紐倫港神話不再 包容文化褪色

香港在十天內連失兩個光環:3月17日我們失去全球最自由經濟體的寶座;3月27日我們失去「紐倫港」全球金融中心三甲的位置。

上星期五由英國智庫Z/Yen集團和中國(深圳)綜合開發研究院與共同編制的「第27期全球金融中心指數」公布令人震驚的結果。香港的全球金融中心排名由第三急跌至第六。

香港十天內連失兩個光環

令人更感意外的是:上海竟然跨越香港和新加坡位列全球第四,本來位居第六的東京,更由第六躍升至全球第三。紐倫港神話不再。香港在十天內連失兩個光環:3月17日我們失去全球最自由經濟體的寶座;3月27日我們失去「紐倫港」全球金融中心三甲的位置。

前者我們也許不太介意,因為在科技大躍進、社會世情狡詐複雜的今天,自由放任的政策也許不合時宜了。後者卻是我們的生存所繫。香港早已失去世界最領先貨運港的地位,若然也做不成全球領先的金融中心、我們靠什麼維持我們那麼高的生活水準?

香港要戒自高自大

有人會說:其實倫敦、東京、上海、新加坡和香港的得分都非常接近。新加坡的738分比香港的737分,只是多一分而已,香港也不算差。但是我們要問:上海以其行大陸法兼又資金出入都受限制的條件,竟然能超越新加坡和香港,當然有其過人之處。香港必須虛心自問自強,而戒自高自大。

最新的調查中有一項是:哪個金融中心在未來的重要性會上升?上榜十個金融中心之中五個均是內地城市,分別是青島、上海、北京、深圳和廣州,新加坡排第八,香港第九,巴黎第十。

何以內地城市可以愈趨重要,反而早着先機開放的國際大都會的香港反而較少人重視呢?

個人認為三個原因是最重要的。一是經濟的展望,二是社會的穩定、三是包容的文化。

社運引發人才外流

全球金融中心指數涵蓋範疇有五:商業環境、人才、基建、金融發展和聲譽。當中基建長期是香港較具優勢的,但物質上的基建容易以資金投入建立,難以長期維持絕對優勢,而其餘四項均極為倚賴良好的經濟展望,穩定的社會環境,以及包容的文化。

中國迄今經濟展望全球首屈一指,但社會和政局的穩定和包容性本來難以和香港比擬,不過去年的政治和社會事件衝擊了這印象。有受訪者直言:「去年的社會動盪難免會引發人才外流,對技術專才的供應和需求都會下滑。」今天國內城市的包容性竟然勝於香港,可謂人算不如天算。

原刊於《明報》,本社獲作者授權轉載。

何濼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