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專體育比賽必須加快改革

相比起中學籃球比賽,大專籃球在硬件和軟件上雖有更優厚的條件,但奈何發展停滯不前,而且被學界比賽拋離得愈來愈遠,究其原因,不無跟大專體育協會的管理思維有關。

上月底,本港體壇相當熱鬧,在將軍澳單車館舉行的世界盃場地單車賽接連傳來李慧詩創造出好成績的同時,在灣仔伊利沙伯體育館內進行的學界籃球精英賽也戰況激烈,吸引了一大批愛好籃球的觀眾和各間學校的支持者到場打氣,比賽氣氛跟觀看職業籃球賽不遑多讓。

中學籃球比賽更有吸引力

我在1月26日也特意到場看了由拔萃書院對林大輝中學的一場準決賽,想體驗一下現場比賽的氣氛。無可否認,在獲得知名運動品牌公司贊助和籌辦下,現在的學界精英籃球賽漸漸綻放魅力,開始吸引更多年輕人的注意、談論、追隨與支持。特別在現今網絡社交媒體的平台上,這種感染力更是令學界籃球繼續壯大的重要元素。當然,現階段本港的學界精英籃球賽還遠遠落後於台灣的高中籃球聯賽(HBL)的水平和吸引力,但起碼可以見到這項比賽在不斷進步並且繼續革新,朝着更高水平和叫座力邁進。

相比起中學籃球比賽,大專籃球在硬件和軟件上雖有更優厚的條件,但奈何發展停滯不前,而且被學界比賽拋離得愈來愈遠,究其原因,不無跟大專體育協會的管理思維有關。

我在2007年離開體院返回浸會大學,當時以體育系主任身份出席大專體育協會董事局的會議,已發覺當時那股傳統和保守的管理思維,奈何以個人的力量難以作出有效的影響。到了2017年有機會擔任大專體育協會主席,便積極開始推行改革,嘗試引進商業贊助,先讓一些有叫座力的隊際項目如籃球、足球等搞活起來,但卻受到一些保守派或擔心本校利益受損的代表反對。雖然我只做了一年主席,但這股改革的思維已經植根在協會中,希望現時各間大專院校的話事人能夠打開胸襟,為提升大專體育比賽而加快改革的步伐。

原刊於《文匯報》,本社獲作者授權轉載。

鍾伯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