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星期我在友報的專欄提到,雖然傳統四大地產商──長江實業集團(01113)、新鴻基地產(00016)、恒基地產(00012)和新世界發展(00017)在一手市場的市佔率高達一半,但由於住宅樓宇本身是耐用品,一手和二手樓是替代品的關係,所以我們如果將一手和二手樓的成交都包括在樓市的定義內,四大地產商所推的一手樓只佔整體樓市不到10%。不足10%是多還是少,我們可以討論,說它們是地產業的「霸權」是有點牽強了。
文章發表後,有朋友私下跟我提出質疑:「1)一手和二手樓的替代性有多強?對於首次購屋者而言,如果沒有一手樓提供的額外財務安排,未必能夠上車,或在二手市場的選擇大幅減少;2)社會上(外母)對一手樓的期望。」
辣招間接令一手和二手樓的替代性減弱
我是一個幸運的人,外母從沒有對一手樓有任何期望。對我(或我外母)來說,一手樓又好,二手樓又好,樓都是住人的,不能替代的從來只是老婆大人。不過,政府政策又的確會影響到兩者之間的替代性的強弱。曾幾何時,買二手樓最低只需要付5%的首期(首次置業),現在最多只能借九成,同時入息審查愈趨嚴謹,印花稅又加完再加。對不少年輕人來說,近年買二手樓的入場成本不是去少幾次日本旅行就可以負擔得起;相反,地產商近年自己做財仔為買家提供額外財務安排,雖然利息較傳統按揭高,與地產商「對賭」的風險亦高,但對不少沒有父蔭沒有家底的年輕人來說,這些安排的確降低了買一手樓的入場成本。換句話說,政府樓市辣招間接令一手和二手樓的替代性減弱。
從數據上看,近年由於樓市辣招的關係,一手樓在香港樓市的重要性變得愈來愈高。我在土地註冊處找到由2002年至上年的一手和二手樓市的成交數字,計算出歷年來香港一手樓成交佔整體樓市的比率。在沙士期間,可能是由於「八萬五」的關係,大量的新樓出現令一手樓一度佔樓市整體三成以上。沙士後,「八萬五」已經不再存在,加上曾特首停止賣地,一手樓供應大幅回落至整體樓市的10%至15%左右。在2010年後特區政府的樓市辣招出台,二手樓市冰封,變相令一手樓成交在整體樓市的比重增加,近年該比率已重回30%的水平。
一手樓佔整體樓市三成算高嗎?我不知道。起碼「地產霸權」佔整體樓市的比率只會比這三成有低無高,所以我始終不認為「地產霸權」是目前香港深層次矛盾的「深層遠因」。退一萬步假如「地產霸權」是年輕人不滿的其中一個因素,我要問的是多年來助長了「地產霸權」的責任又是誰應該來負呢?鬥地主又是否解決香港深層次矛盾的良方?
原刊於《am730》,本社獲作者授權轉載。
!doctyp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