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喪禮,要「生死皆自在」。生死乃是自然法則,我們要學習的是坦然。
有位魏師姊,母親在她參加慈濟營隊活動時安然往生。魏媽媽雖然長年臥病在床,但是子女勤於照顧,全身上下沒有一點褥瘡。我對魏家人說:「她的因緣已到,所以乘了因緣而去。」
魏媽媽生前有意願捐贈遺體,成為醫學生學習解剖課程的無語良師,無奈身體條件不適合,於是往生後幾日,家人就將她的遺體火化。魏家人認為,母親在世時及時孝順,讓她天天歡喜;母親往生後,無需特地看日子,只要等家人齊聚,即可將母親遺體火化。來時無一物,去時也帶不走任何東西,在世的人們無須牽掛。
魏師姊一家平日與人廣結善緣,許多慈濟人得知消息後,主動前往助念,讓魏家人很感動,也很寬心。所以,魏家不舉辦追思、弔奠、告別式等活動,不願勞動他人,也不多花費金錢,省下來的喪葬費,全數捐出做慈善。
舉行喪葬儀式的場合,若過於喧鬧,並不妥當。所以,出席喪禮應該具有同理心,喪家摯愛之人已經往生,悲慟至極,不適合在此時與人隨意寒暄、閒話家常,例如喜好音樂的孔子參加喪禮,則終日不歌。這是對喪家的哀傷感同身受,也是通情達理的表現。
與家屬同悲,哀而不傷,亦不宜隨之大聲哭號。告別式上助念,宜莊嚴肅穆,聲色柔和,唱誦的韻調與人和諧即可;虔誠念誦,舒緩家屬心情,轉為平靜及追思。
應虔誠慎重為之
助念是人們以至誠的感情和關懷的力量,讓生者心安、亡者靈安,也是法親之間情誼的陪伴。還記得花蓮慈濟醫院首任院長杜詩綿居士往生時,他有一位信仰基督教的友人,做了一首曲子〈佛光無邊〉,就是現在慈濟人唱的〈大愛無邊〉。在杜院長的告別式上,從開始到儀式結束,都是用這個旋律,眾人齊聲唱誦,令人感到平靜安詳。
喪禮注重的是表達感恩與追思的心意;因此,有些儀式蘊含人文,具啟發、教育的意義,更應虔誠慎重為之。例如慈濟大學的學生為「無語良師」入殮、送靈、火化、入龕,每個儀式都恭敬行禮,隆重莊嚴。
記得有一年,無語良師火化前夕下着毛毛細雨,醫學院的教授們依然帶着同學到慈雲山火葬場,將環境打掃得乾乾淨淨。這行之有年的慣例,都是對無語良師的感恩、尊重與追思。
無語良師布施自己的身體,啟發同學對生命的尊敬,陪伴他們精進醫術,一刀一痕,銘心於醫道;一針一線,縫合病苦的缺陷,牽引從醫的長情。同學們走訪無語良師的家庭,了解其生命故事,以一篇篇誠摯的文章,敘述老師們的一生。在追思感恩會上,我們看見動人的師生情,也看見教育傳遞的人道精神。
原刊於《有禮達理──人文素質的涵養》,本社獲作者授權轉載。
!doctyp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