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耳曼藝術的西斯汀教堂 德國人的民族魂

本文介紹的伊森海姆祭壇畫,被譽為日耳曼藝術的西斯汀教堂,代表德國人的民族魂,在德國藝壇有獨特崇高的位置。

本文介紹的伊森海姆祭壇畫(圖1,Isenheim Altarpiece),來自德法邊境的阿爾薩斯地區(Alsace)伊森海姆鎮(Isenheim),畫家格呂內華德(Matthias Grunewald)是日耳曼(German)最傑出的畫家之一。此畫被譽為日耳曼藝術的西斯汀教堂,代表德國人的民族魂,在德國藝壇有獨特崇高的位置。

法屬美麗河鎮 德派特色畫作

猶記得2017年夏天坐游船沿萊恩河南下,來到斯特拉斯堡(Strasbourg),一個美麗的城市,轉本地運河船來到今天法屬科爾馬(註1 Colmar),每一家沿河小屋都裝飾了色彩斑斕的鮮花,步步是景,大家興奮的不停拍照。最後2小時可選購物或參觀博物館。全船百多名乘客只有包括我倆5人舉手看博物館。當時想這麼小的一個鎮,能有什麼精品,不過有博物館不看會不舒服,還是選了博物館。途上本地導遊不斷「吹噓」她們這館的鎮館之寶,羅浮宮是多麼的想拿到手,這名畫可是科爾馬的名片,是罕有的世界級藝術品等等。我心裏還嘀咕着什麼名畫這麼了不起。來到這祭壇畫面前,一看到中間十字架上的耶穌(圖2),我就呆了。

這幅祭壇畫,本供於科爾馬以南15英里孚日山脈(Vosges Mountains)一處名叫伊森海姆(Isenheim)的小鎮,鎮上一家聖安當修道院(註2)附屬醫院教堂裏,畫因地而得名。1794年法國大革命後被收為國有,並送到科爾馬市保存,後安排於當地恩特林頓美術館(註4  Musee d’Unterlinden)展出。

(圖2)伊森海姆祭壇畫(第一層)中心畫,耶穌細部。
(圖2)伊森海姆祭壇畫(第一層)中心畫,耶穌細部。

「聖安東尼之火」死得痛苦 死狀恐怖

此畫是聖安當修道院特為安撫當時患了一種名叫「聖安當之火」(St Anthony’s Fire,學名 Ergotism)的病者而訂製的,耶穌身體的恐怖情狀就是故意畫的跟患者呈現的病徵相似,讓患者有認同感,更容易代入。「聖安當之火」這病只在阿爾卑斯以北地區傳播,百多二百年後直到17世紀末歐洲人才真正了解此病的發病原因。正常人吃下因儲存環境不潔而感染了麥角菌的黑麥做成的麵包即罹患此病,由麥角類生物鹼(ergot alkaloid)引發中毒反應,破壞患者神經,引起幻覺,全身痙攣;毒素同時阻止血液往手足流通,引起感染,四肢紅腫,出現火燒般的痛楚,接着這些部位的肌肉會壞死,潰爛剝落,患者最終因此而死,是一種非常痛苦病情恐怖的病。

時人民智未開,大多堅信惡魔的存在,認為此病是上主對患者的懲罰,嚴重歧視患者,個別地區甚至對患者施行火刑,最少趕出家門,患者只得背井離鄉,在身心俱疲下四處流浪等死。

曾有可能中毒不深的病人向聖安當聖物誠心禱告後不治而癒,其他患者於是紛紛前往與聖安當有關的各處遺跡與教堂朝拜,期望得救,此病也因此而得名「聖安當之火」。依森海姆的聖安當修道院,同時設有專門治療中心,為患者煎煮草藥,甚至為重症病人截肢,即使到了藥石無靈的晚期,修士也可以送上最後的信仰安慰,所以成為一眾患者的最佳庇護所。

救主與你同苦 與你同在

想像你身受嚴重病痛,長途跋涉,攀山涉水的走到依森海姆,沿途受盡白眼與他人的驅趕,時常需要逃跑,肚子經常是空的,水也可能沒得喝。晚上可能需要在野外露宿,面對野獸與強盜的襲擊,擔驚受怕,風雨交加時還要趕路,而病情每況愈下,身邊的病患同伴一個一個死去,你強忍着劇痛堅持着往前走,甚至往前爬──因為你的腳已經開始腐爛。終於,你來到了依森海姆聖安當修道院,修士把你帶到教堂,你一抬頭,看到十字架上的耶穌──祂恐怖變形發綠的身體佈滿荊棘與傷痕,因痛苦扭曲的臉容,發白的嘴唇,骨瘦如柴的手指,在極度煎熬中掙扎得一只只好像雞爪似的豎起來,這不是死去的患者同伴的樣子嗎?還是自己現在的樣子?原來我主耶穌也曾受過如斯苦難,為世人犧牲自己啊!你在耶穌的十字架下激動的渾身顫抖,泣不成聲……

立體聖經 多層折疊  驚喜迭出

這祭壇畫構造非常特別,是當時德國流行的多層折疊式,像一本立體聖經故事,故也有稱之為「窮苦人的聖經」之說。畫分三層,在不同宗教節日對應不同宗教活動展示不同畫面。平常日子大家只看到第一層(圖1)。中心凸字形的畫是「耶穌受刑圖」,左側是聖西巴斯善(Saint Sebastian),右側是聖安當 (Saint Anthony)。第一層有三幅畫,説的都是肉體的痛苦與受難。以前所有描繪耶穌受難的畫面,其實都是「美化」了的,人體修長,肌肉白皙,皮膚光滑,沒有什麼血淋淋的畫面,大多只輕描淡寫的畫幾道血痕,點出耶穌胸前被刺與手腳被釘的傷口,有一些甚至把耶穌畫的非常安詳,好像在十字架上睡着了而爾。但這裏的耶穌是多麼的寫實,看得出他的肉體折磨是多麼的深。

(圖3)伊森海姆祭壇畫(第二層),1512-16 , 馬蒂亞斯‧格呂奈華爾德,油彩版畫。
(圖3)伊森海姆祭壇畫(第二層),1512-16 , 馬蒂亞斯‧格呂奈華爾德,油彩版畫。

沿第一層中心畫位於耶穌十字架畫面左面的中軸線打開,可以看到第二層(圖3)。以前只在紀念聖母瑪利亞的節日與歡慶的宗教日子才可看到。中間在相對於第一層中心畫的同一位置畫了「聖母子與天使」(Madonna and Child with Angels)的場面,第一層凸字形中心畫打開後翻到兩旁,可看到背面也畫了畫,左側描繪「聖母領報」(Annunciation),右側是「耶穌復活」圖。由左到右顯示耶穌的一生。

第一層展示身而為人在世的苦難,第二層提醒大家所有苦難都有救贖的一天,給觀者希望。

第一層畫面悲苦壓抑,把觀者心情一下子推到深淵。第二層歡欣鼓舞,把掉下去的心情從新往上提升。

再從第二層中軸線打開,可看到第三層(圖4)。中央為木刻聖安當與使徒群像,由雕刻師 Nicolas de Haguenau所制,中間是聖安當,左右兩旁是聖耶羅(St. Jerome)與聖奧斯定(St. Augustine),三位都是聖安當修會的重要聖人。雕像端正整齊,可以說沒有什麼想像力,與兩旁的畫面大異其趣。左側畫面描繪「論道」(聖安當探訪聖保祿),右側畫面描繪「誘惑」(聖安當的誘惑),畫家在最後這幅畫把他的想像力發揮的淋漓盡致,可說是有史以來直到16世紀初最奇幻的影像之一。

(圖4)伊森海姆多面折疊祭壇畫(第三層), 1512-16。基座打開看到裏面整齊的雕塑。
(圖4)伊森海姆多面折疊祭壇畫(第三層), 1512-16。基座打開看到裏面整齊的雕塑。

祭壇基座也有一幅畫,描繪了「聖殤」(圖1 畫面底部),耶穌的身體從十字架上卸下搬到墳墓前準備下殮。畫面右面使徒若翰(St John the Apostle)彎着腰努力的托起耶穌的身體。中間披着白頭巾的是聖母瑪利亞,站在她後面的是抹大拉的瑪利亞。基座畫面其實是一道門,可以向兩旁打開,裏面是一組雕像(圖4 底部),同為Nicolas de Haguenau所制,耶穌與12門徒,左右各6個,整齊規整。跟上面的畫風可以說是完全不同。

如果大家仔細留意,會發現打開基座的門時(圖1),會把耶穌的小腿與大腿「切開」,就好像「聖安當之火」的患者腳部潰爛需要截斷小腿一樣。同樣的,沿第一層畫面中軸線打開(圖1)以觀看第二層時,十字架上的耶穌右手會與身體「分家」,好像患者手部潰爛需要截斷手臂一樣。

三層祭壇畫加基座共九幅畫。畫家格呂內華德畫風華麗,用色大膽,構思新奇。有最深沉無聲的呼喊,也有曼妙的管弦之音;有荒野靜思的獨居隱者,也有群慶歡欣的天使;有瑰麗耀眼的詭異幻象,也有險被惡魔吞噬的驚怖片段。一幅幅好像夢境一樣,撲向觀者,讓你避無可避,像一個個的烙印,讓你不能忘記。惡夢般的畫面,對16世紀初期當時當地的觀者,就好像他們每天親歷的痛苦情境,透過後面一層一層奇幻歡欣的畫面,他們痛苦的情感得到認同,解脫,昇華。畫面給他們帶來紓緩,帶來希望。

這一組巨製,英國《衛報》著名藝評家鍾斯(Jonathan Jones, The Guardian, UK)譽為「日耳曼藝術的西斯汀教堂」(German art’s Sistine Chapel),對其推崇備至。事實上,米高安哲羅剛在梵蒂岡畫完西斯汀教堂天花畫(1508-1512),格呂內華德就開始在伊森海姆畫這一組祭壇畫(1512-1516)。後者雖從未到訪西斯汀教堂,兩位巨匠是同期人。伊森海姆祭壇畫表達的世界觀與情感,在19世紀後期被部分德國文人尊為代表德國民族精神,在德國政治與文化上有其獨特地位。下星期與大家逐層細看。

註1:Colmar,科爾馬地處德法兩個邊境,是兩國爭戰之地,本為德屬,1673年為法王路易十四佔領,1871年回歸普魯士懷抱,被編進阿爾薩斯──洛林 (Alsace-Lorraine)省。一戰後賠償給法國,1940年被納粹佔領,1945年又復歸法國,自此一直保持法屬。因這歷史背景,科爾馬保留大量德法文化藝術特色,依森海姆祭壇畫就是日耳曼哥德式畫風。

註2:聖安當修道院是專為照顧病人與為朝聖者提供住宿而設的修道院。依森海姆位於聖雅各朝聖之路(Camino de Santiago,英譯The Way of St James)法國線上。聖雅各朝聖之路是自九世紀以來一條著名的天主教朝聖之路,可從歐洲不同地點出發,終點站為西班牙聖地牙哥市(Santiago de Compostela)大教堂,內藏據稱是聖雅各的遺骸。此朝聖之路至今仍非常受歡迎,其中法國線與北西班牙線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為世界遺產。以前只可徒步完成,現在也接受騎自行車走畢全程,沿途蓋印章,證明走過的路線,到達終點憑印章可取得證書。筆者本人2019年5月也曾乘搭旅遊車途經多個路段。

註3:Musee d’Unterlinden意為椴樹下博物館,椴樹(linden)是歐洲重要常見行道樹和庭園樹。博物館前身為道明會女子修道院,建於1232年。

伊森海姆祭壇畫四之一

鮑慧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