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JI(大疆),從無到有,名聲大噪。自從「無人機」一詞進入腦海意識開始,首先想到的就是「DJI」這個品牌。2015年2月,美國權威商業雜誌《快公司》(Fast Company)評選出2015年十大消費類電子產品創新型公司,大疆創新科技有限公司是唯一一家中國企業,緊隨Google、Tesla之後位列第三。
深圳市大疆創新科技有限公司(DJ-Innovations,簡稱DJI),2006年由汪滔等人創立,是全球領先的無人飛行器控制系統及無人機解決方案的研發和生產商,客戶遍佈全球100多個國家。通過持續的創新,大疆致力於為無人機工業、行業用戶以及專業航拍應用提供性能最強、體驗最佳的革命性智慧飛控產品和解決方案。
作為全球較為頂尖的無人機飛行平台和影像系統自主研發和製造商,DJI始終以領先的技術和尖端的產品為發展核心。從最早的商用飛行控制系統起步,逐步地研發推出了ACE系列直升機飛控系統、多旋翼飛控系統、筋斗雲系列專業級飛行平台S1000、S900、多旋翼一體機Phantom、Ronin三軸手持雲台系統等產品。不僅填補了國內外多項技術空白,並成為全球同行業中領軍企業,DJI以「飛行影像系統「為核心發展方向,通過多層次的空中照相機方案,帶給人類全新的飛行感官體驗,使得飛行在普羅大眾中隨心所欲。
在科大宿舍製造出原型
《福布斯》曾經發佈一次2016全球最具影響力30大人物,中國上榜了4位,其中3位人盡皆知:郭台銘、王健林、馬雲,剩下的這位就是低調到鮮為人知的汪滔,他位列28名,當時超過排名30的另一位年輕富豪——Facebook創辦人Mark Zuckerberg。
1980年,汪滔出生於浙江杭州。小學時,他讀了一本《紅色直升機探險故事》的漫畫後,便癡迷於天空。父母忙於工作,無暇管教,他把大部分時間都花在與航模有關的讀物上面,學習成績中等。1996年,16歲。成績一向不好的他考了一次高分,父母獎勵了他一架夢寐以求的遙控直升機,幾個月後他就搞壞了。2003年,23歲,大三。不甘平庸的汪滔從華東師範大學退學,向世界一流大學遞交了申請,他的目標是史丹福大學和麻省理工學院,但都被拒絕。最終香港科技大學電子及電腦工程學系發來了錄取通知書。2005年,25歲,從毫無人生目標,到開始研究遙控直升機的飛行控制系統。在香港讀大學中的前三年,他一直沒有找到人生目標。在準備畢業課題時,他說服老師同意他自己選擇畢業課題的方向——研究遙控直升機的飛行控制系統。2006年,26歲,為了做研究,汪滔可謂付出了一切。他不惜蹺課,熬夜到淩晨5點。最終,他在宿舍製造出飛行控制器的原型,正在香港科技大學繼續攻讀碩士學位的汪滔和兩位同學創辦了深圳市大疆創新科技有限公司,正式開啟改變世界的創業之路。
立志做出全球最佳產品
汪滔在創業之初,確定了無人機的目標和定位,並影響了周圍的合作者。雖然當初每月只賣出幾十個產品,但他也要做全世界最好的產品。
他說:「我們不會設想去做世界二、三流產品,靠便宜取勝——便宜,是自己沒本事,拿不出好貨來。我們已經不太習慣再去做一個達不到全世界最高要求的產品了,所有人都不習慣了。」
正是由於汪滔最開始「只做世界一流產品」的極客精神,DJI從2006年居民樓裏的三個人,發展成為現在坐擁4,000人的行業老大,他用七年時間做成了全球第一。
2006年年底,公司出現危機。汪滔家族的世交陸迪慷慨解囊,投了九萬美元,幫助DJI度過難關(據說這是大疆歷史上唯一一次需要外部資金的時刻)。後來,陸迪來到DJI負責財務工作,今天已經成為DJI最大股東之一。據《福布斯》計算,他持有的16%股份不久將價值16億美元。
2008年,DJI研發的第一款較為成熟的直升機飛行控制系統XP3.1上市。
2010年,汪滔的中學同學謝嘉加入DJI,對DJI的發展起了重要作用。謝負責市場行銷工作,同時也是汪滔的重要助手。謝曾賣了房子投資DJI,今天他持有的14%股份預計價值14億美元。
「未來無所不能」
2011年,奎恩,美國人,當時經營一家從事航拍業務的創業公司,後來幫助DJI在德克薩斯州成立了DJI北美分公司,旨在將無人機引入大眾市場。當時,他為該公司提出了新的口號:The Future of Possible(未來無所不能)。
2012年年底,大DJI已經擁有了一款完整無人機所需要的所有元素:軟體、螺旋槳、支架、平衡環以及遙控器。
2013年1月,「大疆精靈」發佈。這是第一款隨時可以起飛的預裝四旋翼飛行器:它在開箱一小時內就能飛行,而且第一次墜落不會造成解體。得益於簡潔和易用的特性,「大疆精靈」撬動了非專業無人機市場。
2014年,DJI售出了大約40萬架無人機。
2015年,DJI的淨利潤由2012年的800萬美元增長至2.5億美元。如今,大疆在全球消費級無人機市場的份額達到70%。
外界很多人一直好奇,汪滔及他執掌的這家科技新貴,是如何脫穎而出,成為業界追捧的明星創業公司。在汪滔眼中,每個人理應去試著把喜歡做的事情做成,同時讓世界因此變得更美好。他喜歡談「夢想」、談「堅持」、談「純粹」,以至於被貼上了「理想主義者」的標籤。只是「理想主義」四個字,並沒有從他口中吐出,取而代之的是「品位」——似乎這才是通向汪滔「自有王國」的鑰匙。汪滔強調,DJI是一個有品位的公司,而品位,最終會是DJI的核心競爭力。
「我們不是為了有品位而有品位,只是我們非常崇尚一個比較酷、比較美好的東西;在追求美的過程中會轉化成一種戰鬥力,這種戰鬥力最終會做出好產品」,汪滔如此解釋。而品位對於DJI的影響,正如汪滔所言,「商業上決策也好,產品上設計也好,技術上取捨也好,最終都會落在品位上。」品位可能是DJI的文化和價值觀,DJI希望用產品將DJI的文化和價值觀散播出去。就目前來看,DJI也許真的做到了,哪怕是被稱為一直在輸出文化的蘋果,也有很多員工是DJI的粉絲。汪滔為自己的品位能被輸出而高興。
改善世界對中國公司的印象
汪滔想借DJI改善世界對中國公司的印象,或者說,試著輸出中國人的品位。汪滔一直貫徹著「品位」,這可看作是汪滔對事業的堅持,也可看作是一個理想主義者對喜好的東西設下的標準和底線。無人機是他從小到大的一個夢想,這是對一個技術、一個特定東西的夢想。這樣的一個夢想,需要用「品位」來呵護。
在融資問題上,汪滔依舊用「品位」來解釋:「大疆不缺錢,也不會為了錢而忽悠,如果明擺著是個坑,這時讓投資者進來,讓他們沒有得到期盼的收益,最後這個單還是得我們去買。所以DJI不會過多承諾什麼,DJI沒有這樣的品位。」如此實實在在的DJI,據傳獲得100億美元的估值。他覺得估值並不能完全體現一個公司的價值,但這個價格,算是實在。「DJI值這麼多錢,」他強調。
香港讓DJI創辦人兼行政總裁汪滔實現飛行夢想。
汪滔在香港科技大學電子及計算機工程學系畢業後,便創立大疆。求學期間,汪滔醉心研製機械人,獲科大李澤湘教授指導,借助大學的科研力量,終於成立初創科技公司,一展抱負。
時至今日,DJI已成為全球最大的消費者無人機製造商。DJI研發的航拍機,現已發展成為市值達百億美元的無人機業務,廣泛應用於電影、廣告、建築、消防、農業及其他行業。
為了配合國際業務的急速增長,大疆於2015年在香港科技園成立研發團隊,並已於2016年9月底在香港銅鑼灣開設全球第三家旗艦店。
汪滔說:「如果我沒去香港,就不會有今天的成就。」
汪滔談到他的成功之道時說:「日本的工匠在不斷追求完美。中國人有資金,但是產品卻很糟糕,服務亦是如此。如果要造出好產品,你必須付出更大的代價。我很欣賞Steve Jobs的一些想法,但世上沒有一個人是讓我真正佩服的。你所要做的就是比別人更聰明——這就需要你與大眾保持距離。如果你能創造出這種距離,意味著你就成功了。」
!doctyp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