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媒發放的是資訊還是噪音?

面對造假作大的風險,正確的態度是別只看新聞,更加不要只看某地方某一個傳媒的報道。多讀書多觀察多思考,不依賴個別傳媒。

有電視台被揭發造假,用演員扮新移民師奶,在水泉澳邨接受「訪問」。看過片段,造假也實在造得太明顯,奇就奇在節目播出後信以為真的大有人在。事件揭發後,鬧還鬧,節目成了話題之作,大家樂於分享,「公屋好多新移民」的一般印象只有加深沒有減弱,電視台還是最後贏家。這類疑似新聞節目的真人騷,其實跟日本的「動作電影」有異曲同工之妙,明知是假,觀眾都要有代入感才看得過癮,只是真人騷發洩的是香港人對居住問題的不滿和對新移民的仇恨,「動作電影」發洩的是另一些東西而已。

碰巧剛讀完英國小說家Evelyn Waugh的《獨家新聞》(Scoop),背景是上世紀三十年代,世界各地記者跑到某非洲國家報道內戰,各自使出小事化大無中生有的絕技。一場誤會下參與其中的主角,沒受過「記者訓練」,交不出貨給上司催稿,要求他多「創造」一些見聞……傳媒作大造假,原來不是甚麼新鮮事,只是今天的媒介更多元化而已。

電視台要造假博收視

比造假好一點的,是所謂「真人真事」,個案形式的新聞報道手法,例如找一兩個被訪者講講自己經歷、分享一間公司的成功經驗之類。雖然英文有一句「趣聞軼事的眾數就是數據」(The plural of anecdote is data),但聽故仔和分析統計數據畢竟是兩回事,皆因個案未必有代表性。一來負責的傳媒人本身有立場,傾向找某一類個案以宣揚某種價值觀,二來就算傳媒人本身沒有偏見,知識所限也未必懂得找合適的被訪對象,例如早前一個有關大學撥款的報道,受訪對象根本就沒有大學行政管理經驗,內容有幾可靠可想而知。沒有代表性的更重要原因,是正如電視台要造假博收視,「真人真事」也不能找一些太平淡太普通的採訪對象 (雖然隨時更有代表性),夠誇張夠煽情夠騎呢才有人留意。

《獨家新聞》中有一句「新聞就是對什麼事也不在乎的人想讀的東西」(News is what a chap who doesn’t care much about anything wants to read),說得太過火了。新聞還是要看的,面對造假作大的風險,正確的態度是別只看新聞,更加不要只看某地方某一個傳媒的報道。多讀書多觀察多思考,不依賴個別傳媒,資訊噪音的比例自會上升,除了減低自己做錯事的機會(包括投資),亦能減輕社會上的民粹傾向,政府的蠢政策都會出少幾個。

原刊於《am730》,本社獲作者授權轉載。

曾國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