技術方面,中國還存在很大的瓶頸。但對於全球不少企業來講,他們已經認識到中國企業在通過以互聯網技術為主的科技進行的商業創新在全球範圍內已經走在了前沿。不少跨國公司已經意識到,假如不在中國,他們是無法學習到最前沿的商業創新方式的。

在這樣的新場景之下,對中國來講一個很大的機會是什麼?新的製造業和產業鏈正在出現,科技迅速發展,但仍缺乏全球性的標準(global standard)。需要有一套to B(Business)的軟體能夠讓不同的遍布在全球的製造中心無縫地連接起來,這是中國有機會可以做到的,亦可與其他國家企業進行合作。中國在這方面可以做到領導者的角色。

我就講到這裏,謝謝!

謝祖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