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過兩輪14 天的限制人群措施令後,前兩天政府公布再把這措施延長多一輪至5 月7日。到時,這措施是否會終止,現在仍未有答案。當然,在政府的評估下繼續延長這個措施,是有其考慮和理據,但在這措施執行的同時,是否可以考慮這個措施在各方面所帶來的影響呢?根據前兩輪措施而得到的經驗和知識,可以在第3 輪措施執行時加入各方面的應對方法,以平衡或減少這持續性措施帶來的影響。
舉個例子,在體育、運動、康樂方面,那些提供大眾市民的運動、康樂場地是否可以在調整使用人數和加入有效的管理措施下解封呢?尤其是很多室外運動設施,都被一條條的紅白帶圍封着,留下無數一大片一大片的運動和康樂空間只供雀鳥休息,不是太浪費了嗎?相反,無數家庭的小朋友,每天都困在那數十呎可以活動的空間,在不斷的鼓勵和打氣下堅持一些家居運動,他們和家長們都很努力,但畢竟這種日子已過了接近一個月了,未來還有14 天,更可能再有第4 輪14天。
燦爛的太陽在呼喚
然而,天氣愈來愈和暖,燦爛的太陽也不斷在呼喚,這不是個進行戶外活動的最佳日子嗎?還有游泳,但泳池仍在關上,可以有個較平衡的抗疫方法嗎?例如利用像食肆一樣的管理措施,控制每次使用的人數,使用前要完成健康申報和體溫檢測;在執行上,可多安排訂場或使用節數,在網上訂場而減少現場輪候所造成的人群聚集,在現場管理上,可以多請兼職,增加工作機會。
我們都知道,一刀切的管理方式無疑是較易執行,但要平衡各方面的需要而又能滿足防疫措施的管理方式,雖具挑戰但也應該考慮執行。
原刊於《香港仔》,本社獲作者授權轉載。
!doctyp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