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就業計劃於5月25日接受申請 自由黨率先辦網上直播簡介會

自由黨舉辦保就業計劃網上直播簡介會,更邀得政策創新與統籌辦事處總監馮程淑儀女士及保就業計劃代理人代表潘正堯先生親身講解申請程序及細則等,助業界盡快獲得工資補貼,渡過疫境。

新冠肺炎疫情使廣泛經濟活動嚴重受創,而加強社交距離措施亦令各行各業的生意大跌。政府為避免企業倒閉及大規模裁員的危機,撥備810億元推出「保就業」計劃,協助企業繼續經營及保住員工飯碗。

自由黨4位立法會議員代表香港4個主要界別,包括紡織及製衣界、飲食界、批發及零售界和航運交通界,涵蓋全港近四分一的僱員。有見及此,自由黨5月19日於其Facebook專頁率先舉辦「保就業計劃」網上直播簡介會,更邀得政策創新與統籌辦事處總監馮程淑儀女士及「保就業」計劃代理人代表潘正堯先生親身講解申請程序及細則等,助業界盡快獲得工資補貼,渡過疫境。

左起:自由黨立法會議員易志明(航運交通界)、自由黨黨魁鍾國斌(紡織及製衣界)、政策創新與統籌辦事處總監馮程淑儀女士、「保就業」計劃代理人代表潘正堯、自由黨主席張宇人(飲食界)及自由黨副主席邵家輝(批發及零售界)一同主持由自由黨主辦的「保就業計劃」網上直播簡介會。
左起:自由黨立法會議員易志明(航運交通界)、自由黨黨魁鍾國斌(紡織及製衣界)、政策創新與統籌辦事處總監馮程淑儀女士、「保就業」計劃代理人代表潘正堯、自由黨主席張宇人(飲食界)及自由黨副主席邵家輝(批發及零售界)一同主持由自由黨主辦的「保就業計劃」網上直播簡介會。

該計劃申請將於5月25日展開,為合資格僱主提供半年工資補貼,以保留其僱員。自由黨黨魁鍾國斌(紡織及製衣界)表示很多業界關注今次「保就業」計劃。政府第一期「保就業」計劃申請,數萬名沒有強積金戶口的僱員被遺漏。鍾國斌促請當局考慮只要相關65歲以上人士能證明受僱於某機構,即使沒有強積金戶口,其僱主亦可申領工資補貼。他表示「現在防疫抗疫基金裏,飲食業、建築業、運輸業都有部分65歲以上人士,沒有強積金戶口,都可獲資助,可否以這些行業做基準,讓65歲以上從事其他行業都可以納入在內。」至於罰則程序或罰款方面,鍾國斌指出,除非是蓄意欺騙,否則應以罰款方式處理,無須坐監。

自由黨主席張宇人(飲食界)表示,對於飲食業中仍然經營的公司來說,業界很歡迎措施,資助他們六個月工資能審視能否繼續經營下去。雖然計劃能幫助業界改善部分現金流轉,但最後仍要靠市民多外出消費。張宇人亦指,延長限聚令對夜總會及娛樂事業的影響頗大,他將向政府極力爭取推出第三期抗疫基金,補助一些被迫臨時閉業的店舖及行業。由於這些店舖有部分員工為自僱人士,政府除「保就業」計劃外,亦應考慮補助這兩個月被逼停工或停薪留職的人士,希望政府平衡商業經濟及抗疫,他最後認為食肆人數可以再放寬。

自由黨副主席邵家輝(批發及零售界)強調政府應把沒有供強積金的自僱人士也包含在計劃內。此外,他表示面對疫情,批發行業受影響很大,除了承擔員工薪金支出外,還要承受日漸龐大的倉存費用,因為不少零售商生意不佳而未能按時「找數」,故希望政府推出更多能助批發行業改善現金流的適當措施,助他們度過此難關。

自由黨立法會議員易志明代表的航運交通界內,部分運輸物流東主提出表示,若有僱員自然流失,他們未必可及時聘請相等於今年3月指定的僱員數量,而且有牌照限制,希望政府可以考慮放寬僱員人數,特別是一些需要特別技能的員工,容許他們以今年6月的僱員數目申請資助。

鍾國斌、張宇人及邵家輝均表示業界歡迎「保就業」計劃並十分關注,措施可助業界「捱過」過渡期。
鍾國斌、張宇人及邵家輝均表示業界歡迎「保就業」計劃並十分關注,措施可助業界「捱過」過渡期。

是次網上簡介會反應熱烈,不少網民即時留言提出與申請相關問題,4位議員及計劃相關官員及代表亦逐一即時解答,未能觀看直播的業界亦可到自由黨Facebook專頁(自由黨 Liberal Party Hong Kong)隨時重溫。

政策創新與統籌辦事處總監馮程淑儀女士(左一)及「保就業」計劃代理人代表潘正堯先生(中)詳細解答業界疑問。
政策創新與統籌辦事處總監馮程淑儀女士(左一)及「保就業」計劃代理人代表潘正堯先生(中)詳細解答業界疑問。

「保就業」計劃保民生,令僱主有一絲希望

三個不同界別人士分享對保就業計劃的看法,香港珠石玉器金銀首飾業商會黃紹開表示,業界受社會運動、貿易戰及疫情所影響,將業界推向懸崖,銷售額大幅下跌。他認為「保就業」計劃保民生,令僱主有一絲希望,亦令員工更安心。

香港化粧品同業協會監事長及首席執行顧問何紹忠表示,「保就業」計劃支撐公司繼續營運下去,可再觀望6個月時間。他自身經營化粧品批發公司,擁有12名員工,曾一度計劃裁減同事,政府推出「保就業」計劃後即打消念頭,讓他更有空間考慮保留員工。

香港進出口米商聯合會副主席李豐年表示業界非常期待「保就業」計劃,他亦認為今次計劃較快,大概一個月就收到補貼。他認為,應該大多數中小企都會申請,大企業則有較多考慮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