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俊華:人生不是短跑,而是馬拉松

「贏在起跑線」對於短跑選手是重要的,但生命並不是短跑,而是一場馬拉松。因為要贏馬拉松,需要耐力,需要堅持,需要韌性。

編按:2019年5月11日,薯片叔叔共創社舉辦重塑教育跨界論壇。薯片叔叔共創社創辦人曾俊華先生為大家帶來「贏在起跑線?」演講,值得家長反思。以下為演講全文:

過早催谷是愚蠢的行為

「贏在起跑線」已經是很多家長的成功格言。家長為了子女入讀有名氣的幼稚園,想盡辦法。有些家長將只有7至8個月的孩子參加幼稚園的遊戲小組。有些家長就搬到名校附近居住。

所謂「書中自有黃金屋」,大家都相信良好的教育是下一代的通行證。如果子女能入讀有名氣的幼稚園,當然是他們成功的第一步,亦是重要的一步。但如果我們仔細思考一下,在考試上獲勝的話,是否保證子女有美好的將來?

「贏在起跑線」對於短跑選手是重要的,但生命並不是短跑,而是一場馬拉松。張亮是長跑運動員,他說比賽開始時如果過分催谷自己,是愚蠢的做法。因為要贏馬拉松,需要耐力,需要堅持,需要韌性。

學位在現今社會不再重要

對於很多家長和學生來說,勝利的意思是從一間優秀而有名的大學得到學位,似乎現在整個教育系統的目的,就是中學生如何入讀知名大學。毫無疑問在今天的環境,好的大學教育可以為同學帶來更多機會,幫助他們輕鬆地獲得一份理想的工作。

但這些光環效應很快就消失,當開始踏入職業生涯,你過去在哪裏讀書,讀什麼科目,讀書成績如何,變得不太重要。僱主希望聘請的員工有良好溝通能力、協作能力,創造思維和積極態度。

事實上,很多美國和歐洲的大公司開始放棄學位的入職要求,因為他們意識到學位在今時今日不再是必要的。學位更不能代表學生的能力。

曾俊華笑言,自己在教堂舉辦活動,感覺很神聖。
曾俊華笑言,自己在教堂舉辦活動,感覺很神聖。

教育不是為了成績

成功的定義與一個人的學術成就沒有一定的關係,反而與日常生活有關的軟技能和性格特徵更為重要,包括創造力、思辨能力、溝通技巧、協作能力、熱情、堅持、有目標。

我向在座家長介紹全球深度學習教育運動負責人Michael Fullan。他提出一個相關的問題,學生能否在整個學校生涯中,所有的考試都得到好成績,並且以優異的成績畢業,但缺乏生活的技能呢?這就是所謂的「高分低能」同學。

Michael Fullan提出的問題,點出教育不是為了好成績的,而是要關心子女要有美好生活。他提出6個C觀念,突出21世紀最重要的技能。6個C就是創造力、溝通、協作、思辨能力、品格教育和公民義務。

學者Michael Fullan提出深度學習觀念。(Wikimedia Commons)
學者Michael Fullan提出深度學習觀念。(Wikimedia Commons)

心理學家Howard Gardner提出多元智能理論。他認為每一個人強弱都不同。除了要在語言和邏輯進行教育外,也要在音樂、視覺、體藝、人際關係都要有適當的發展。事實上,很多成功的企業家、藝術家、運動員和專業人士都不是大學畢業生。他們有一個共通點,就是有激情、堅強毅力,最重要是他們很努力,而且對辛勤工作有正面的態度。愛迪生說過天才是1%靈感和99%汗水組成。

每個人的成功定義都不同

在過去數月,薯片叔叔共創社了解香港教育的需要,重塑教育。在基礎能力方面,頭三位是語言、資訊科技和科學。在技能方面,香港最需要發展創意思維、思辨能力和溝通能力。在性格方面,大家就認為需要培養好奇心、道德和抗逆力。我相信在座各位對這些技能都有高度的共識,但成功究竟是什麼?

很多人將成功等同於物質、利益和社會地位,但這些是表面的,也是短暫的。我們看看成功人士如何定義成功。微軟始創人Bill Gates認為成功是對社會有正面影響。傳奇投資者Warren Buffett覺得人際關係比任何東西重要。創業者Richard Branson認為幸福是成功。暢銷書《有效人士的七個習慣》Stephen Covey認為成功是個人選擇。有位著名作家認為成功是享受自己工作。新聞教師認為成功是不斷地成長。

成功對不同人有不同的定義,因為大家的成長背景不同,興趣強項也不同。今日的父母和教育持份者其實無辦法確定成功對下一代意味着什麼。

我們有何辦法為下一代選擇走適當的道路。如果父母不知道哪些路徑適合子女,為何子女要默書測驗考試呢?成功不是為了物質上的利益,而大學學位不是教育的最終目標。

培養價值觀才是教育最重要的目標

教育的目標應該是什麼?大多人認為良好的教育應該有助於一個人的發展,以及實現自己的,而價值觀的培養就緊隨其後。價值觀是非常重要,尤其是不追隨意識形態的一群人。因為我們的價值觀會透過我們的思想、語言和行動,提供一些目的和方向。價值觀教育是承傳社會,認為對下一代重要的理想,從而創造更美好的未來。這一點很重要,所以我認為,為社會作出貢獻,亦是教育另一個很大的目的。

Michael Fullan深度學習的框架簡單來說,包括四個要素。第一,學生、家長、教師、專家、業界、社區之間互相合作一個有夥伴的關係。第二,可以促進學生自己個人學習,負責提供互動、有信任基礎的環境。第三,可以加速、深化和普及課堂以外的應用科技。第四,跟生活相關的教育方式。

Michael Fullan還提出怎樣動員整體系統的變革。他認為我們唯一的機會,在有協作的網絡上,透過正面的蔓延,推行有社會運行特色的變革。

薯片叔叔共創社邀請來自各界不同背景精英,研討現今香港教育制度問題及社會現象。
薯片叔叔共創社邀請來自各界不同背景精英,研討現今香港教育制度問題及社會現象。

共同努力重塑教育

我在上年8月成立非牟利組織Esperanza(薯片叔叔共創社)。Esperanza是西班牙字,意思是希望。組織中文名強調合作的重要性。共創社希望普大社會以創新和全球性的思維,重塑香港的未來。我們要進步,凝聚志同道合的人士,匯集社會資源,支持一些為我們學習、生活和工作付出有意義改變的創新者。我們會做媒人,將擁有網絡資源和專業知識的人,聯繫一起,幫助他們推行和擴展工作。

共創社認為,教育對香港的發展,以及對社會每一個人的福祉,都有重要的關係。與世界上很多地方一樣,香港的教育未能為我們的下一代迎接今日世界前所未見的變化。

我們選擇以「重塑教育」作為「重塑明天」的第一個項目,這將會是相當漫長的旅程,無法即時收復現在的教育系統。但香港以至其他地方,都有有心的人士和機構,熱切地要求實施教育變革。共創社現在建構一個平台去展示他們的工作,以及鼓勵志同道合的人士和機構去支持和協作他們的計劃。

我們即將推出「重塑教育挑戰」,邀請本地非牟利機構,以及有影響力的初創企業,為21世紀教育提供解決方案。在5月30日開始接受報名。

巴西教育家Paulo Friere說過,教育的作用是為個人和群體提供更圓滿、更豐盛生活的新可能性。我將這個想法作為自己和下一代的目標。這不是贏在起跑線或贏在終點,而是怎樣享受人生,為下一代留下一個更美好的世界。

本社編輯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