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術是人類情感、文明與智慧的結晶。自古至今,佛教的經教義理,以及悠久的歷史,豐富了傳統藝術的內涵。
「莊嚴」的藝術
佛教藝術乃「莊嚴」的藝術。「莊嚴」為梵語 alamkāra 的漢譯,意指「漂亮的裝飾」。最初的佛教藝術以視覺造型及空間景象為主,通過人物雕塑、佛塔建築、圖像彩繪等,傳遞深邃的經教義理。後來,佛教藝術逐漸從視覺的裝飾擴充至五感的莊嚴。除了借助各種被賦予高度象徵意義的飾物、製品與符號來暗示佛理之外,修行人還注重佛理的實踐,務求把佛教藝術體現於日常生活中。他們都矢志不移地要做到:藝術即生活,生活即藝術。故此,茶道、花道、香道、書道等便應運而生。
佛教藝術本身就是一塊光彩奪目的瑰寶。本着體現中華智慧於現代社會的有效實踐,中華智慧管理學會早前於2019年5月3日至5日,假座尖沙咀香港文化中心行政大樓四樓展覽館,匯聚一眾長期潛心向佛,在不同領域上有顯著成就的藝術家、教授師、創作人及藝術愛好者,舉辦了一場佛教藝術作品展。是次展出作品的內容涵蓋書法、繪畫、攝影、花藝、香道、種子字飾物,當中包括著名書畫家、洞簫、笛子演奏家及造簫家譚寶碩老師的墨寶、三次榮獲香港花展比賽東方插花組別總冠軍Tenkarantsui(天花亂墜)的花藝作品。
!doctyp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