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大多數人心底裏都喜歡「贏」而不喜歡「輸」,然而不同人所定「贏」的定義也大不同,當中不少人只愛贏,卻不能輸,不停麻木地拚及不停爭鬥,甚至為求目的,不擇手段,目的只是欲成為單一勝利者。然而筆者卻對「贏」有另一種看法,這也是筆者為何擁有平安與樂天生命的主要原因。
筆者在報章上、雜誌上、電視及不同傳播媒介上常常看到一些深入民心的標語,句句到肉。當中不乏一句「贏在起跑線」,這句標語一箭擊中大部分家長的紅心,令家長深信孩子愈早獲得知識,愈早會名成利就。有些較進取的家長更為了這個 「必贏」的信念,瘋狂地讓牙牙學語中的幼兒同時學習不同的語言,這是拔揠苗助長,卻每每可見 。筆者曾親眼見過一名本港幼兒還未開始學說話,他的父母便攜同他去學英語、日語和法語,結果4歲還未能清楚說話,十分可悲。
另外筆者又常見,很多家庭、情侶、朋友及合作夥伴起初相處融洽,漸漸因為不同的看法鬧意見,最後反目收場,為的可能只是一些很微小的問題,只要有人能稍為讓步便可。很可惜,在爭執的過程當中,雙方再不是為如何解決事情為核心,卻是要勝過對方,顯示自己是最強的一方,就算是玉石俱焚也不在乎,可惜這類型的「大贏家」在事後多是會感到憂慮、傷心和後悔。這究竟是一時意氣贏了一場較重要,還是停一停,忍一忍,再想一想,然後讓一讓並達至雙贏更為佳呢?經常在廣告中聽到一句:「贏了場交,輸左個家,值得嗎?」正正是這個意思。
贏了不得意,輸左唔使㷫
相反有一句「輸了比賽,贏了人生才是智者」筆者尤其喜歡。筆者育有一子,與筆者同樣是一個樂天派,然而這種性格並不是與生俱來,卻是從小時一次一次的輸所磨練得來。兒子自小好勝愛贏,他喜愛打網球,偏偏打網球卻是一種只有一方必勝而另一方必負的運動,對於生於現代的孩子來說這種絕對勝負的遊戲確實是非常殘忍,但卻很有意義。香港有一網球會,每年舉辦無數的分齡網球比賽,兒子勝過,同樣也輸過不下百次,起初輸的數十次,總是哭叫着以後不再碰這討厭的玩意。
然而冷靜下來的時候,便會沉思研究一下失誤的原因,當中在技術上改進,情緒上的控制,心態上的改變等等,經過多番的雕琢,比賽贏輸的比率也拉近了,也因此不會嚷着不再打網球這些悔氣話了,換來卻是更享受每次從網球比賽中學習的過程。在不知不覺間亦因為曾經輸了比賽,贏了他的人生。在日常生活當中,包括一個個考試、待人接物方面以及在人生各種考驗上均有極大的幫助,尤其從在與人相處方面,學懂了包容,忍耐及體諒,不會容易發怒,更不會怨天尤人。所以筆者總是鼓勵孩子從競賽中學習,贏了時便當是對自己的一個鼓勵,輸了就當是為下一次贏的一個練習。正如許冠傑《雙星報喜》中的一句「贏咗得餐笑,輸光唔使㷫」一樣。
人的一生本來就是要經歷千千萬萬的考驗及競賽,一刻的贏不會是永恆,偶然的輸也是平常事。唯獨筆者認為只要常常保持平常樂天的心去面對每一個挑戰,才是人生必贏之道。
!doctyp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