猛龍歸家——龍在香江

李小龍30歲返港,是時勢造英雄,亦是英雄又再造新時勢……李小龍第四次返港找工作時(1970初夏),武打片才變成主流,然而當時的刀劍片,亦已是強弩之末,但巧妙地,他強項的拳腳片,偏偏在此時開始漸成氣候。
李小龍30歲返港,是時勢造英雄,亦是英雄又再造新時勢。香港電影早在1910年代已開業,但武打/刀劍/拳腳片一直都不是主流,在李小龍當童星的年代不是,在他遷美後第一次返港時仍不是,該時期(1963夏)的武打片只屬支流。到了李小龍第四次返港找工作時(1970初夏),武打片才變成主流,然而當時的刀劍片,亦已是強弩之末,但巧妙地,他強項的拳腳片,偏偏在此時開始漸成氣候。
 
戰後香港武打片轉弱為強,主要是受到日本武士道電影的啟迪。俠文化是華文化基因的一部份,在春秋戰國時已盛行,延續了兩千多年後的今日亦然。華文化東傳日本,武士道便是俠文化的一個變奏。當年的港台武打片,亦有武士道電影「人無我有」的特色,只要拍得好,東南亞本身已是一個大市場,要進軍國際,武打片更是一條極佳的鑰匙。當年港英殖民地政府,對文化/文娛的管制,遠較其他亞洲地區寬鬆,故此「陽剛與茄汁」的武打片種,在香港便有一個較自由的發展空間。
 
1960年代中期,邵氏毅然大舉闖進新派武打片的世界,剛巧亦有如李翰祥、胡金銓、張徹之類的大師出現,虛心且仔細地向荷李活和日本學習,將港產片的水平推高。由戲曲打北派/雜耍式的《如來神掌》,跳躍到有真功夫元素的《虎俠殲仇》,彩色闊銀幕、配樂、劇本、武術指導、蒙太奇等各個電影元素,來一個脫胎換骨式的銳變。
 
嘉禾電影雜誌封面。(作者提供)
嘉禾電影雜誌封面。(作者提供)
 

李小龍回歸 讓港人一吐烏氣

 
張徹曾引影評人石琪的名言:「把動作片從世界最壞拍到世界最好。」果然,在這個國語刀劍片首個黃金時期,經典名作迭出,如《大醉俠》、《龍門客棧》、《雲海玉弓緣》等等,而《獨臂刀》更在1967年成為首部百萬票房的華語片。而在《唐山大兄》之前,便已有新派拳腳片如《龍虎鬥》、《報仇》、《無名英雄》、《拳擊》等,當然,還有關德興、石堅較傳統的《黃飛鴻》長壽系列。因此,當年的香港觀眾,遠在李小龍之前已熟悉此類動作電影,亦已有一個相當高的品味,對打鬥場面的真實感和演員本身是否有真功夫,要求便愈來愈高。
 
1960年代空手道傳入香港,加上之前的柔道入奧和占士邦電影的良性宣傳,日式武術對香港當年跌打武館多過米舖的生態環境,確有很大的衝擊。李小龍的出現,剛好讓港人(可能台灣和南洋華人也是)吐一把氣,把華人「東亞病夫」的殘餘影子一掃而光。
 
電視當年在美國已非常普及,而李小龍便是吃電視奶長大的,在西雅圖讀大學時已開始,然後是成名作《青蜂俠》和往後多年在各劇集、包括《盲人追兇》中的演出。他回港時,已絕對懂得利用電視「入尋常百姓家」的力量,而他的上電視率,是遠遠高過當年的邵氏或嘉禾紅星,就算不看武打片的民眾,在《唐山大兄》未公映前,都可從每晚食完飯後、例牌要睇的《歡樂今宵》中見過他。
 

1971年10月16日(30歲)

 
李小龍舉家遷返香港,準備履行尚餘一部影片的合約,遷入嘉禾為他們安排的高尚公寓,在何文田窩打老道山(文運道二號大厦內某單位)的一個套間。六歲的兒子入讀曾「踢」李小龍出校的喇沙小學(他1956年離校時應是喇沙中學部),而兩歲的女兒便在附近的幼兒班上學。
 
據蓮達稱,胡奀不久便搬進與他們一起住,並一直做他們在香港的管家。一年後胡結婚,他一家人仍住在李家,而他們只懂廣府話,蓮達便要「被迫」學講。胡奀是李海泉家僕的兒子,比李小龍年幼一歲,自小便是李的兒伴。李小龍在香港生活這兩年的住址和電話,都是用他名登記的(為免白撞)。其後,胡奀曾在《猛龍過江》中演出,扮演餐館待應閒角。

 

馮應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