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資被嚇跑的問題

很多人問我:「外資會被嚇跑嗎?」我的「外資」定義是包括所有不是香港的資金,所以也包括來自中國大陸的。

無論這次運動以用何種方法結束,香港都會變得不一樣!很多人問我:「外資會被嚇跑嗎?」我的「外資」定義是包括所有不是香港的資金,所以也包括來自中國大陸的。

先說非陸資的外資,他們可以分為三類:第一類是在香港開設公司是為了做大陸生意;第二類是以香港作為為亞太區業務樞紐;第三類是單純是做香港人生意,佔比較小,因為香港論人口是一很小的市場。

第一類外資,他們做大陸生意,在一定程度上亦接受共產黨統治的不完美性,如果不選擇香港,可能只會選擇北京、上海或深圳。但香港變了不一樣後,會比「京、滬、深」差嗎?昨天他們選擇香港,我覺得明天他們仍會選擇香港。

事件平息後 去政治化很重要

至於第二類外資,他們享受香港的法治、地理優勢、資金進出自由和大量包括法律、會計和金融界專業人士。這些公司會擔心自由法治會否褪色的。在事件平息後,政府為這城市去政治化很重要,重中之重是不再要求商家政治表態,讓他們保持了不出聲的自由。舉例說:我是一跨國會計師行,全球各地都有員工,如果我為了在中國做生意,出來做「護旗手」,我其他地方的員工肯定會有意見,結果是兩面不是人。

談到陸資,北京加強對香港經濟的控制,是任何明眼人都看得到的國策。北京絕對願意用金錢來換維穩,陸資如果令每一家香港公司都變成國泰航空(00293),員工頭上一把刀,自然不再那麼踴躍發聲,所以紅色資本大量湧入香港是指日可待的事。因此,我對香港股市的後市並不悲觀。

紅色資本湧港指日可待 後市不悲觀

一如我之前所說,他們不介意令香港變得富有,只要政治上卻不重要。至於你是否喜歡在這樣的城市生活?投票權在你的腳(移民)和手(投票)。

曾經有一家龍頭國企食品公司找我們公司洽購香港的相關企業,我們鎖定了一目標,公司有3000多名員工,我原本擔心買方因為收購後要執行瘦身而卻步,後來和國企的領導溝通,他們說:「現在的政治任務是收購目標員工愈多愈好。」

這事情發生在去年年底,那時「反修例」仍未發生呢。

原刊於《明報》,本社獲作者授權轉載。

張宗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