麥萃才:自私比瘟疫可怕 口罩短缺怎辦?

麥萃才坦言,當口罩成為必需品,政府其實應該作出保障。但問題是現在全球鬧口罩荒,「長遠看,單靠進口解決需求,似乎不是最好方法」。

新型冠狀病毒疫情影響香港的標誌性事件之一,就是市面出現「口罩荒」,有建議政府對口罩實行價格管制,又有建議採取像澳門的做法,推出「口罩保障計劃」,保證市民可買到合規格的口罩。不過,香港浸會大學財務及決策系副教授麥萃才周五(21)日在《香港經濟日報》評論版撰文,認為以上皆不是最佳辦法,長遠而言,除了本地生產口罩外,還可以按需要分配,同時壓縮市民對口罩的需求。

全球需求殷切 價格水漲船高

麥萃才指出,香港從來都是市場主導,以價格作為分配資源的方式。一般情況下,口罩需求有限,只是普通商品,使用市場機制來作出分配其實沒有什麼問題。

然而,新冠狀病毒在香港肆虐後,市民為了自保,口罩便由普通商品變成必需品,需求激增。因為疫情關係,中國也由口罩出口國變成入口國。各地對口罩需求殷切,環球供應變得緊張,價格就會上升,甚至供不應求。所以才會有口罩能夠賣到數十元一個。

他又指出,有些機構願意用較合理的價錢售賣口罩,但每次售賣都會引來大批市民排隊。「其實排隊認購也是一個資源分配的方式,即使口罩價格不是太昂貴,但想買到口罩的市民需付出很多時間排隊,這也是機會成本(opportunity cost)……如以最低工資每小時37.5元計算,排隊5、6小時的成本已是百多元。再加上口罩的價錢,口罩的總成本其實至少也要二三百元」!

鼓勵本地生產 防疫戰略儲備

麥萃才坦言,當口罩成為必需品,政府其實應該作出保障。但問題是現在全球鬧口罩荒,「長遠看,單靠進口解決需求,似乎不是最好方法。因為如果問題是供應不足,長遠解決方式應該是本地生產,亦即在香港設立生產綫去生產口罩」。他認為,本地生產口罩應該變成一個戰略考慮,將來疫症平復,香港也要考慮把口罩等防疫用品作為戰略儲備,要能足夠香港市民一段長時間使用。因此,「政府剛提出的300億元抗疫措施,其中15億資助香港生產口罩是正確的第一步」。

個人最佳選擇 集體理性災難

要減低市民感染疾病的機會,人人能戴上口罩當然是最理想的,但現實是口罩供應有限,無論如何都改變不了這一事實。麥萃才指出,根據囚徒困境(Prisoner’s dilemma)理論,個人的最佳選擇,未必是團體的最佳選擇。或者說,個人做出的理性選擇,往往導致集體的非理性。例如單純以價格作分配,口罩價格變貴,較富裕的人士才能負擔,收入不多的基層人士便不能負擔。問題是,基層人士還是較富裕的人面對病毒的風險會較大?如果基層面對風險較大但沒有口罩,富裕人士風險較少卻有口罩。「大家一齊在公開場所接觸,其實戴口罩的人面對病毒的風險也不會少」。他引述有醫生在訪問時曾指出:自私比瘟疫還可怕。「當商戶抬價,給你搶到口罩又如何?當身邊的人無口罩可用,集體發病,你戴100個口罩如木乃伊也不能獨善其身,也有機會感染」。

最好按需分配 維持社會運作

因此,麥萃才認為,最好的方式其實是按需要分配,同時壓縮市民對口罩的需求。例如學生停課、要求市民減少聚會,關閉公共場所,鼓勵市民在家工作等,都可減少市民對口罩的需求,但在口罩有限的情況下,「應先確保有需要人士有充足口罩,特別是與防疫有關的人,如醫護、為香港提供物流運輸的人、為市民提供必須及緊急服務的公務員、清潔及保安相關的工作人士。那麼香港最少能繼續維持有限度運作」。他又指出:「如希望減低對香港經濟影響,那麼一些要到工作地點上班的人也應該有口罩保障。」

本社編輯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