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有4000多家正式大學,全球前500名的大學,美國佔了一半以上,前50名更多。美國大學畢業生遍布全球,這個人際網絡,對個人發展有很大幫助。就像在國內,雖然是近十年才一窩蜂去美國留學,各大學的校友會已經發展得非常成熟。如果你是康奈爾、紐約大學、波士頓大學出來的學生,基本上全球都有校友會支持你找工作,這種資源不是其他大學可以比的。
美國大學林林總總,選擇很多。頂尖名校有常春藤+(Ivy League Plus),全都是世界聞名、如雷貫耳的大學。而即使是老牌資本主義國家英國,可媲美的也就是兩三家(例如牛津大學、劍橋大學)。除了常春藤+,前30名的大學都是非常出名的學校,像杜克(Duke University)、南加大(University of South California)等等。再從美國30名往下看,也是教育質量很高的波士頓大學(Boston University)、東北大學(North Eastern University)、 佐治亞理工學院(Georgia Institute of Technology)等等。赴美留學的好處,主要是選擇多,一定可以找到適合自己的。而且環境優美、設施優良的校園比比皆是。當然如果喜歡文理學院(liberal arts),也有波莫納學院(Pomona College)、威廉姆斯學院(Williams College)、斯沃斯莫爾學院(Swarthmore College)之類。
研究所也是美國大學很重要的一環,通常大學生到第三、第四年就會參加研究計劃,由專門的博士或碩士生來指導。學生可以專門研究自己有興趣的科目,再決定將來是否繼續攻讀研究生,以及從事哪一方面的研究。一家美國牛校平均有幾百家研究所,包括最先進的公司研究計劃。例如Tesla很多無人車研發都在加州理工大學,該大學這方面的技術無人能及;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UCLA)則是生物研究的先鋒,在生物科技(Biotechnology)方面的研究首屈一指。
美國大學的四年制也是我非常喜歡的。到英國留學當然是可以省去一年,但其實英國高中是唸到13年級的,美國只有12年級。在英國制度下,一進大學,就是拚命讀自己的專業。我個人認為,這對未來人生的規劃不一定是最好的安排。說實話,很多人不是主修什麼學科,將來的職業就一定做什麼。以我為例,我是唸伯克利的電子工程和計算機科學專業(Electrical Engineering and Computer Science)。畢業後就業機會很多,工資也高。我碩士也是這個專業,後來卻發覺自己不喜歡編程,也不喜歡做研究。那時候我獲得幾家大公司的錄取,例如IBM San Jose Laboratory、Jet Propulsion Laboratory,但都推掉了。我發覺自己喜歡做銷售,做業務代表。但是,苦讀了這麼多年的專業,放棄實在可惜,於是我擔任支持銷售的系統工程師(systems engineer),一年多後再轉型做銷售。所以不要以為唸什麼就要做什麼。入讀美國大學的另一好處是前兩年可以轉學科(major),甚至轉大學。這樣,最初選讀什麼學科不是很重要的考慮點。很多小孩是轉了多次學科後,才找到自己真正喜歡做什麼。其他國家的大學在這方面就沒有那麼靈活。
同時,美國大學也有很多學科上的選擇,修讀雙學士的學生比比皆是,甚至是修讀兩個完全不相關的學科,例如:政治與科學、心理學與經濟,幾乎任何類型的學科都可以。有些學院更提供不同的課程,例如:哥倫比亞大學(University of Columbia)有3+2課程,前三年可以在其他大學修讀文理課程,第四、五年到哥倫比亞唸工程,這種安排對原本進不了哥倫比亞的學生很有吸引力。而且美國大學學科和專業的選擇林林總總,更與時俱進。現在流行大數據,已經有很多大學開設數據科學(Data Science)課程,這一門據說是未來工資最高的專業哩!
美國學校系統完善,可信度高,所簽發的文憑證書都是獲多方認可的,經得起不同地方和長時間的考驗。而且中國與美國是世界兩大強國,全球化將是未來的大趨勢。美國學校系統能在世界各地幫忙找實習機會,或畢業後尋求職位。目前,很多學生都會利用這個網絡。當然,校園的國際化及優美的校園環境還是最吸引學生的。
走向常春藤的經歷
30多年前我去美國留學,整個高中只有十幾個華人學生。那時的我們肩負家族的期望刻苦讀書,真是「雄關漫道真如鐵」。今天,中華民族屹立於世界舞台中心,正以積極的姿態參與國際事務,為全球發展做貢獻。華人家長也愈來愈重視培養具有國際化視野、國際化素養的孩子,華人的明天,可謂「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雲帆濟滄海」。
因為工作關係,我一雙兒女從小跟我在很多國家和地區生活過。我也很早就決定要讓他們去美國唸大學。兒子13歲、女兒11歲時參加了美國的夏令營,我們參觀了當地的寄宿高中,多方考量之後,決定視美國的寄宿高中為目標。我們很努力,也很幸運,孩子真的考進了。經過四年奮鬥,兩個孩子又都獲美國常春藤大學錄取,兒子進了康奈爾,女兒進了哥倫比亞。
華人家長都相當重視孩子的教育。我兩個孩子的教育歷程,我都全程參與、親力親為。還記得兒子收到康奈爾錄取通知、女兒收到哥倫比亞錄取通知的那一刻,太太和我都是淚如雨下,不只是高興,也是欣慰兒女的努力最終有了完美的結果。當然,去不了常春藤也不是世界末日,人生處處是希望,處處是機會;但我那一刻的緊張程度,還是遠遠超過了我自己在職業生涯中的任何大事。兒女等學校結果的視頻,我可能回看了100次,這裏面凝聚了我們全家人多少年的心血啊。所以,我決定寫一本書,把我們培養孩子和申請常春藤的經驗寫下來,給家長一個參考;也希望能讓更多人有所借鑑,讓更多的華人孩子能去世界一流的學校接受最好的教育。
書的前半段主要寫兒子文希和女兒悅童從小一路走向常春藤的經歷,也寫了我們培養孩子的心得。回想這些年的路,交織着汗水、淚水和歡笑。這一路上我最大的感悟是,經過申請大學的過程,我和兒女、太太的感情都增進了不少。一家人像一個團隊一樣,共同為一個目標努力奮鬥。你可以在書裏看到我和太太怎樣分工合作,也可以看到親子間在細微處體現出來的真情。我最喜歡書裏的一段是「忙不是藉口」。很多家長認為錢可以解決一切,其實申請美國大學是一條遠遠比四年要長的路,這條路不僅漫長,而且荊棘叢生,完全不是交了學費補習費、請了顧問就能解決問題的。無論你是家裏賺錢的爸爸,還是每天焦慮的媽媽,或是怕孩子吃虧所以什麼都要補習、什麼活動都要參加的家長,其實都應該靜下心來思考,自己可以用什麼方法激發孩子的才能和激情,什麼工作關係可以幫到他們,什麼思想可以啟發他們。去哪家大學很重要,全家人一起合作、進步的過程也很珍貴。
書的後半段有點像工具書,主要是給大家參考具體怎樣做才能獲得常春藤的青睞。我看過很多朋友被不負責任的所謂專家或中介欺騙,不是把孩子引導去他們自己不一定喜歡的文理學院,就是到容易進去但不適合他們的大學,還有為了挑戰高難度大學而損失了提早決定或行動的機會等等。所以我寫下這本書,希望能夠真正幫助讀者走向最適合自己的路。當然我並不是要大家每件事都按照我列舉的去做,但有一句話我一直用來教育孩子,在這裏也分享給大家:「只要能多百分之一的機會,我們也應該執行。」
最後,謝謝我的太太,沒有她對整個家庭的默默付出,就不會有我在事業上的成功和兒女在學業上的收穫。謝謝整個大家族對我們兒女的支持和關懷。謝謝我的朋友們,陪伴我經歷每一段不同的人生。謝謝我的編輯團隊,幫我這個中文只上到初三水平的作家改了無數錯別字。
孩子終於去了夢想中的大學。我這個爸爸也可以有新的發展,做一些更能幫助社會的事業了。祝大家爬藤成功!
!doctype>新書介紹
書名:《怎樣把孩子送去常春藤》
作者:葉成輝
出版社:天地圖書有限公司
出版日期:2019年3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