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按:4月23日是世界閱讀日。本社推薦資深的出版人李昕先生《那些年,那些人和書──一個出版人的人文景觀》,從他的新作看編輯的六大守則。
過去的編輯很少有人專門去學出版的,大都是通過有經驗的編輯帶一段,在職訓練邊做邊摸索。最近,資深的出版人李昕先生,將38年的出版生涯紀實文章結集成書──《那些年,那些人和書──一個出版人的人文景觀》,凡22萬言,寫了與20位作者及出版人的交往,也寫了自己入行的經歷及反思,未嘗不是給編輯或出版人上了寶貴的一課。作為此書的責任編輯,也想分享一下書中的一些啟示。
「善於為作品增值的編輯才是好編輯」
這是李昕對好編輯的定義,他曾為編輯講過一百多場講座,也出過專門談編輯培訓的專著,從激情與悟性、策劃先行、功在案頭、以文會友,及創新與增值五個方面立論,有興趣的編輯可以參閱李昕的《做書──感悟與理念》(商務印書館,北京,2015年)。
可是如何做到呢?《那些年,那些人和書》隱隱透露了一個秘訣,就是要下狠功夫。他在人民文學出版社當編輯時,總編輯屠岸便對年輕編輯說:「腹中空空的編輯是無法編好書的。編輯的作用不是把書印出來,而是要幫助作者提高圖書的品質。他還說,編輯既要自信,又要不自信。要自信是為了積極地和作者商榷,幫助作者改稿;不要自信是為了避免自以為是。」於是,李昕牢記在心。
為了判斷書稿品質並協助作者修改,他到了圖書館找來五、六種其他作者同類題材的書進行對比閱讀和研究。就是這樣的功夫,才可以在短時間內培養自己的眼界,從而可以做到與作者對話,甚至建言。而李昕為楊義編《中國古典文學圖志》也是一例,他在未有電腦排版的情況下,把圖片的文字說明排好印出後一條條剪下,再和1000多幅插圖拼貼在一起,如是者沒日沒夜地幹了三、四個月。就是這種拼勁,才協助作者開創了文學史寫作的新文體:圖文互現、圖文互證的方式展開研究,以圖出史,以史解圖。
判斷稿件的標準
李昕說過:「個性化和差異化是一本書存在的理由。」所以填補空白、回應社會需求,以至擇優而為,固然是我們判斷稿件的常見標準;同時,他在書中提及的幾個例子,卻指向了公平性及開放性,令人深思。一個是他拒絕了李敖及楊振寧有關《大江大海騙了你》及《楊振寧傳》的出版,是因為前者批判的對象龍應台的《大江大海》沒能出版簡體版,後者「楊李之爭」中的李政道還沒有在內地公開發言之故。他認為,如果在對手「缺席」的情況下,出版社單方面出版一人的說法,是有欠公道。他說:「出版社作為公共平台,應該平等對待每一位作者,給予作者以相同的待遇和機會。」
另一例子是戚本禹的《評李秀成》,儘管李昕並不同意他的觀點,但是在保留歷史原貌的前提下,他還是代為奔走其他出版社,最後成功穿針引線,為戚本禹出版了繁、簡體字版。這就是當代學術的公平性問題,同時也是知道自己出版社的定位,能出什麼不能出什麼。
如此不斷的思考,反覆評估,出版人的理念便自然生成,如此便可以在碰到機會時,迅速下判斷。當然,有時更要主動爭取,書中記述為了爭取出版社支持出版楊義的《中國現代小說史》(三卷),李昕直接找上國家教育部教材司及再找專家推薦;北京三聯編輯寫了一萬多字的策劃書,爭取到傅高義的《鄧小平時代》;以及他親自去信王鼎鈞,力陳利弊,把「王鼎鈞回憶錄四部曲」爭取到手,都是上佳的案例。
對待作者的態度
這可是全書最引人入勝的部分,例子俯拾即是。因為李昕有寫日記的習慣,所以他跟作者的交往都記得特別仔細。他說過:作者是出版人的衣食父母,換句話說,需善待之。不過不同作者脾性不同,交往深淺亦有不同,所以與之相處的方式自是不同。他與楊義識於微時,合作了30多年,可以比較沒拘束;李敖太聰明,喜調侃,所以不能太死板,不然沒趣,此時我完全可以想像李昕發放的笑聲,極具感染力;楊絳很認真,一定是畢恭畢敬;吳敬璉是誨人不倦的學者型,有機會隨侍各地宣傳,借機討教是正經……總之,不一而足,各式其適。
不過,有一點是萬變不離其中,便是工夫做在平日,不是有事才聯絡。這點書中不乏例子,而且不少稿件,都是李昕過年過節拜訪作者時約的。其中談到他去拜訪百歲高齡的周有光,因為擔心周老聽力不好,李昕預先準備了一張卡片,上面寫了兩句春節問候語:「給您拜年,祝您身體健康。三聯的同事們問候您。」這種貼心,正是贏得作者好感的關鍵所在。
為書找讀者
出版既是文化又是商品,是三聯書店前名譽董事長藍真的名言。在香港三聯的八年裏,李昕的編輯理念及市場意識,就是受到藍真的影響,才逐步形成並強化起來的。書中有一個例子非常具體地說明了此點。
「王鼎鈞回憶錄四部曲」出書半個多月,李昕急忙向發行部打聽,鼎公的書發得怎樣?答覆很令人失望。只發出6000套,佔總印數的百分之三十。他知道,此時必須大做文章。當天晚上回到家裏,直抒胸臆,一揮而就,只用了兩個小時,寫成一篇《你一定要讀王鼎鈞》。文中隆重推薦「王鼎鈞回憶錄四部曲」是「二十世紀一代中國人曲折坎坷的人生經歷的縮影」,「博大而豐富,厚重而深沉」。之後,再在一連串的轉發及讀書會等的引爆下,「回憶錄四部曲」的訂數開始攀升,兩年內銷售超過5萬冊,此後一直常印常銷。
李昕說:「贏得小眾中的大眾,勝過在大眾中獲得小眾。」個人認為這也是他幾十年出版經驗的高度總結。
全情投入,不斷反思
有人說編輯是沒有下班時間的,因為即使下了班,你仍會不斷思考,稿件工序有沒有遺留,如何處理更恰到好處;工餘時吸取養份,閱讀相關或不相關的書籍,留意出版行情也要佔用時間;而身邊發生的一切,都可以是你下一個出版的靈感來源。
然而,李昕的全情投入,更在於正式退休之後。他不僅四處分享經驗,也抓緊時間撰寫一篇篇相當紮實的文章,然後出了六本書(還有三本已簽約未出版)。從中我們看到他不斷反思職業生涯的種種,例如書中提及幾十年後他才明白當年社長韋君宜的隱衷;也自我檢討,逐一比對當年刪去胡風《後記》的9000多字,是某程度的過度處理;又為求好心切拒絕了《巨流河》作者齊邦媛另一本《齊世英口述自傳》而追悔。
像李昕這種一輩子以書為志業,我在書中的幾位出版人身上也看得分明。好像三聯書店成立的見證人藍真,從退休到去世整整30年,他仍一直關心三聯的發展,從傳遞三聯的歷史及精神,到不斷鼓勵編輯並幫助總結。又像三民書局的創辦人劉振強,也是一生為出版事業建功立業,直至生命最後的一刻。這些出版人貫徹始終的堅持,最讓人動容及敬重!
尊重各個崗位,願意分享榮譽
始終出版是一個集體的構成,任何環節缺一不可。要成就一本既有影響力又暢銷的書,當中可以說是群策群力的結果。李昕在描述《鄧小平時代》的成功,總共獲得16個獎項,以及100萬冊的銷售佳績時,便是最佳的示範。他沒有忘記首先提出選題及撰寫策劃書的編輯葉彤;提出按上中下策報價的舒煒;居中聯絡的香港中文大學出版社社長甘琦;決定在《人民日報》和《光明日報》刊登整版彩色廣告的北京三聯總經理樊希安;提出在《鄧小平時代》新書銷售期,搞一場全國各大書店的碼垛擺放評比活動的市場部;以及自己寫了一份《編輯設想》給傅高義。
懂得欣賞別人是一門藝術,更是自信及胸襟的表現。當我擔任他的書的責編時,也經歷了這一切。李昕只提出希望盡量多放些圖外,過程中便全然放手,沒什麼特別要求。由於我工作繁忙,出版時間一再拖延,他也只道:沒關係,不急。最後他真的看到實體書,從編輯、設計、排版、用材、印裝,每一環節都有提及並給予充份肯定,又積極幫忙宣傳。他的熱情回應,令所有參與此事的人,都非常振奮,很有滿足感。我想這正是他成功的地方吧!
最後,借用李昕推介王鼎鈞的話,我認為《那些年,那些人和書》是編輯必看之書,也是愛書人必讀之書。當中涵蓋了近40年兩岸三地及海外華人的人文景觀,閃爍着智慧的光芒,令人受益,心情澎湃。當然,這與李昕善於總結及生動的文筆,是分不開的。
!doctype>新書介紹
書名:《那些年,那些人和書──一個出版人的人文景觀》
作者:李昕
出版社:三聯書店(香港)有限公司
出版日期:2020年3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