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業率上升有限

本港近期經濟持續疲弱,失業率未能如實反映就業人數下跌的事實,相信未來仍有上升的壓力。相應地樓市亦僅會略微調整。

本港經濟近期表現疲弱,外有未見明朗的美中貿易談判,內則受社會事件拖累。香港整體經濟持續惡化,可追溯至2018年年初,增長率由逾4%高位下滑;反觀失業率走勢平穩,該數值長期處於2.8%水平,7月份微升至2.9%,8月和9月同樣是2.9%,這三個月的數值維持在同一水平。

然而,若要更準確判定事件對勞工市場的衝擊,我們需考慮整體就業人數。雖說9月份失業率未見攀升,就業人數卻減少逾8000人,假如這類人士重投勞動市場,就會變成失業。

人口逐漸老化 勞動力缺乏增長

失業率未能顯示此情況,或許是因為這些人是自然退休,也有可能某部分雖然被裁,但他們是近乎退休年齡,或是沒有急切經濟需要的家庭主婦,被裁後未必會立刻重新求職,甚至會退出市場,故此不會顯現於失業率的變動。

還有一種可能是部分被裁汰的僱員(例如示威區的餐飲業員工)迅速尋獲新職位:遠離那些區域的餐廳在周末依舊門庭若市,足以吸納這些人員,他們也可能獲其他行業聘請。因此,短期內就業人數下降,但失業情況未完全反映於失業率。然而,失業率是滯後數字,10月份升至3.1%,筆者相信往後仍有上升壓力,但漲幅應相當有限。本地人口漸趨老年化,勞動人口增長乏力,退休人士數目遞增,故此現下情況有別於沙士時期,失業率應不會飆升,僅會漲至3.5%至4%左右。

倘若失業率沒有劇增,則樓價的跌幅同樣有限。過往樓價大挫三成或更多時,失業率都已經升至接近峰值(比如7%,甚至8%);以此推論,假如失業率升勢止於約3.5%水平,則大部份業主依舊在職,並沒有將名下物業賤售的急切性。

筆者認為本港地產市場狀況並不取決於本地經濟,更受多項因素影響,包括深圳的發展,以及內地外匯儲備額。雖然香港經濟現負增長,但失業率仍保持低位,樓市僅會略微調整,而樓價應不至於暴跌。

原刊於《頭條日報》,本社獲作者授權轉載。

莊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