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是我的生日月份,年輕時總期待與朋友慶祝玩樂一番,近年來卻有另一番體會,就像很多人也有的想法——又年長一歲,很快便要開始籌劃未來退休和老化的歲月。
香港社會人口老化的現象,已引起多方面的關注,也有不同的福利政策和措施配合退休人士和長者的需要。大家都怕老,避老,把老化看成為人生的大苦難,見面最想聽的一句話是:「你愈活愈年輕。」也有很多人把退休跟年老聯想在一起,再把年老和疾病纏身畫上等號。其實,以目前的醫療和生活水準,即使60歲退休,一般人還有二三十年的壽命,可以做很多事,完成很多心願。
進修充實
我認識两位前輩,他們的人生經驗和態度很值得我們借鑑。第一位陸先生,於大機構任職多年,在工程,工商管理和法律等專業領域取得两個博士和五個碩士學位。退休後繼續進修,念的卻是音樂,完成兩個音樂碩士學位,和其他音樂和聲樂證書課程,然後灌錄了四張CD。他從小喜愛音樂,但因為年輕時有很多實際的考慮,所以選擇念一些實用的學科。退休後再念書,不是為了打發時間,而是因為沒有工作的束縛,才可好好的讀自己喜歡的科目。最近忙什麼?原來正在修讀一個關於中國現代史的碩士課程。
另一位是王齊樂老師,我們尊稱他「樂翁」,是一位資深的教育工作者,至今九十二高齡,仍不言休,繼續每星期在學院教授書法。他談笑風生,教導學生不僅是書法技法,還有做人的道理,我們在他身上看到惟有年齡才能帶來的智慧和意義。
在香港,要把退休後的生活過得充實,可有很多途徑——當義工,辦社企,重拾年輕時的興趣和志願……各適其適,喜愛文化藝術的年長人士,更可以半價享受不少高質素的文娛節目。退休後的生活如此多姿多采,難怪很多人常掛在口邊一句話:「退休後比退休前更忙碌。」然而,要使這個人生階段發出光芒,並不只是以無數的活動來填塞時間,而是有意願使生命直到最後一刻都有它的方向和意義,在老化的道路上走得更積極和有尊嚴。我認識不少人都能做到這點,隨着香港高齡人口愈來愈多,我相信他們發出的生命力和智慧會使年輕一代得到更大的啟發,而我們也應感謝社會不同團體對長者福利和照顧所付出的努力。
編按:文章原刊於《信報》,相隔逾三年至今仍有參考價值,部分內容經作者更新在灼見名家傳媒重新刊登。
!doctyp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