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四30周年感言──今年多了愁思

今年六四,遇上政府修改《逃犯條例》,打開分隔兩地司法的大門。兩件事加起來,對不少港人是百般滋味在心頭。

今年是中國人紀念最多大事的周年。上月是五四運動100周年;今個月是六四事件30周年;10月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周年。在今年紀念五四運動的講話中,國家主席習近平對當年倡導的民主(德先生)和科學(賽先生)沒有論述,只是強調五四運動的核心是愛國。我相信,10月1日的國慶會展現國家擺脫百年貧困恥辱,再度成為世界強國的氣勢。至於六四,雖然過去了30年,所有相關詞彙依然不能出現在大陸的言文和網絡上。

與身處在澳門和台灣的中國人不同,當年香港人無分階級和政治立場,全面投入支持學生爭取民主,抗議貪腐的抗議浪潮。現今位高權重、不提六四的達官貴人,當年曾經對中央政府的武力鎮壓聲淚俱下,口誅筆伐。縱然時光消逝,不少當年在電視機前目睹坦克車「平亂」的港人,總會在六四期間勾起悲傷的回憶。這是每年悼念六四燭光晚會持續有多人參與的原因。大部分出席的人士,其實對平反六四的訴求沒有激情,只是利用這個機會悼念當年無辜死去的善良學生、百姓,以及提醒自己做人不要埋沒人性應有的良知、和對是非對錯的分辨。

百般滋味在心頭

今年六四,遇上政府修改《逃犯條例》,打開分隔兩地司法的大門。兩件事加起來,對不少港人是百般滋味在心頭。當年港人支持爭取民主的內地學生,是懷着國家若是民主、進步,香港回歸後,明天會更好的願望。結果,六四以血淋淋的悲劇收場,更令中央收緊《基本法》對香港民主發展的規定。後來,中國堅持改革開放,令港人重燃希望,不少移民外國的港人也與下一代搬回來生活、工作。不過近幾年政治氣候又變得嚴峻。今屆政府竟然借一宗台灣個案去修改《逃犯條例》,容許移交港人返內地受審。這個不理民意反對,也無視歐、美、加拿大等國的疑慮的舉措,是回歸後對一國兩制最無情的衝擊。

每年港人悼念六四是對內地民主無望的慨嘆。今年可能多了重愁思:修改《逃犯條例》通過後,跟着是23條立法,然後在危害國家安全的大帽子下,要求平反六四會否成為可以引渡到內地受審的罪行?看到今屆政府的愛國表現,港人不宜掉以輕心。

原刊於《am730》,本社獲作者授權轉載。

王永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