沐浴於憧憬階段

銀行資產負債表是變相出現雙重膨脹動力,它們會否承受更多潛在資產素質惡化壓力,市場自會有判斷,但沐浴於憧憬階段,投資者短期未必會理會。

內地經濟處於下行已是鐵一般的事實,問題在於何時能夠扭轉。事實上,內地當局近日公布的多項數據,均叫市場憂慮經濟表現或比原先想的更差,有幸是政策憧憬提供了一定承托。可以說,近期中資股的表現及氣氛,根本就是靠預期蓋過一切。

從以往多次經濟起跌周期看,較叫人關注之一是上游通脹急速向下,由之前一、兩年PPI(生產者價格指數)遠高於CPI(居民消費價格指數),到現在變成為調轉。須知,上游工業品出廠價是製造業好壞的領先指標,基於去年基數較大,而且部分企業現在仍處於去庫存期,PPI恐怕未能於短期內止跌。無疑,上游成本減輕,理論上利好下游,特別是面對零售層面的企業。可是,現時正值內部需求一併減弱,樓市制約了消費,上下游價格向下,似乎暫時未有真正受惠者。

以財政部為首的幾大部委,早前就落實了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的政策,向外界發出的最重要訊號在於,首季經濟要確保開局良好,所以市場任何訴求,不論有關於財政及貨幣政策,當局變相表明會盡量滿足。

加快專項債發行

老實,今年內地赤字預算不會定得太高,幾乎肯定不會過3%,但官方數字有其統計上的彈性,尤其不包括表外的債務計算在內。所以,近個多月內地一直強調的加快專項債發行,是值得留意的事項。

按照當局的解釋,今年加大地方專項債發行,目的是要提供基建資金及補短板,換句話說,核心的財政刺激,其實是曲線透過貨幣政策作為支援。簡而言之,至少於上半年期間,內地是重回加大槓桿階段。近日,中國人民銀行用逆回購操作向市場淨投放逾萬億引起了注意,除避免季節因素導致市場利率大幅向上之餘,逾萬億的逆回購到期,人行如何處理更是關鍵。另外,撇除再進一步降準,昨首推定向中期借貸便利(TMLF),相比逆回購製造的短期資金,TMLF由於期限較長,是衡量流動性寬鬆力度的更好指標。

似乎,當局的貨幣政策催谷經濟路線已經成型:一方面,人行是透過短期資金供應壓低利率、而稍後啟動的TMLF變相是打本給銀行投放於中小企貸款,至於降準就是要釋放更多資金配合大量官方債務發行。

可以說,透過發專項債刺激基建等推動經濟政策,需要留意的是對銀行的影響。首先,在貨幣政策會鬆,利率會低的前提下,銀行的息差必然有壓力。更重要是,專項債買家離不開金融機構本身,而買了專項債,基建有前期資金之後,接下來亦需要尋求貸款,結果銀行資產負債表是變相出現雙重膨脹動力,它們會否承受更多潛在資產素質惡化壓力,市場自會有判斷,但沐浴於憧憬階段,投資者短期未必會理會。

原刊於《am730》,本社獲作者授權轉載。

更多精采文章

胡孟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