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胃炎是指發生在胃粘膜的慢性炎症。臨床症狀主要表現為:上腹痛或不適、上腹脹、早飽、噯氣、噁心等消化不良症狀。其發病率在各種胃病中占第一位。
慢性胃炎分為慢性非萎縮性胃炎(如淺表性胃炎)和慢性萎縮性胃炎(如胃炎伴腸上皮化生),近年出現的膽汁反流性胃炎及疣狀胃炎也可列入以上的分類。
慢性淺表性胃炎可以演變成慢性萎縮性胃炎,而慢性萎縮性胃炎屬於胃癌前疾病,部分伴腸上皮化生。患了慢性胃炎,需要及時就醫,積極治療,尤其伴有腸上皮化生者,有癌變傾向。
慢性胃炎及其伴發腸上皮化生,屬於中醫「脾胃病」。中醫學根據不同的臨床症狀,有相應的中醫診斷及治療。若患者以胃脘部疼痛為主,屬於「胃痛」範疇;以上腹飽脹、噯氣為主者,屬於「胃痞」範疇。
中醫治療慢性胃炎富含特色,慢性胃炎如果治療及時,可以治癒,尤其是慢性萎縮性胃炎,有不少可以逆轉,杜絕向癌變方向發展。
胃病三分治七分養
中醫學歷來重視脾胃,尊稱脾胃為「後天之本」。中醫治療脾胃疾病,積累了豐富的臨床經驗。從張仲景《傷寒論》的甘溫建中及養陰存津;「後天之本」奠定者李杲《脾胃論》之溫補升發脾陽;明末清初著名臨床學家葉天士《臨證指南醫案》中的甘寒養胃;清代傑出溫病學家吳鞠通《溫病條辨》的清熱化濕、甘淡實脾,無不與脾胃論治相關。
通過中醫整體觀念與辨證施治的統一,又從中西醫不同的角度配合,治療慢性胃炎,可達到辯病與辨證的統一,使運用中醫藥治療慢性胃炎有章可循,有法可依。中醫藥治療慢性胃炎,辨證施治方法經過許多中醫臨床專家的臨證,已積累豐富的經驗。
中醫辨證施治,規範的標準分5個證型:肝胃不和、脾胃濕熱、脾胃虛弱、胃陰不足、胃絡瘀阻。
- 肝胃不和證︰治以疏肝和胃,理氣止痛,方以柴胡疏肝散加減。
- 脾胃濕熱證:治以清熱化濕,和中醒脾,方以大黄黄連瀉心湯加減。
- 脾胃虛弱證:治以健脾益氣,行氣止痛,方以香附六君子湯合補中益氣湯加減。
- 胃陰不足證︰治以養陰益胃,榮絡止痛,方以沙參麥冬湯合益胃湯加減。
- 胃絡瘀阻證:治以活血化瘀,行氣止痛,方以失笑散加味。
對於慢性胃炎伴發腸上皮化生者,在中醫辨證施治的基礎上,適當加入白花蛇舌草等清熱化濕毒中藥。
有言「胃病三分治七分養」,在診治胃炎患者的過程中,患者應該在生活起居及飲食配合;同時服用養胃藥膳,這樣才能達到事半功倍的治療效果。
以下介紹一款飲食療:
參芪猴頭菇雞湯
材料:猴頭菌100克,小母雞1隻(約750克),黃芪、黨參、大棗各12克,薑片、陳皮、清水適量。
做法:將猴頭菌洗淨去蒂,發脹後將菌內殘水擠壓乾淨,以除苦味,再切成2毫米厚片待用。把雞去頭腳,剁方塊,放入瓦煲內,加入薑片、陳皮、清水,上放猴頭菇片和浸軟洗淨的黃芪、黨參、大棗,用武火煮沸後文火慢煲,直至肉熟爛為止,調味即成。
功用:具有補氣健脾養胃的作用,可用於慢性胃炎脾胃不足或伴腸上皮化生者,有防癌變作用。
附:素體熱盛或易上火者,上湯去黨參,加入三七5克共煮。
免責聲明
本文章提供的內容只作一般個人參考之用,並不可被視作為專科診斷、臨床診斷、輔助診斷或治療等之用。鑑於正確的臨床診斷與醫療方法須視乎病人的年齡、性別、體質、病史等而有所不同,因此我們建議讀者就個人、家人或朋友的身體狀況,向專業醫護人員尋求更具體方案及處理方法。本文章在編寫過程中,已盡一切努力提供正確及真實的醫療與健康知識,唯讀者應該明白本文章無法取代專業中醫師及相關醫護人員對個別人士的臨床診斷及建議,故此香港浸會大學不會就任何人對本文章內容的應用,負上醫療或法律責任。
!doctyp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