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科技涵括四大技術

概括而言,金融應用運作可分為四個階層,分別為交易、合約、監管和支付層,而各層背後均需要創新科技來支撐。

自創新及科技局於2015年成立以來,香港政府一直積極推動創新及科技產業。今年《施政報告》更策略性地把金融科技(Financial Technology, FinTech)、人工智能(Artificial Intelligence, AI)、生物及醫療科技(Biomedical Technology)、智慧城市(Smart City)等應用領域制定為香港創新及科技的重點發展方向,並計劃投資約800億港元支援相關範疇發展。香港是蜚聲國際的金融中心,股票市場交投非常活躍。截至2017年9月,香港上市公司市值40217.1億美元,以上市公司市值計算,香港交易所屬全球第七大。由此觀之,香港銳意發展金融科技有一定的優勢,是明智之舉。

金融科技是創新科技產業的分支,因此筆者認為金融科技較適宜以「科技+金融」來描述。實際上,金融科技牽涉到用戶(包括銀行)如何有效地運用創新科技(例如人工智能)以優化或解決與金融應用相關的問題。概括而言,金融應用運作可分為四個階層,分別為交易、合約、監管和支付層,而各層背後均需要創新科技來支撐。

去中心化增透明度

交易層主要集中在金融投資或投機,例如買賣股票,目的是「搵錢」。專業人士一般會仔細分析股票市場走勢,然後作出買賣決定。算法交易(Algorithm Trading)是近期熱門的金融科技,主要是利用電腦程式進行自動買賣方法,而程式在交易中可根據市場的變動趨勢來決定交易時段、 交易價格及成交數量等。相比過往算法都以定量金融( Quantitative Finance, QF)為主導,近年隨着人工智能技術的普及化,定質金融( Qualitative Finance)算法逐漸流行。例如系統利用分析社交網絡用戶群對市場的輿論,然後作出交易決定。

當一宗交易定下來,買賣雙方依例簽署合約。在合約層中,區塊鏈是主要的金融科技。它是一個去中心化(decentralization)、支持分布式(distributed)紀錄,公開透明兼共享的大型網絡資訊交易管理(transaction management)技術,以下是一個去中心化的例子。假設甲向乙借100元,在中心化的環境下,甲立下一份借據予乙,後來甲從乙那裏偷回該借據並當場毀滅,結果乙無法把貸款收回。如果利用去中心化的區塊鏈技術,乙在毋須費時親身找多位見證人的情況下訂立多份借據,並分散到甲及其他不同見證人來保管。即使甲毀滅了在乙身上的借據,仍有相當數量的見證人可出示借據予乙作證,避免乙蒙受損失。上述案例足夠反映區塊鏈技術對促進數碼金融產業的重要性。

監管層方面,金融科技發展大大促進金融創新,如此同時亦增加了業務風險,例如數據盜竊及被濫用、侵犯私隱、網絡安全等問題。因此,監管科技(Regulation Technology, RegTech)近年已成為金融科技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市場預測全球對監管合規的金融科技的需求在2020年將高達1187億美元。監管科技主要是協助監管機構(包括政府)、金融機構、科技企業去監管創新金融的產品及模式,讓金融科技業務及產品在合乎規範的情況下持續創新。例如香港金融管理局( Hong Kong Monetary Authority, HKMA)的其中一項工作是促進銀行體系的安全及穩定,並對網上虛擬銀行的營運設有明確的監管指引。基於處理海量數據的困難度,提供此類服務的銀行均採用不同的監管科技,防止黑客入侵。

支付層成關鍵一環

支付層是金融科技的關鍵技術,不容出錯。嚴格而言,它是監管科技的其中一個核心應用範疇,目標是確保在交易當中買賣雙方之間的金錢轉移準確無誤。與此同時,支付科技與網絡安全(Cybersecurity)息息相關,主要是防止在支付過程中網絡被襲擊,導致金錢或私隱失竊。

顧名思義,金融科技牽涉兩大課題︰金融及科技,然而誰先誰後在學界一直議論紛紛,商學院和工程學院各執一詞。這反映出現代教育不宜只專注單一課題,宜應多關注跨學科及通識教材。另一例子是人工智能課程,若學生單是學會運算理論和技術,而忽略實際應用需求,畢業後亦難有太大作為。

原刊於《信報》,本社獲作者授權轉載。

黃錦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