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習講話看改革開放前景

過去的成功,不是未來的保證。習講話展現的改革開放前景,有令人擔憂的地方。

由鄧小平發動的改革開放,在40年間為中國取得舉世矚目的成就。1978年中國98%人口生活在每月收入低於1美元的赤貧水平,今天中國赤貧人口僅佔2%。再以國家GDP計算,現時中國GDP僅次於美國,佔全球總量的15%。繼續改革開放已成為全中國人民的共識。我們不妨從國家主席習近平在慶祝改革開放40周年的講話(下簡稱「習講話」)中,回顧歷史、展望未來。

改革開放最重要的政策改變,就是結束毛澤東時代的「階級鬥爭」,讓民眾休養生息,毋須在恐懼和仇殺交替中生活。但這並不足夠。正如習講話指出,改革開放成功的關鍵是「解放思想,實事求是,大膽地試,勇敢地改」。可惜,習講話沒有進一步解釋「解放思想」的具體內容。我的理解是「解放思想」的核心是「放權」,體現在「黨政分開」和「黨企分開」兩方面,從而創造官員和企業家「大膽地試,勇敢地改」的空間。結果是不少民企成長為國際級大企業。然而,40年過後,未來改革開放的指導思想,被習講話歸納為「九個堅持」,而重中之重是「必須堅持黨對一切工作的領導,不斷加強和改善黨的領導」。這個堅持體現在民企(包括上市公司)內設立黨支部。此外,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的重點是由中央發展公有制經濟和在市場上發揮決定性作用。這個黨國主導的發展模式,與發達國家奉行以私有制為主的自由市場經濟,有很大分別,也與不少人期望的進一步改革開放,出現極大落差。

政府抗拒西方價值

相比鄧小平的實事求是,習近平為改革開放添上濃厚的政治色彩。除了加強黨的領導外,政府抗拒西方價值,增加對民眾的思想和行為的管制。在國際外交上,中國從「韜光養晦」蛻變至「大國強軍」,並以「發展二十一世紀馬克思主義」和「推動共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為目標。這股雄心壯志,難免令與中國制度南轅北轍的歐美國家警惕。

過去的成功,不是未來的保證。習講話展現的改革開放前景,有令人擔憂的地方。

原刊於《am730》,本社獲作者授權轉載。

王永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