恒生大學與可持續發展:從課堂走進世界

什麼是可持續發展?讓我們師生學習反思:「我們和社會的關係是什麼?」、「我們對這個社會能有什麼影響?」

可持續性(sustainability)或可持續發展(sustainable development)是指人類在滿足自己目前所需的同時,不可犧牲未來世代所需。香港恒生大學(恒大)致力倡議高等教育與可持續發展的互動關係,培育新一代重視對世界的認識、社會的關心以及具體的實踐。

可持續發展三重底線:社會、環境、經濟

恒大校長何順文表示,可持續發展一般包括三個層面:社會、環境與經濟,在商界被稱為組織的三重底線(triple bottom line),三者之間必須取得平衡。近年漸流行的「負責任管理」(responsible management),就是概括了企業可持續性、社會責任及商業倫理等方面的投入工作。他認為可持續發展不僅限於環保、綠化、生態及節能,還有負責任的投資、生產和消費,涉及的課題更包括滅貧、貧富懸殊、饑荒、市場公義、反貪、反歧視、青年住屋、就業及向上流動等。

從社會角度而言,人們在購物的同時,要了解生產商有沒有落實可持續發展,如只用無害原材料、善待工人、減碳運輸、環保節能、公平貿易等。從個人和生活角度看,可持續發展就是個人的價值觀,以及對生活、工作的態度。何校長認為,看待事物不要簡單地以金錢、權力、聲名作為指標,應以不犧牲別人利益為前題,對社會及他人發揮多贏、增值作用。他鼓勵青年用更高、更遠的角度作考慮,當自身利益與他人有衝突時,需懂得妥協,找出共贏多贏方案。

何順文校長身體力行,在「與校長同行」活動中,組織師生到粉嶺鶴藪體驗有機農耕。
何順文校長身體力行,在「與校長同行」活動中,組織師生到粉嶺鶴藪體驗有機農耕。

落實聯合國可持續發展17個目標

恒大貫徹創新的可持續發展理念,為地區內最積極推動「負責任管理」的高校之一。作為香港高校領導代表,何校長前年出席了在美國紐約聯合國總部舉行的「負責任管理原則」(Principles for Responsible Management)十周年環球論壇,並在約章成員院校最高層領導會議上,回顧與分享在地區內推動企業可持續發展及社會責任的經驗。此行他發現世界各地不少大學均設立推動可持續發展的單位,可是香港高校在這方面較乏善可陳,亦較少關注聯合國設定的17項「可持續發展目標」(Sustainable Development Goals)。於是,他回港後積極籌劃,獲得香港青年發展委員會副主席劉鳴煒慷慨捐助,成立「恒大青年可持續發展領袖研習所(研習所)」。研習所為本港首創,也是目前唯一一個針對上述「可持續發展目標」而成立的大學教研中心,為青年建構分享有關知識、技能和資源的共享平台。其特色在於賦權予青年尋找最關心及急需解決的目標,提出解決方案,而研習所則提供資源、訓練與輔導,幫助他們就設定的研究或創新課題進行研習。

17項目標未必能一蹴而就,何校長建議由香港或地區最關注的問題切入,定出先後次序進行研究。成立兩年以來,研習所在主任陳智傑博士帶領下,舉辦了一系列活動和訓練,至今已有逾千位恒大學生及來自20多個校外團體的青年參與。研習所亦將可持續發展概念引入學科,鼓勵教師把可持續發展目標融入教學活動,例如組織學生參與「伴讀夥伴計劃」,教導少數族裔小學生學習中文,實踐公平機會。研習所亦推動學生就可持續發展議題與國際社會交流,以及聯合不同的校外組織舉辦公眾教育活動。

恒大在可持續發展的努力得到社會的肯定和鼓勵,屢獲殊榮。去年更榮獲香港管理專業協會頒發「香港可持續發展獎2018/19卓越獎」,也是唯一一所私立大學獲此殊榮。何校長表示,獲獎對恒大同仁有激勵作用,同時希望吸引外間更多捐獻和支持,推動大學更多可持續發展課題和項目。

方永豪博士表示,恒大鼓勵學生發揮創意,構思獨特的環保活動。
方永豪博士表示,恒大鼓勵學生發揮創意,構思獨特的環保活動。

師生積極推動創新可持續發展項目

恒大副校長(機構發展)方永豪博士表示,大學十分注重教職員、學生和各持份者在可持續發展方面的參與,成立節能及可持續發展工作小組,除了與環保團體合辦「地球一小時」、「無冷氣夜」、「惜紙一天」等活動外,更積極舉辦多元化環保項目,例如「減廢午餐日」、「恒大慳電一小時」及「以物易物」等,提升學生及教職員對可持續發展及節能的意識。校方亦鼓勵學生發揮創意,構思獨特的環保活動,例如學生於「環保小精靈」創作比賽中,設計「恒省水」、「恒低碳」和「恒省電」等多款有趣實用的貼紙以宣揚有關訊息。大學亦參考學生建議,在秋冬季節減少使用住宿書院走廊的抽氣扇,以節省電力。學生更參與有機耕種,種植香草、蕃茄等蔬果。有關對教職員環保意識的調查顯示,九成員工採用了十多個省電、省紙、減廢的措施,將節能減碳融入日常工作之中,減低能源消耗及支出。

恒大室內運動場牆身、地板均採用竹製板材。
恒大室內運動場牆身、地板均採用竹製板材。

方博士續稱,恒大是本港首間高等院校,獲香港綠色建築議會頒發「綠建環評」最高級別「鉑金級」的認證。所有四幢新建大樓,均先後獲是項殊榮,包括何善衡教學大樓、利國偉教學大樓、李兆基綜合大樓及恒大賽馬會住宿書院,充份體現大學在環境保護及校園可持續發展方面的努力和領導地位。

譚天放先生希望透過採用竹材,為環保新建築作出示範。
譚天放先生希望透過採用竹材,為環保新建築作出示範。

採用竹材成可持續發展趨勢

恒大是香港唯一一所高等院校廣泛利用竹材作為建築材料。校園內新建大樓的傢俬、牆身、地板等,大部份都以竹材製成。此構思源自恒大校董、著名建築師譚天放先生。譚先生接受訪問時指出,聯合國通過的《2030年可持續發展議程》設定17個可持續發展目標,竹子可以為當中15個目標作出貢獻。他強調竹子的生長速度快,容易再生,對於地球資源的有效運用,發揮重要的定位和功能。他希望通過恒大新建築的設計,對竹材的廣泛運用作出示範。

李漢賢博士表示,恒大建築物廣泛採用節能、節水設備。
李漢賢博士表示,恒大建築物廣泛採用節能、節水設備。

校園設施注入可持續發展元素

恒大校園發展及管理處主管李漢賢博士透露,大學落實各項節能減碳措施,多棟大樓採用高效節能的電機系統,包括電梯、水泵、空氣處理系統等,並廣泛採用LED等高能源效益的照明裝置,以及安裝用戶感應器以控制燈光和空調開關。綠化及可持續發展環保元素在校園比比皆是,如廣泛綠化面積,以及可採天然光線的玻璃幕牆及天窗等。校方未來將考慮投放資源,安裝更多太陽能發電板、設置智能膠樽回收機和廚餘處理裝置。恒大亦獲環境局轄下的環境運動委員會認可為「香港綠色機構」,以表揚其對環保所作出的承諾與貢獻。

恒大部分建築物天台裝設太陽板,有效利用再生能源。
恒大部分建築物天台裝設太陽板,有效利用再生能源。

結語:

可持續發展在恒大不是一個抽象、艱澀的名詞,而是落實在環境、課程和活動,以及學生與教職員的生活中。大學期望將人類社會永續的接力棒交給下一代,時刻思考我們的態度行為如何能為環境、人類社會及未來生活帶來改變。

本社編輯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