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6月3日(星期一)
陽光照射着,然而濕度只有30%。我的右手長期有網球肘。不過,來到西班牙四五天,手肘已經好了八九成了。不知怎地,昨夜感到特別的疲累,回到酒店,倒頭便睡。來到西班牙後,每天大約上午11:00出外,至晚餐後才回來,在外觀光行路達八九個小時,每天步行超過15000步以上(我的手機有計步器),幾天下來,就很勞累了。
這間酒店包我們的早餐,是自助餐,數天以來最豐富的早餐:一片煙肉、一隻煎蛋、一條香腸、一片方包、一杯橙汁、兩個小鬆餅(muffin),一杯咖啡。如果每天都這樣吃法,一定變「大肥佬」。
哥德式及羅馬式的教堂
仍然回到沙拉曼卡「主廣場」為中心的風景古蹟區。首先去的是「新舊大教堂」,其實這是兩座依鄰連在一起的教堂。新教堂建築在16世紀,是哥德式的設計,而舊教堂則建於12世紀,用羅馬式的形狀。新教堂的最可觀之處是中央祭壇上的53幅耶穌基督及聖母的生平繪畫,畫框金黃燦爛,耀目非常,極可能髹上漆彩不久;圓拱頂上繪上《最後審判》的壁畫,令人肅然起敬;舊教堂則細小得多,從一個新教堂的側門,走下十多級石級就是舊教堂的主體部分,有十多排的座位。祭壇在前,簡單的擺設,四周的牆壁剝落不少,露出枯黃的陳舊泥土痕跡。
千多年以來,教堂是歐洲文明的關鍵部分,差不多在每一個城鎮中,教堂都是最為高聳及雄偉的建築物,它在歐洲文明的影響力,類似於在中國的儒釋道的綜合影響力吧。在我所參觀的基督教堂中,無疑令我最為目瞪口呆(至今仍是)自然是羅馬的聖彼得大教堂(St. Peter Basilica)了。1973年、1985年及2006年,我總共去了三次,至今仍令我驚嘆不已的。
另一個著名景點是「貝殼之家」(Casa de las Conchas)。這其實是一間高約二層的石屋。石屋並沒有居室,內中有一天井,有一間展覽室,天井中有一個小噴泉,屋外面的白色牆壁嵌合數以百計的貝殼作為裝飾,總計有400個,建築於15世紀,聽說當時貝殼象徵着騎士精神。
沙拉曼卡大學是西班牙最古老的大學,出自這間大學的名人,包括《唐吉訶德》的作者塞萬提斯以及發現新大陸的哥倫布等人。大學擁有多座棕黃色的古典建築物,但只有一座較大的建築物容許遊客參觀,這座建築物約三層高,二三樓有迴廊,迴廊頂上有雕刻,接着迴廊的有不同的教室及圖書館。教室以著名的人物為名,圖書館聽說藏了數萬冊的手抄古籍,但是望進去的,黑沉沉的空間,相信用這間圖書館的人少之又少也。
體驗西班牙式「飲茶」
今天的陽光特別強烈,行在路上,背脊有一陣熱辣辣的感覺,特別是中午12:00 到下午2:00的一段時間,行了一陣,忍不住要躲進樹蔭避涼,站在大樹下,一陣風吹來,又頓時感到陣陣清涼之感自心底浮起,炎熱感和清涼感混在一起,感覺上十分奇妙。遊完大學出來,約是下午3:00,和Anita商量後,決定先回酒店休息一會,晚上才再回廣場。我們酒店旁側,恰好有一間中國餐館,用十分陳舊的膠板寫了「檀島酒家」(香港)。五天內第一次嚐中國茶。全球的中國茶以溫哥華為最佳,式樣多、水平高;其次是倫敦,紐約及悉尼等大城市。歐洲的二三線城市,更不足論矣。我們進來,茶只分紅綠,餐牌只是西班牙文,連英文也沒有,我們只好提議蝦仁炒蛋及炒青菜兩款。餐館看來是家庭生意,有一個中年女侍應,廚師竟然是一個貌似中東人的西班牙人,有一個送外賣的年青小夥子。另外有一個小朋友在館內玩耍遊樂,女侍應跟我們聊了幾句,她懂幾句廣東話,原來是來自越南的。1975年越戰結束之後,北越統一全國,大量華人逃離越南,獲西方國家收容,大概西班牙也收了一些。相信她已是植了根的第三代了。
可能已經5天沒吃香港的餸菜了,味道還覺不錯,西班牙的蝦特別鮮味,又厚又多,有些蝦像一隻拇指,炒蛋最惹味。在香港,不要奢望有這樣大的大蝦來炒蛋。
吃完晚飯,我們再回到廣場,好好欣賞它的氣氛,選了一間餐室,坐在廣場的座位,叫了二客甜品,分別是香蕉及雪糕。以我們的年齡,實在不適宜吃這麼甜的東西也,但人生幾何,美食當前,以後又可以吃得多少次呢?
回到酒店房間內,尚未有睡意,聽了網台上一個討論一部「六四」微電影的研討會,講者有長毛梁國雄、演員王宗堯及羅冠聰等人,由呂秉權主持。明天是「六四」30周年,香港近一星期的悼念潮不斷湧來,明天的維園「六四」集會將會達到高潮。在香港,我們從不聽網台的,雖然有不少朋友的推介,始終不能成為習慣。今天是第一次聽網台,因為酒店內的電視竟然沒有英語台,更不用說CNN及BBC了。
旅遊、思考、人生續編──重遊西班牙和法國之八
系列上一篇
!doctyp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