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人的身體若是有「恙」,當然起碼會耿耿於懷,要想辦法將其消除。輕微者, 如患上傷風咳嗽、頭痛皮膚病,此人最低限度會因不適而感到困擾,非去之而後快。如果是重病,想到自己有可能性命不保,更會是惶惶不可終日,只要有能力,必到處尋醫治療。
但醫生亦非萬能。如果他認為病已入膏肓,只能率直對病人說。在病人而言,那像是判了死刑,走投無路。
到這地步,為了延續壽命,大多數人會是豁出去,只要能做得到,什麼都不介意做。有財力的,不惜花錢買命。我認識的一位中藥巨賈告訴我,他藏有不少真正罕有的貴重藥材。城中不少富豪都曾經是他的顧客。他們雖然早已極力小心保重身體,但總不敵自然的力量,終有一天會頹下來。屆時毫不吝惜,無論價錢多貴,只要是真材實料,數以百萬元計的人參當飯吃,一擲千金面不改色。在有錢人的圈子中,他早已廣有口碑,不怕沒有生意,只怕搜羅不到好貨色存倉供應。
另一方面,少有財力的,也往往被迫掏腰包;藥廠看準了病人這弱點,一些標榜可以救命的藥,奇貨可居,售價是as high as the patient can bear:只要知道有病人能出得起,「有咁貴,得咁貴」。
富人比窮人更長壽
有錢的人自有更充足的資源,要吃昂貴的藥,難不到他們。其實,在此之前,什麼鹿茸、燕窩、冬蟲夏草等,對不少富豪而言,已是日常食品。這樣說來,豈不是富人比窮人更長壽?那敢情是。不少統計都得出這般結果。
但那只是統計數字。在任何一個人本身來說,統計數字是毫無意義的。哪怕在同樣數目富人與窮人的對比中,絕大多數前者比較後者活得更久,也並不表示錢是唯一或主要的準繩。
一般人若想做到起碼的適當飲食和補健,代價並不高。該怎麼樣做?很多人亦知道。但是,最終、最基本的「長壽」原理,原來竟是像機器一樣,在於要令身體能「耐用」,那卻不是很多人所注意到的。
原刊於《信報》,本社獲作者授權轉載。
!doctyp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