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人加油、香港人反抗、香港人報仇。三句口號反映抗爭運動中香港人心情的演化,亦反映運動遇上愈來愈大的困難。困難中我們更要清醒,維持運動沿正確的方向前進。若能如此,無論路有多長,時間多久,榮光始終歸香港。
加油是積極、正面和勵志。反抗沒有那麼正面,但仍然有積極元素,可以理解為以不屈不撓的精神捍衞高尚的價值。報仇呢?是出於憤怒,是要傷害他人(雖然假設有合理原因),是被動多於主動(情緒為他人帶動),是消極多於積極 (行為性質是破壞多於建設)。
所以香港人報仇這個口號為抗爭運動響起警號。面對卑鄙政權的種種惡行,憤怒是正常。但我們不能讓憤怒壓抑了理智,更不能讓憤怒遮掩了良知。
憤怒是雙刄利器。從正面看,正所謂化悲憤為力量,憤怒可以轉化成為為信念奮鬥的力量。但憤怒亦可以釋放大量負能量。既然對方不仁,我們何妨不義,這樣我們就會走上不義的歪路。
以武力保護自己,沒有錯。但主動以武力傷人,是為了什麼目的呢?例如,「私了」源起是因為警察不執法而要以武力保護抗爭者,但有些人會用報仇心態傷害涉事人士,令他們付出的代價變為施行不成比例的懲罰。後來進一步發展至因為口角、拍照也會遭受「私了」,武力的程度與動武的理據並不相稱,違背公義的原則。可怕的是,一旦走上了歪路,就有機會愈走愈遠。最近有人因為被認為侵犯抗爭者而被潑易燃液再引火焚燒,情況危殆。這種「私了」更是超越了很多人的道德底線。
又例如破壞死物。破壞有象徵性意義的死物是常用抗爭手段,可以通過聚焦公眾注意力而帶出對深層次問題的關注。所以從策略角度考慮,破壞死物不必太多太濫,多數是針對有公權力象徵的死物,並且控制其效果以減少一般群眾因此陪上的附帶代價(collateral damage)。但死物亦很容易成為情緒發洩的對象。抗爭運動近月來持續出現的「裝修」行為,大多數都是過了頭。如果政見不同者的設施就要被裝修,而不同政見各方面都這樣做,香港不會再有完土。
我們現在是搞武裝革命嗎?
有人會認為上述是犬儒之見。現在是革命、是戰爭,還講這麼多公義良知,管用嗎?儍的嗎?但細心想一想,我們現在是搞武裝革命嗎?香港從來沒有人提出這個主張,也沒有這個條件。不是搞武裝革命但又以這個心態行事,除了是否符合公義之外,亦是非常不智,祗會導致很多不必要的犧牲。
也有人會説,難道任由政權欺凌什麼都不做?反對某些行為的人要提出更有效的建議。
想做一點事、出一分力,所有抗爭運動參與者都是這麼想。但他們有不同的想法很正常,不贊成某些行為當然不等如什麼都不做。而未想到有效的方法,並不等如什麼方法都應該試,因為錯的方法可以對運動帶來傷害。至於什麼方法有效?什麼方法沒有效?有時亦不能在短時間內確定。正因如此,在取捨抗爭策略前,首先要問的不是是否有效,而是是否符合良知公義?是否有利於實踐我們想捍衞或者追求的價值觀?
亦有人認為,警察做了什麼錯事,政府和警隊高層都會維護。所以抗爭運動參與者亦應該不分對錯互相維護。可是,政府和警隊沒有是非之心,不正是公憤的原因?我們不正正是鄙視他們這種行為嗎?
當前的抗爭運動可歌可泣,最令人印象深刻的是香港人團結、堅定地支持抗爭運動。其中一個主要原因是很多香港人被這場運動所感動。感動他們的是抗爭者面對強力鎮壓的勇敢,是抗爭運動支持者守望相助、無私付出的良知,而不是傷人、私了、裝修、可能危及公眾的縱火等等。我相信,只要抗爭運動能夠維持勇氣與良知同行,香港人會堅定不移支持運動,直至榮光歸香港。
原刊於眾新聞,本社獲作者授權轉載。
!doctype>作者簡介
資深的公共事務顧問、政策分析員和傳訊專才。
從事時事評論近40年,工作經驗包括新聞工作、經濟研究和工業管理。
在倫敦經濟及政治學院取得博士學位及在香港大學取得社會科學學士學位。他曾出版多本關於香港和中國政治的著作。
於2005年獲委任為太平紳士,於2004年獲頒香港公開大學榮譽院士及於1990年當選香港十大傑出青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