參加日本訪問團

回說當年7月,港大學生會辦了一個為期三周的日本訪問團,有20人參加,我是其中之一。我們的行程集中在本州,到過不少地方。所到之處,都受到當地學生的熱烈歡迎。
回說當年7月,港大學生會辦了一個為期三周的日本訪問團,有20人參加,我是其中之一。我們的行程集中在本州,到過不少地方,包括東京、鎌倉、箱根、富士山、名古屋、奈良、京都、大阪和神戶等地。所到之處,都受到當地學生的熱烈歡迎。他們的接待工作做得很認真,也很細緻:既有在酒店大禮堂舉行、約百人出席的宴會,也有數人陪同前往參觀/體驗各種文化活動如能劇、藝妓表演和茶道等的接待。
 
在京都,我們各人分別住在一個當地學生的家裏。接待我的是一名醫生的兒子。吃過晚飯後,他就拿出一件和服,讓我穿上,然後帶我上街看「祇園祭」。這是日本最盛大的節日,每年7月在京都舉行。我們乘電車到達市區時,但見街上人山人海,有點像香港的年宵花市。我換上和服後,身上不但不名一文,連一張紙也沒有。心想:我既不懂日語,也不知他家在何方,如果不幸走失了,怎辦?令人擔心的事果然發生了!幸好只徬徨了幾分鐘,便碰到一位女團友,並且通過接待她的日本學生,很快就找到了我的接待者。
 
在日本學生家裏洗澡的過程使我感到非常尷尬。原來傳統上我們二人是要一起洗的,過程是:澡堂中央放着一個高約80公分、直徑約60公分的圓桶,內有半桶溫度頗高的水;淋浴之後,我們要一起在桶內進行近半小時的浸浴!後來我們也試過在公共浴室裏男女分隔的大池共浴,仍然感到尷尬,但沒有那麼嚴重。聽說以前的公共浴池全部是男女共用的。 
 

認識石美華  自此成為好友

 
這個訪問團裏最受注目的是一位唸英文文學的女同學,名叫 Shamima Suffiad(中文名字是石美華)。她的父母都是有南亞和中國血統的混血兒,奉伊斯蘭教。她因此不吃豬肉,但毫不張揚,偶一無意吃了也若無其事。她既聰明,又好學,是1963年英皇愛德華七世獎學金 (港大每年頒發兩個以此為名的獎學金給當年入學試成績最佳的新生)的得主之一。美華不但學業成績優異,長相也非常漂亮,加上態度隨和、舉止文雅、談吐得體,所以甚受歡迎。
 
閒庭信步:美華和我在京都
閒庭信步:美華和我在京都
 
美華和我自此建立了深厚的友誼,至今仍然往還不斷。她畢業後到巴黎深造,不久就跟 Jean-Claude Lepetit 結了婚。後來我們差不多同一時間移居加拿大:她往蒙特利爾(Montreal),我到哈利法克斯(Halifax)。本世紀初,丈夫離世後,她搬到多倫多,後來再婚,夫婿是印度人,叫 Husein Patel。這些年來,我們經常互訪,不是她來,便是我往。我跟她的父母、丈夫和妹妹都很熟落。她很好客,多次邀請曼儀、允寧和我在她家留宿。近幾年見面的機會少了,只得靠電話和電郵聯繫。
 
(上)1995年1月,我們到蒙特利爾;(下)1991年3月,他們來匡湖居
(上)1995年1月,我們到蒙特利爾;(下)1991年3月,他們來匡湖居
 
圖片:作者提供
 

馮以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