灼見名家第二屆財經峰會2020年1月8日舉行,今屆的主題是「2020環球經濟新格局」。本屆峰會其中一環節討論金融科技商機,嘉賓包括:香港金融管理局副總裁阮國恒先生、WeLab虛擬銀行董事局主席陳家強教授、香港個人資料私隱專員公署私隱專員黃繼兒大律師,以及騰訊港澳及跨境金融事務總監周頌琪博士,並邀請資深銀行家、香港城市大學客座教授陳鳳翔博士擔任主持。以下為討論內容擇要:
陳:陳家強
阮:阮國恒
黃:黃繼兒
周:周頌琪
主持:根據彭博的報道,2019年銀行界全球裁員接近8萬人,差不多是歷史高位。今日的主題是金融科技之下的機遇,就是究竟裁員是不是真實情況呢?
2020年,十大科技趨勢是什麼呢? 其中一個說法如下:
- 運用很多機器;
- 可以玩虛擬實境(VR)、擴增實境(AR);
- 普羅大眾都可以玩科技;
- 雙手跟大腦都可以體驗高科技的產物;
- 科技可以有高透明度;
- 以後難以再有私隱;
- 科技可以接觸邊沿地區或人物,並且透過雲端走出去;
- 自動化的無人飛機,即使伊朗被美國擊中的都是無人飛機來的;
- 區塊鏈交易模式;
- 保障私隱。
要留意的是,這不是特別指明金融科技。所以在座嘉賓,你們怎樣看這十大科技?希望可以給一些貼士予再座的來賓們。
阮國恒:金管局支持金融機構多應用金融科技
阮:這裏有很多所謂前緣式的科技發展,裏面有幾樣東西特別對於金融市場幫助較大,比如現時已經發展至一些分散式的雲端。分散式的雲端可以解決雲端運算的監管上一些問題,但同時引入了風險。
另外,就區塊鏈應用,我就不太覺香港人一定要用現金。我都忘記上次在錢包取出錢來是什麼時候,因為真的很久沒有做過這個動作。在香港,其實最重要的是有選擇;想用錢,便可以用錢。我最不想香港變成沒有選擇,強逼大家去用某種方法。
金管局作為監管機構是科技中立的,不會特別偏向某一種科技的平台或應用,只要可以管理相關風險,我們是支持金融機構多應用金融科技。過去這幾年,我們推出很多措施,希望能改善香港整體科技生態圈的發展。
黃繼兒:保障個人資料私隱 不是為了增加企業的麻煩
黃:個人資料私隱專員公署同樣是監管機構,同樣是科技中立及關注風險。我們要保障個人資料私隱、將一些有關的風險提出,但不是為了增加企業的麻煩,或是妨礙他們發展。尤其對於高科技的發展,我們希望做到一個平衡,讓大家都可以享用高科技發展帶來的便利和益處,從而增進經濟發展。
大家不要忘記,資料,尤其是個人資料,尤其是屬於金融方面的個人資料,會較為敏感。例如一些開放應用程式介面(open API)及共享的個人資料、或者人工智能帶來的風險、透明度、可追溯性風險,這些都是收集和使用他者的個人資料需要留意的地方,因為這些個人資料不是自己的、不是企業的、不是銀行的,而是屬於個人的,但如果不交出資料的話,難而做到虛擬銀行(virtual banking)。
大家都在揣測風險所帶來的一些後果,我們都希望能夠跟業務一起做、跟金管局有更多的共識。金管局時不時都會請銀行看個人資料私隱專員公署的簡介和指引,希望我們在監管方面可以跟經濟一同增長。
陳:這裏的十大趨勢有很多都是跟科技有關,例如雲端、區塊鏈,科技可以帶來更好的運算方式、保障私隱等。但我最喜歡的一點是普及化。WeLab虛擬銀行提倡專業普及化,即是將所有以為很難的事物全面普及,這個普及化可以在不同的行業實行,例如醫療方面,令普通人都可以參與,這點總結了很多科技的用途。
周頌琪:創科不一定要用最新的科技
周:在金融科技的發展途中,不需要趨向跟着風向走。大家都說電子支付的時候,也可以用現金或其他工具。
在香港,很多時候我們都會用八達通。其實八達通都是電子貨幣,亦很方便。香港整個趨勢就是有多元選擇。
區塊鏈對整個金融科技的發展當然有它的好處,但是是否傳統金融系統就做不到呢?譬如金管局推行的開放銀行(open banking),推動資訊的共享。若將系統開放,可令科技公司參與傳統金融機構裏面做數位轉型(digital transformation)。在這個情況下,不一定用最新的科技才可以稱得上為創科,在原有的系統裏面加一些新元素,或者在程序上有輕微轉變,一樣可以創造更多新機遇。
阮國恒:針推動API對服務使用者
主持:先追問金管局Arthur(阮國恒),現在推動API,是否代表很多人將會被裁走,讓新一代加入呢?
阮:又不可以這樣說。有關對接安排,我們希望當資訊平台開放之時,可以準備讓銀行層面提供服務。因為銀行本身自己看自己的數據,而有很多數據是要聯合不同銀行才可以提供相關的服務,所以open API的目的其實是透過資訊的使用,較高層次地看數據,銀行得以提供創新的服務予最終的使用者。
其實最後都是針對服務使用者,用「貼地」的說法就是讓人知道可以從中得到着數。若然十年前,所有人都在用現金之時,內地推出電子錢包,若不是轉用電子平台可以取得着數,支付行為是不會改變的。
有關內地的情況,政府也有監管,也很支持科技發展,但事實上,科技發展超越了他們以往想像的程度,但當有着數可得的情況下便能成功推動科技發展。不論做什麼也好,以至監管方式,我們必須留意的是一定要提供好處予服務使用者。
黃繼兒:政府一定要盡量解釋設計保障條例
主持:Steven(黃繼兒),剛剛講的私隱問題,今年公司會無端端地流出數據,而以後大部分數據都儲存於電腦裏面,公關不就要經常出來解話?現時內地推動大灣區私人信用體系,信用體系的數據會被政府收集。如果金融界會無端端流出所有資料出來的話,我們以後不就是很不安全?
黃:其實不然,整個金融發展,尤其是金融科技發展,其實也不受什麼阻礙。公署知識進取點叫大家配合發展。
在設計保障條例的時候,是參考了一些歐洲模式。歐洲在這一方面說得很清楚,尤其是最近歐盟的條例都提到,他們都是以扶助經濟或商業發展為目的。
解釋很重要,因為我們的條例也是科技綜合性的,沒有為某一科技而特設條例規管。但因為沒有寫出來,所以很多時候帶來不少誤解。政府、尤其是公營機構,一定要盡量解釋。譬如智慧燈柱,有些最近被人鋸了,但解釋以後,發生這些事情的機會可能會少一點。很多時候都不是靠我一人解釋,所以我們希望收集多點提問或意見,以後可以解釋得更清楚。
多了數據確實令風險更大,我們希望一些科技,如open API,能夠取得資料持有人的同意(consent)。同意是基於解釋清楚才給予的,若沒有解釋清楚,客戶根本不知道內容,就等於沒有給予真正的同意,這是我們需要留意的地方。
周:很多時候很多人很怕自己的資料會被別人取得,或者覺得冒很大風險,但何處可以重新建立信心,就需要監管來推動創科行業的發展。監管者可做更多資料治理(data governance)去幫助我們整個行業的發展。
陳家強:金融科技萬變不離其宗
主持:我問陳教授,銀行快被虛擬銀行淘汰了,不斷公布裁員數字。陳教授將會做智慧財富管理,即是不需要員工,那未來該怎麼辦呢?
陳:裁員背後有很多原因,科技發展當然會令一些工序不再需要很多人操作。但每一間是否真的要去到裁員,這是有關每個機構、企業,怎樣管理人力資源,所以不能相提並論。
科技發展的趨勢也不是會瞬間令工種消失,需要很多磨合、學習。大家都知道沒有科技發展不是好事。我覺得金融科技萬變不離其宗,不是以科技為主,而是金融科技如何可以服務到每一個市民、每一個客戶。
當整個金融界很多程序都使用科技,可令不同背景的客戶受惠。虛擬銀行現時可能多注重個人客戶,但如果能夠提供金融、銀行服務予中小企業的話,可以提高社會效能。
周:究竟AI會否取代人類的地位?打個比喻,當停車場管理員向你招手,但我們其實未必知道這個動作想表達的意思。其實AI是否如此聰明,連我們不明白的動作都能夠弄清楚?其實不然,所以身處在這個有很多轉變的創科時代的年輕人,可以想一想在社會中得到什麼機遇。裁員當然會發生,就算經濟好的時候公司也會裁員,只是經濟差的時候就更能在新聞上見到。重點是如何增值自己,了解更多新世代的新技術,思考有什麼是機器人做不到而我們做到的,都會為我們帶來很多新機會。
阮:大家都知道裁員是一個現實的問題。香港銀行界相比外國已經不嚴重了,外國更常見得分行關閉,所以裁員亦較多。個人要裝備自己,我們不想未來很多工種都無人應徴,而人們以往懂得的技能又已被淘汰,如何可以令這個過渡順利交接,這是需要做好的工作。
陳家強、黃繼兒:金融科技和監管已經趨成一致
主持:今日我們的主題是金融科技的機遇,但我們不能只說好的一面。作為主持人,我向大家多說一些金融科技不好的地方。第一,其實2000年時候已經有網上銀行,不過十年後便關閉了,第二,雖然大家對金融眾籌很熟悉,但別以為現在沒有問題,其中最著名的Lending Club(P2P眾籌公司),上了市卻股價插水,從不回頭,繼續沉淪。
阮:十多年前,科技平台未能支援虛擬銀行的發展,但當時香港已有虛擬銀行的概念,可見很超前。我還見到很多報道指,香港科技發展大幅落後區內其他競爭對手。我不太明白為什麼香港人喜歡貶低自己的價值。
主持:如果當時P2P基建成熟,今日的機遇又如何呢?
陳:P2P的話,不是不可以做,但做的話一定要跟現行的規例。規例是用作保障投資者,不等於說現行的規例不能改變,但必須能夠給予保障。Lending Club股市大跌其實沒什麼問題,沒有人會虧本,只是證明它的商業模型可能不可行,反而內地的P2P,因為沒有監管,所以出現很大的問題。
幾年前,金融科技其實有很多議題,或者我們慣於神化科技,以為科技就不需靠監管或資訊便可以做金融,但我覺得這些例子證明了不太可行。我想讚讚香港:第一,我們有監管;第二,監管能夠帶來好結果,以至到今日,我覺得金融科技和監管已經趨成一致。假如沒有一致性,人們根本不能對此抱有信心。有金融科技而沒有監管、沒有私隱保障的透明度,沒有人會願意投資。所以我們已經過了第一浪,就是野蠻式金融科技發展,現在不單是香港,全世界都在談監管和金融科技的結合,香港在這方面擔當先行者的角色。
黃:縱然覺得香港監管制度做得很好,但我們不應妄自菲薄,很少人說到監管方面的私隱制度。領導人講到香港有很多特殊而不可取代的優勢,包括資訊自由流通。為什麼人們選擇香港為信息中心,或投資有關個人資料私隱的業務?就是監管制度在國際上建立了信心,吸引人們過來。所以在投資、設計一些項目的時候,須考慮私隱和個人訊息保障。不過,我上兩個星期參加過一個本地研討會,都將私隱保障放在差不多最後的項目,現在要推高它的排位,尤其是有關金融的。
周頌琪:跨境金融不會「搞死」香港呢
主持:跨境金融在高科技之下會否「搞死」香港呢?
周:其實我們是互利的,共同促進整個行業的發展。早年尚未注重區塊鏈的時候,很多時候都在講人工智能(AI)。現在其實我們見到,內地現在也會推出很多有關資料治理政策,見得監管開始形成:面臨愈多的數據風險的時候,如何在使用過程中保障用戶權益之餘,商界也不會加以阻撓,促進整個行業的發展。
我們都見到很多不同的國家,包括金管局,都有在做很多概念認證。在區塊鏈的項目裏面,想像監管層面或是整個情況該如何發展。吸收了過往經驗,香港的創科發展將會愈趨成熟,不需待有事時才做監管。不同的機構都會留意一個地方有否好的監管,因為它不能確定未來發展好壞,所以做好很多保障,再慢慢走,可能對整個行業的發展都會更加好。
阮國恒、陳家強:不覺得虛擬銀行會有一個爆炸性的發展
主持:在2019年來說,金管局頒發了八張虛擬銀行牌照,陳教授是獲頒者之一。銀行界都在去年發生了一件事情,將存款利率提升。在機遇的角度,銀行股不用買了,因為賺錢的存貸息差已經在「自殺」途中。所以,如果銀行都賺不了錢,世界將會如何呢?
阮:其實我們每年年尾的時候都會問銀行,看看全年及明年預測如何。他們說,今年盈利尚算可以,但明年就有點困難。這是他們每年的說法。過去每年都會公布,零售銀行的盈利增長基本上從未低過十個百分點。但是他們每年都是這樣說明,「很辛苦」、「很難」、「找不到錢」、「你們監管不要這麼嚴格」。
我們不要將事情過於「口號化」。事情的本質是,我們就算發出八張虛擬銀行的牌照出來,因為虛擬銀行本來的目標客戶都是零售或是中小企,而他們每一個機構本來都有資本規模的自然制約,若沒有花時間去建立資本規模的話,其實沒可能形成一個很大的衝擊。因為虛擬銀行出現,令傳統銀行受很大衝擊,這個說法我們都出來解釋很多次,從我們的計算看來,其實不太可能出現。
陳:我完全同意,尤其有牌的機構尚未擴大資本規模。虛擬銀行雖然稱為虛擬銀行,但其實是很實在的,所有規則都如同傳統銀行需要跟足。我同意香港的銀行市場是可獲利的,因為香港經濟各方面理財需求都很多,銀行的服務也很多,所以我不相信香港市場在這樣的競爭情況下會縮小。
我不覺得虛擬銀行會有一個爆炸性的發展,因為它們的目的是讓客戶享受好的服務,而這些是需要時間發展,提供客戶更多資訊、工具以掌握行業情況;同時,不是每一個人都會在虛擬銀行開戶口,以我自己做的調查,有很多人都有意開設戶口,但它絕對不會成為他們的唯一一個戶口。
主持:剛剛金管局和業界說了香港銀行很沒有問題,其實我覺得只對了一部分,因為現在香港不只是是有香港銀行,虛擬銀行很多都來至內地機構。內地機構有一個特點,就是先減價、虧本做生意。若然以後沒有市場的話,以後不論打工或做生意的都面臨困局。跨境業務是否將會如此呢?
周:其實在座都未必了解什麼是跨境業務。我們的WeChat Hong Kong錢包其實在大灣區有超過100萬商戶,可以用香港的錢包在內地商戶消費,這是我們其中一個引而為榮的跨境業務,因為真的為了民生着想。其實在中銀未開通內地戶口的時候,我們又開不到內地錢包,但我們上內地消費的時候,付現金的話又會遭內地的店員藐視,所以跨境業務令大家在內地消費非常便利。
阮國恒:銀行界未來會繼續蓬勃發展
主持:幾年前看到很多報告都說了,我們需要的是銀行業(Banking),我們不需要在座的銀行家了,未來到底會是怎樣的世界?
阮:我不相信我們不再需要銀行家,銀行家需要的技能可能跟以往會有不同,比如對於數據掌握,數據分析、客戶行為改變的預測方法等的掌握需要在未來幾年加強。
剛剛說了很多次,人才培訓是非常重要的一環。我覺得銀行界會繼續蓬勃發展,銀行業基本上有三個功能:儲存價值、轉移價值及增加價值,其中增加價值是透過為客戶或為社採取期限轉換(maturity transformation)。頭兩者都可能有其他的替代品,但第三種的期限轉換在全世界任何地方都受監管。開發新客戶後,收存款,然後做期限轉換可增加社會價值。這是需要受監管的行為,所以我不會擔心會否失去工作。不是每個銀行家都會做期限轉換,而期限轉換所需的技能可能會有轉變,我相信銀行家需要強化自己。
黃:現在有回事是可以轉變到跟個人資料數據有關,譬如有個人化的廣告,如何可以將手機或電腦裏面的數據實踐到個人化,接收量身而造的廣告,這是一個很流行的做法。
主持:因為時間關係,我唯有幫大家講一個字,就是社會正在「變」,無論你在街上見到年輕人所做的事情都是正在「變」,所以「變就是機遇」。在座嘉賓已經說了,不是做銀行都可以做銀行業的,希望帶出我們的主題──「金融科技商機」。
!doctyp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