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新世代 更需教育醫護社工

世界現正處於由智能化驅動第四次工業革命的路口,產業正在結構性地轉型,某些現有的工種會慢慢被新工種取代。

近年人工智能(AI)在工商業界已被廣泛使用。雖然AI可提升生產效率,但與此同時令工人提心吊膽,害怕工作被機器全面取代,最終飯碗不保。事實上,機器代人只會發生在重複性較高的工作,畢竟AI現時在決策性高或具創意的任務上仍然難以與人類相提並論。有科技專家指在創意工作上,AI只屬輔助工具,幫助人類提升生產力而已。

然而,在工業界有不少工序(例如部件裝嵌)因循不變,而且甚為耗時。這類任務是典型工業自動化的目標,機器工程師通常會設計專用的生產機械人來取代沉悶的人手操作。工業自動化實現了「機器代人」,結果大量工人被閒置。在汰弱留強的工商業社會裏,這情況已司空見慣,不足為奇。例如第一次工業革命(1760-1840)推動機器化(Mechanization)、第二次工業革命(1870-1914)加強自動化(Automation),以及第三次工業革命(1969-2000)促進數碼化(Digitization)。雖然三次革命在不同階段均大大提升了當時全球的生產力及經濟效益,但反過來導致大規模失業潮出現在每次革命初期的情況亦不能倖免。

未雨綢繆 毋須恐慌

若然當時的普羅市民未能接受大量失業的現象,加上政府袖手旁觀的話,社會必然會失去平衡,最終在失業人數不斷劇增的情況下,民眾會按捺不住,上街遊行及抗議,甚至釀成暴亂,結果弄巧反拙而大大影響經濟。因此,一般負責任的政府會未雨綢繆,做好事前準備工夫,包括創造新產業,並為失業者安排再培訓。例如,香港製造業於上世紀七十年代末進行大規模地自動化,本地產業因應形勢轉型至服務行業,過程中勞動工人紛紛學習新技能以重新適應新的工作環境。

世界現正處於由智能化驅動第四次工業革命的路口,產業正在結構性地轉型,某些現有的工種會慢慢被新工種取代。回顧過往工業革命的歷史,這現象是常態,普羅大眾毋須自製恐慌,過分擔心機器代人的情況。只要各人經常準備好自己,維持自身的可就業能力(Employability),又哪怕由科技創新所帶動一浪接一浪的工業革命呢?這點再一次反映STEM基礎教育在數碼經濟時代的重要性。

從社會科學角度看,專家們估計第四次工業革命將改變社會結構。決策及具創意的工作講求專業性,非一般勞動階層所能及。世界經濟論壇曾於2015年預計,歐盟未來因AI及其他先進科技而導致流失的工作崗位將高達逾700萬,但新增的崗位僅約200萬而已,而且全球人口老化問題日趨嚴重。社會需要的不只是商管總裁、創意工程師等,而是關心社會且富有人情味的教師、護士和社工。因此,有專家建議踏入AI世代後各地政府應參照個人入息稅的安排向企業徵收「AI稅」,把獲得的稅金聘請更多專業教師推行小班教學、開辦更多醫院、聘請更多護士及社工。

可是在現實社會往往事與願違,上述工作的人手全球不足,香港也不例外。大學教育資助委員(UGC)剛公布未來3年資助大學的學額規劃,在2019/2020學年至2021/2022學年的學額分配中,八大在社會科學類別的學位數目損失最多,幸好沒有包括教師、護士和社工科目。筆者建議UGC在3年後再配學額時必須認真考慮「AI世代」人性化的需求,適量增加教育、醫護、社工等學額,以迎接AI工商業的挑戰。

原刊於《信報》,本社獲作者授權轉載。

黃錦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