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氣球是怎麼樣爆開來的?現在有極高速快門的照相機,具「連續拍攝」功能,每秒鐘可得的影像,數以萬計;拍攝下來,可以「逐格」檢視。於是,汽球由飽脹至癟下來、以至變成碎片,再而整體消失,期間的過程,能清楚看到,無所遁形。
先用水把氣球充滿:因為水份是液體,形象比較氣體更顯著。用手指握緊氣球束起來之處,對準着鏡頭。之後,拿針一戳。從攝影機捕捉下來的畫面,可見被刺之處氣球裂開,之後球衣在分裂的地方迅速向後移,露出本來被包着的一泡水。因為氣球的球衣是用橡膠製成的,有極強的(伸)縮性能。一旦飽脹了的球衣有了裂口,缺裂之處快速蔓延,將裂痕拉長;左右方原來展開的薄膠膜,說時遲,那時快,馬上縮回去,造成兩邊往後褪的情況。這個「後縮」之力,比較地心引力更大。於是,一泡球狀的水露出來,在空中停了一下,在一連串的照片中能清楚見到。當然,那一下只是一閃之間就過去了,憑肉眼是看不到的。之後,水泡塌陷,分散落在地上。
如果不用針刺,改以別的方法令氣球爆破,情況有什麼不同?例如將它不住地充氣,最終球衣會受不了壓力而爆裂。具體的過程又是怎麼樣?再用攝影機幫助觀察。這次用一個長形的氣球,橫放在鏡頭前。把氣球口接上充氣的泵,慢慢地將其充滿;再繼續充下去。氣球的表面逐漸鼓脹變大。如果氣球的組織(texture)是完美地均勻分布的話,一段長形的球衣會成為一條圓筒。但一般情況不一定那麼理想,總有某些部分的球衣比較其他部分來得薄。在快速連續鏡頭下,可見到那些較薄之處,會先隆起來,而且隆起的程度明顯更大,形成「突泡」。於是,漲大的氣球不是筆直的一條:其表面上會有一些突起的部分。氣不停地泵進去,那些突起之處愈來愈彰顯。到最後,是這些「突泡」首先抵不住而撕裂,於是令整條鼓脹的氣球爆裂開來。
上述後者描述的過程,正與「血管動脈瘤」患者經歷「爆血管」的情況相似。
用天然食物的成份去補健
我經常提及氧游離基。那其實是什麼東西?
氧的原子中心是原子核,另有八粒電子。這類似太陽系中,有八個「行星」圍繞着太陽轉;不同的是,轉動中的軌道只有兩條,不是八條。
內層軌道容納了兩粒電子。外層軌道本來可容納八粒電子,但只有六粒,因為如上述,氧原子一共才只有八粒電子。所以外層多了兩個空位;若不將空位也填上,它很「不穩定」。那是根據「量子力學」的道理。
原子有「趨向穩定」的天性。以氧原子而言,方法很簡單:兩個「孖」在一起,各向對方「借出」兩粒電子,填補對方外層的空檔即可。換言之,在兩者的第二層軌道上,各有(自身的)六粒電子加上(借來的)兩粒。
從另一個角度看,在兩個「孖在一起」的氧原子內,共有四粒電子「游走」於兩者的外層軌道之間,於是整體能「穩定」下來。因此,氧的天然基本「穩定組合」是二;用化學符號表達,乃是「O2」。
若「O2」中一旦有電子缺失了,縱是失去一粒,會馬上變得「不穩定」。這一個「不穩定」的氧原子就是「氧游離基」。它的性能十分「活躍」;也就是,它會到處干擾(破壞)碰到的其他原子(不一定是氧),為的是想填補空檔,令本身返回「穩定」的狀態。吸煙的主要害處之一,正是在於其中有很多「活躍」的「氧游離基」。
在人體中,「氧游離基」能破壞「血管壁」的內皮細胞及平滑肌細胞,從而引發一個「無菌發炎」(Sterile Inflammation)的現象,導致免疫反應。一連串的免疫反應,加上血液運行時不停地產生的壓力,令部分血管變形及增生。結果是會「突出」一個瘤狀的東西。那不是癌,但亦有殺傷力:一旦爆裂,可因大量出血而致命。這個身體的缺失,可以用一些天然食物的成份去「補健」,例如「五羥黃酮」(Mol. Med. Rep.,Vol. 9,pp. 435-442)。
原刊於《信報》,本社獲作者授權轉載。
!doctyp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