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12月18日在北京人民大會堂舉行的慶祝改革開放40周年大會上,中央表彰100位對改革開放有卓越貢獻的人士,其中獲表彰的5位港澳人士之中,三位為中總前輩會長:王寬誠、霍英東、曾憲梓,足證中總成員積極參與改革開放和作出卓越貢獻。新一輪改革開放開啟國家經濟新時代,中總定當一如既往,繼續為祖國發揮積極作用。
王寬誠:考察內地先行者
廣深港高鐵開通,粵港一小時生活圈概念得以成真。今天交通的便捷,我們看來好像理所當然,但對於數十載前的人來說,已屬不可思議。例如王寬誠會長曾於1949年考察內地三個月,首站青島,乘的就是輪船。
親身北行 推動四化
時光荏苒,今天中國發展已是今非昔比,王寬誠亦已逝逾30載。身為後人,本會常董王彭彥憶述祖父畢生功業時亦不無感慨:「爺爺心繫祖國,親身北上考察是他一直念茲在茲的事。」他坦言,當年資訊遠不如今天發達,大眾對中國的認識只能來自零碎的傳媒報道。亦正因如此,才驅使王寬誠當年甫於建國之初,就擔當了北上的先行者。該次旅程歷時三月,王寬誠足跡遍及青島、濟南、天津、北京、瀋陽、大連及上海。遊歷後來化成長文〈北行見聞〉,於1950年初刊於香港《大公報》。「雖然爺爺謙稱自己僅屬走馬看花,但文中所載仍是相當詳盡。」事實上,以當年港人對新中國無甚了解的情況,〈北行見聞〉實屬一份難得的觀察。
由60到80年代,王寬誠擔任了中總多屆會長,任內致力推動成立「中國『四化』服務委員會」,為中國四個現代化在港提供支援力量。王彭彥更指,祖父當年更組織了不少考察團,鼓勵會員像他一樣親自北上考察,見識新中國發展潛力,同時鋪橋搭路,引領會員與內地幹部溝通交流,充分發揮本會的橋樑角色。值得一提的是,今天香港人飲用的東江水,正是當年王寬誠擔任中總會長期間,與一眾先賢專程赴廣州商談而來。王彭彥笑指:「爺爺這方面的貢獻,香港人每天都會感受到。」
延續培育人才精神
認投公債、開設國貨公司,王寬誠畢生多次以商人身份與內地共度時艱。但論更深遠的影響,應是他在1985年出資1億美元創立「王寬誠教育基金會」。王彭彥現為基金會董事,直指祖父當年最着重的就是培育人才。「因為教育影響的不只是一個人,而是可以人傳人的影響下去。」
王彭彥透露,基金會未來將致力於資助一帶一路交流,目前在香港理工大學已有相關項目。他指出,這其實亦是秉承了祖父致力擔當橋樑,促進國家改革開放的精神。感念國家在祖父逝世多年仍特意表彰,他也希望為港人多認識一帶一路貢獻己力,一如祖父當年引領港人認識內地那般。
霍英東:開創內地酒店業先河
改革開放在當年屬嶄新概念,外商早年投資內地困難重重,無論政府還是商人,都只能「摸着石頭過河」。當時廣東官員早早便認識霍英東會長,深感他對國家的擔當,遂共同摸索走出新路。
內地酒店業始祖
本會永遠榮譽會長霍震寰憶述,當年中山雍陌發現溫泉,父親視之為發展旅遊的契機,遂萌生建設賓館的念頭。雖然雍陌地處偏僻,但霍英東希望早日建成。但計劃經濟下,當時工人流行「做又三十六,唔做又三十六」的想法,為求如期完工,霍英東便以獎金鼓勵工人加把勁,終於短短一年間完工開業,蔚為佳話。而國人勤勞的特性亦讓他感嘆,國家終歸存有希望。中山溫泉賓館自此成為改革開放之標誌,中央領導亦多番前來參觀,當中自然包括改革開放「總工程師」鄧小平。鄧公亦正是在賓館後山的羅妹山道出「不走回頭路」之改革開放名言。
白天鵝賓館作為內地首家五星級酒店,是霍英東另一重要貢獻。霍震寰指出,改革開放一大重點為吸引外國旅客來華,奈何當時內地酒店有限,不利營商,亦有礙僑民回鄉。因此,其父便選址重要商埠廣州,闢建新型酒店,並且由自家設計與經營,引入現代化酒店管理模式。為讓管理層了解國際標準,霍英東又特意安排他們往香港、外地體驗考察,故當年白天鵝賓館被譽為「酒店業少林寺」,帶動了整個內地酒店業蓬勃發展。霍震寰亦謂,白天鵝賓館開業時,父親力排眾議,打破本地人前往酒店需單位介紹書之規定,讓市民自由進入,一睹改革開放成果。
搭橋鋪路打通經濟
酒店業以外,霍英東亦本着「路通丁財通」的想法,致力改善內地道路網絡。珠江河網交錯,當時澳門往廣州便需經過五個渡口,費時失事;不少道路亦為黃泥路,路途顛簸難行。有見及此,霍英東除資助興建番禺洛溪大橋外,亦建議交通廳透過收取過路費用補貼維修、建造開支,開「以橋養橋,以路養路」之先河,從而促成大量修橋補路的工程,為改革開放所需的交通基建打下基礎。
霍震寰相信,隨着新一輪改革開放,國家將邁向更富強之路。他指出,由父親與當地政府合作發展的南沙,經過兩代人多年經營,已搖身變成香港與廣州的橋樑、粵港澳大灣區的中心。他提到,父親致力打造香港至南沙的一小時生活圈,隨着交通、住屋、辦公室、娛樂、酒店等完整配套相繼落成,南沙已吸引不少外商投資。他指出,南沙作為自由貿易區和國家級新區,未來可望對接世界,在一帶一路及粵港澳大灣區發展下發揮更大作用。
曾憲梓:振興家鄉步入改革進程
曾憲梓會長是最早獲國家領導人鄧小平接見的港澳人士之一,鄧公冀望藉此徵集港澳人士對改革開放之意見。本會副會長曾智明表示,父親對於鄧公提倡的改革開放之龐大藍圖推崇備至,深信可為當時社會帶來進步,同時為中外商家提供無限商機。金利來領帶早於1984年打進內地市場,深受大眾歡迎;曾憲梓亦認為領帶為輕小型產品,方便攜帶運輸,把生產線引入當時較為落後的內地山區,運輸成本雖然高,但更重要是可以幫助家鄉山區發展經濟,故毅然決定於內地投資設廠,伴隨國家的改革開放共同發展。
引入資金設備振興家鄉
曾憲梓對家鄉的熱愛廣為人知,但曾智明提到,父親初回家鄉時,梅州環境欠佳,交通不便,往深圳的車程超過十小時,交通的落後自然有礙經濟發展,鄉民生活難以改善。有見家鄉發展滯後,曾憲梓一心協助家鄉創造外匯,遂於1984年在家鄉梅縣投資100萬美元,以合辦形式創立中國銀利來有限公司,成為內地首家專營領帶生產的中外合資企業,並為家鄉引進先進的工業技術設備。此外,工廠亦提供大量就業機會,鄉民的生活得以改善。
致力推動國家對外貿易
曾憲梓亦大力支持國家對外貿易,30多年來出席逾60屆廣交會,2006年更獲授廣交會《百屆輝煌榮譽證書》,足見官方之肯定。改革開放作為整個國家的改革進程,單靠一人之力難以成就。因此,曾憲梓亦卯力組織世界華商投資祖國,他於就任本會會長期間,就促成2001年世界華商大會於南京舉辦,曾智明指出,此舉目的是協助全球華商了解祖國的改革開放成果,從而發掘新的投資契機,與國家協同發展。
早前曾智明代表父親前往北京授取「改革先鋒」獎狀,他直言,父親是改革開放的堅定支持者,衷心盼望國家國富民強。隨着國家進一步擴大開放,曾智明深信今後內地將日益富裕,人民生活日益美好,成為可待開發的龐大市場,為港澳企業開創無限商機,在支持國家推進改革開放的同時亦能彼此受惠。他強調,40年的改革開放讓大家意識到,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需要全民族的共同努力,而國家授予父親的這份榮譽,也將鼓勵及鞭策自己繼續為家鄉與社會作出更大貢獻。
蔡冠深:服務世界 迎接機遇
對於本會前賢獲國家表揚,本會會長蔡冠深感到與有榮焉。他指出,國家改革開放40周年的100位表彰對象中,港澳地區有5人,而本會前會長佔其中三席,比重相當高,可見國家對本會工作非常肯定。「表彰令人相當鼓舞,無論是中總或本人深感有責任承先啟後,帶領同仁繼續追隨國家步伐,迎向新一輪改革開放進程。」
更上層樓 面向世界
蔡冠深指出,國家主席習近平早已提出一帶一路、粵港澳大灣區及人民幣國際化這三個未來重要發展機遇,這也是本會今後因應國家所需,發揮香港所長的努力方向。他舉例,粵港澳大灣區以往是「世界工廠」,但目前應該要由「中國製造」進展為「中國創造」,且大灣區也要與世界一級城市群的標準看齊。這些轉變,昭示了本會未來的發展。
本會定位已由服務香港,逐漸蛻變為服務中國以至全世界。蔡冠深認為其中一個成功的例子就是,過去廿載本會通過參與「世界華商大會」累積了寶貴經驗,並在此基礎上於去年在港舉辦「中總世界華商高峰論壇」,邀請多國中總會長與華商共聚,足證香港有能力為全球華商打造多一個交流平台。他期望這個論壇常態化,每兩年舉辦一次。早前獲國家商務部和香港特區政府支持成立「內地—香港一帶一路工商專業委員會」,身為委員會港方主席,蔡冠深盼藉此平台加強與內地企業聯繫,攜手「走出去」,拓展一帶一路商機。
朝專業發展 與灣區合作
蔡冠深續指,未來本會將帶領香港工商及專業界在改革開放進程中繼續扮演「聯繫者、投資者、營運者」的角色,並繼續推動會務朝「多元化、專業化、年青化和國際化」發展。
展望未來,蔡冠深指將與粵港澳大灣區企業家聯盟緊密合作。例如本會將在4月參與由粵港澳三地政府主辦、大灣區企業家聯盟及本會協辦的「粵港澳大灣區推介會」,9月亦會赴廣州參加世界灣區論壇。他說:「對於這些區域性、世界級的活動,中總當仁不讓。」
機會總是留給有準備的人,蔡冠深寄語本會年輕一代,除具備紮實的業務知識外,更應對新經濟新發展有所認識,並堅定為港為國服務的宗旨。他相信,本會新一代定可抓緊機遇,為國家的改革開放作出超越前人的貢獻。
原刊於《商薈》,本社獲作者授權轉載。
!doctyp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