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肺炎席捲全國。在全球化下,病毒難免散播開去,亞洲、歐洲、美洲、澳洲等地均見確診個案,而跟內地交往頻繁的香港,當然無法獨善其身。最新資料顯示,不論感染抑或死亡人數,新冠肺炎在內地已造成比SARS更嚴重的公共衛生威脅;疫情對經濟的衝擊,相信也不會比當年弱。其中,香港所面對的經濟下行風險,就較內地嚴峻得多了。
貿戰、暴亂、疫症令衰退風險嚴峻
自國際貿易糾紛爆發,香港出入口表現已大受影響,整體出口一度連跌14個月;直至中美達成首階段貿易協議,遲至去年12月香港出口才告止跌回升。連雨兼逢屋漏,除了外圍環境,香港因修例風波而陷入歷時長逾半年的暴亂,外地旅客既因旅遊警示不敢來港,市民本身亦怕人身安全減少外出。不難想像,旅遊零售淪為重災區,整個下半年的零售銷貨價值均錄雙位數跌幅,第四季的跌幅更超過20%,情況早已差過SARS時期。業界普遍預料,歲末新春之後,零售業將迎來一輪倒閉潮和裁員潮。
單是貿易糾紛,已令香港2019年上半年的GDP增長,由2018年增約3%大幅收窄至約0.5%,不過尚算維持正增長;及至修例風波陷入動亂,GDP卒之墜入衰退厄運,下半年倒退幅度接近3%之強。本來,隨着警方嚴厲執法,核心暴徒漸次落網,暴亂情況在年末開始出現消退跡象;沒料到,新冠肺炎的挑戰卻接踵襲至。不必諱言,在接二連三的衝擊下,香港今年首季GDP料更慘不忍睹,至於第二季及全年能否恢復增長,則仍視乎今次疫情最終持續多久及鬧得多大。
封關不切實際 「投鼠」難免「忌器」
SARS有多可怕,不少香港市民猶有餘悸,不堪回首那個人人戴上口罩、不敢輕易出門的日子。然而,毋須回溯記憶,因為今日香港已返回昔日面貌,甚而有過之而無不及。即使目前香港疫情尚不至失控,截至2月20日止,確診病例為67宗,而非當年的1700多宗,亦未出現淘大花園般的社區大爆發,迄今死亡人數也是個位數,遠遠不如SARS時期的近300人;可是,香港經歷當年血的教訓,或是矢志寧緊莫鬆,或是淪為驚弓之鳥,查今日民情及市況徬彿比SARS還要緊張。目睹社會出現搶購口罩、搶購大米,就連廁紙都被搶購的「盲搶潮」,不少心水清者已在懊惱,為何當前恐慌情緒居然超越SARS疫情最高峰時?
然而,以上或嫌事小,因為最大的恐慌情緒,乃見諸所謂「封關」訴求,即要求與內地這個新冠肺炎發源地完全切斷人脈往來,期間還鬧出醫護「不封關,就罷工」的工業行動。毫無疑問,純粹站在醫療衛生角度,與疫情爆發的地方斷絕人流交往,肯定有助減少境外輸入病毒,這是鐵一般的事實。惟眾所周知,香港與內地的聯繫早就密不可分,每日既有數十萬內地人及香港人經各口岸出入境,兩地間的貨物運輸如糧食、日用品、以至口罩等防疫物資也不計其數,而且香港作為國際航空樞紐,大量旅客也經此進出內地,更莫說不少市民每天「中港兩邊走」上班上學;也就是說,封關雖對防疫抗疫百利而無一害,但對於經濟、貿易及市民生活,肯定不是一面倒的有利無弊。
有曰「投鼠忌器」,我們對抗疫情這只「鼠」,誠須全面衡量對不同領域、不同群體的影響,不應不惜一切、義無反顧地採取最激烈的措施。尤其是,如前所述,香港經濟在過去半年已深受內憂外患困擾,早就變得弱不禁風,許多老闆和打工仔的生計都危在旦夕,實在承受不起更進一步的打擊。何況,在「盲搶潮」下,香港更不能輕言切斷與內地的貨運往來,包括禁止貨櫃車司機、貨輪上的船員等等入境,否則又哪來確保口罩、廁紙、食米,以及其他各種物資的供應?一旦供應切斷了,屆時市面所現恐慌必然更大,因為由蔬果到紙張等等都會短缺。
事實上,不少恐慌份屬「自我實現」。如果一個社會本來廁紙充裕,但當人人瘋狂排隊搶購,難免會出現一個結果,就是有人家裡大量囤積,有人則無法在市場購入,這時候物資供應失衡之窘就會形成。不必諱言,現在香港的口罩供應已呈失衡問題,不少家庭藏有好幾盒,反而更有需要的醫護卻捉襟見肘,市面上曾有私家醫生因缺乏口罩而不敢開門應診,報道還指有醫院一度只剩一星期左右的口罩存量。在物資短缺的情況下,若果還貿然封關,恐慌的自我實現必然更甚。畢竟,如果為了「投鼠」,既必要連珍貴的器皿都弄毀,更有可能不惜放火燒掉自己家園;換個英語說法,即不要在倒洗澡水時把嬰兒一齊倒了,為了抗疫而將其餘一切一起葬送。
「封關」絕不應單從醫學角度考慮,作為公共政策更應通盤地考慮對各個層面的影響。
寧緊莫鬆 長痛不如短痛
不過,為了把疫症對港影響降至最低,加上慎防社會上的不安及噪動氛圍升溫,港府始終要秉持「寧緊莫鬆」的抗疫方針,在鬆與緊之間傾向緊的方面,但須慎防「絕對地緊」。所以,當局在「封關」爭議上提出一條折衷出路,要求曾到內地人士接受強制檢疫14天,個別特殊行業如運輸業人士可獲豁免。毫無疑問,該項措施比全面封關實際得多,一來有必要前來香港的人士仍可繼續通關,包括確保了物資供港輸送鏈不斷,二來又可確保相關來港人士──不論是內地人抑或是香港人──並無潛伏肺炎。當然,無可避免,這仍大大壓縮兩地人流交往,在措施生效後,內地人來港人次便暴挫九成,香港人每日回港人次也跌至數百之譜,對經濟及社會活動肯定帶來重大不便。但至少,香港依然保持「門常開」,公共衛生亦有足夠保障,在兩者之間取得了適當平衡。
事實上,「寧緊莫鬆」的背後原則,乃是「長痛不如短痛」。一旦香港疫情失控,包括爆發大規模的社區感染,對經濟的打擊必然更加之大,要復元的話亦須花費更長時間。反過來,如果疫情規模受控,包括將感染者主要局限為境外感染,即使有境內傳播也是零星的、至少是可追查病源的,則疫情管理工作就會容易得多。最不幸的情況,乃是內地疫情受控了,反而香港繼續存在社區感染,那麽高度戒備的抗疫措施便肯定不能解除,經濟社會活動亦必無法復常;而最理想狀況,就是內地疫情逐漸受控,每日確診個案趨零,香港疫情則是一直受控,每日確診個案一直趨零,那麼兩地就可同時走出疫症陰霾。所以,守住香港疫情,才可更好守住香港的經濟未來。強制檢疫之類的措施,固然會為經濟帶來短痛,但卻肯定有效避免長痛,故此對經濟社會來說乃是好事。
在「寧緊莫鬆」和「長痛不如短痛」的基礎上,當局仍有一項原則必須貫徹,就是在爭取將長痛降到最低之餘,亦要爭取將過程中的短痛減至最少。如前所述,在貿易糾紛和修例風波以後,香港經濟早就五勞七傷,許多企業經已奄奄一息,特別是零售業,在缺乏人流、缺乏生意之下只怕坐食山崩,既難應付高昂的租金,僱員要不被逼放無薪假、要不乾脆被裁走辭退。不少業主縱然體恤租戶,主動減免租金共度時艱,這多少紓緩了經營壓力,但當店鋪沒有收入,由老闆到打工仔同樣沒有收入,一起手停口停。最慘的是,為免疫症在人與人之間擴散,政府本已不鼓勵市民外出,包括叫停了許多公眾活動;故此,假若要推出刺激內需消費措施,亦即變相鼓勵市民外出,無疑非常不合時宜,與現行抗疫主調相違。
不可控制的衝擊 還要自甘攬炒?
當然,疫情告終之後,還是可以鼓勵內需消費的,一如當年香港經歷SARS之痛,便受惠內地放寬個人遊政策而快速反彈,箇中要點就是振興零售市場。然而,一來自由行政策在港已經見頂,由經濟上到政治上都難再收昔日奇效,況且內地人本身也有義務振興內地經濟,香港誠不應一味依賴中央政府送大禮;二來有些店鋪一旦倒閉,即使經濟復蘇也未必重新開業,特別是那些經營多年的老舖,也莫講一關一開涉及大量成本,例如要重新裝修、重新添置器材傢具等等,至於員工一旦被解僱了,亦不見得會獲得舊僱主的重新招聘。畢竟,現實經濟非如電影或電玩一般,揮揮魔術棒就可輕易還原。
換言之,香港今年第一季GDP肯定難許樂觀,衰退幅度只怕比去年下半年更加惡劣;即使疫情退卻,要馬上反彈亦非易事,難以重演SARS之後奇蹟。當然,如果在11月的立法會選舉,又發生什麼大規模的抗爭活動,甚至比去年更激烈、更瘋狂、更具破壞性的動亂,那麼香港經濟必定雪上加霜……說到底,香港已受盡不可控制的因素衝擊,若然再添上「自我實現」的人禍例如自製恐慌、甚而自甘「攬炒」,則最終受苦的除了香港經濟,還有香港社會,以及香港市民自己。
原刊於《東方財經雜誌》微信平台,本社獲授權轉載。
!doctyp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