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DSE遇上IB

莘莘學子選取DSE還是IB課程呢?從現實角度出發,本港考生和家長多關注「認受性」問題。

香港教育制度幾歷變革,於2012年引入的「三三四」學制,以中學文憑試(DSE)取代會考(CE)和高考(AL)兩項公開試。近年,多了本地學生和家長關注國際預科文憑(IB),亦有直資學校開辦IB課程,作為培育學生的另一途徑。那麼,莘莘學子面對兩項課程,怎樣取捨?是選取DSE還是IB課程呢?

從現實角度出發,本港考生和家長多關注「認受性」問題。先說DSE,其資格受本港大學認受不在話下,而在國際層面上也廣為接受,比起昔日的高考絕不遜色;而儼如牛津、劍橋這類一流學府,用DSE成績報考也會被接受,這與政府當年落力外訪進行路演推銷不無關係。

本港學校沒有強化學生自我表達能力

當然,外國大學往往在考生符合基本要求後,仍需通過面試方被取錄,而富有經驗進行面試的老師,往往能從筆試的遺珠中篩選出分析能力強、表達能力清晰的學生。從這個角度看來儘管DSE有充分保證學術上的應受性沒有問題,但本港學校普遍沒有針對性地強化學生自我表達能力。至於IB課程因為較為開放,亦着重培養學生的分析和表達能力,有助學生將不同知識融會貫通,較少機會培育一批分析能力不足、只顧將內容背頌默寫,或回答流於皮毛、不着邊際的學生。

普遍來說,香港家長的心態是以分數為先,並不認同IB所倡議的那一套。所以補習天王、天后大行其道,以求標準答案,着重考試技巧。但隨着人工智能發展一日千里,傳統的工種慢慢被取代,社會需要的是有見識、胸襟廣闊及表達能力強的通才。只要大家對這項要求有共識,就算追隨DSE課程,採用開放式的教學都有機會達致相同的目的。

原刊於《am730》,本社獲作者授權轉載。

孫明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