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聯網金融的產生是一個水到渠成的現象,它是互聯網企業依託其所培育的互聯網商務網絡、對其客戶所提供的一種自然的附加服務。這些附加的金融服務有助於改善客戶體驗、提高服務效率、增強消費者福利,因此是互聯網商業模式發展過程中不可阻擋的趨勢。
阿里巴巴的寶寶們
例如,阿里巴巴的金融業務發展路徑很清晰,也是順理成章、水到渠成的。它開始於最初的單邊及兩邊網絡平台(阿里巴巴、淘寶、天貓)。這些網絡平台的電子商務業務需要便捷的網絡支付工具來支持,以方便網絡客戶的交易與支付需求。所以阿里巴巴推出了支付寶,作為網絡支付的手段,從而以第三方支付平台的身份進入了金融服務領域。由於支付寶大大便利了網絡電商的交易,提升了客戶體驗,它反過來又大大增加了客戶對阿里巴巴的各個電商網絡平台的忠誠度,鞏固了這些網絡平台在行業內的龍頭地位。
除了支付需求外,隨着阿里巴巴電子商務網絡的擴大和業務的拓展,其網絡參與者(主要是網店)又衍生出更多的金融需求,如融資需求。因此,阿里巴巴推出了阿里小貸,通過與有關金融機構的合作而逐步涉足貸款融資領域。
由於支付寶中有大量暫時閒置的周轉性資金,這些賬戶的持有者自然存在資金管理的需求。於是阿里巴巴與天弘基金合作推出了餘額寶,使得這些閒置的資金可以賺取高於活期存款甚至一年期定期存款的利息,而且存取方便,這對阿里巴巴的各種網絡平台的參與者(包括商戶與消費者)是巨大的增值服務。
從這個發展路徑,我們可以看出,餘額寶之所以如此成功,高利率固然是個很重要的因素,但更重要的是阿里巴巴的各種網絡平台上已經積累了巨大的存量客戶資源,而這些客戶正是形成網絡效應的基石。阿里巴巴聰明地運用了這些既有資源,並加以適度的營銷宣傳,又通過餘額寶這一產品吸引了更多的客戶加入到它的支付寶、餘額寶的網絡中,使其成為其各種電子商務網絡(如天貓、淘寶、阿里巴巴)的潛在客戶。
如雨後春荀的寶寶
隨着餘額寶的成功,很多互聯網企業紛紛效仿,推出各種「寶寶們」來吸引客戶。儘管有些「寶寶」宣傳的利率遠高於餘額寶,但營銷效果卻遠不如餘額寶,其原因就是這些網絡本身缺乏恰當的客戶資源與生態環境,無法有效借助現存網絡的網絡效應,因此事倍功半。值得注意的是,後起的「寶寶們」大都靠高利率吸引眼球,甚至不惜做賠本買賣,正是印證了前文所述的「互聯網精神」,即這些後起之秀要爭取盡快達到網絡效應的臨界點,否則它們將無法生存。
再以騰訊推出微信支付這一金融服務功能為例。眾所周知,微信是中國最受歡迎的基於移動互聯網的社交網絡。在植入微信支付之前,它是一個標準的單邊網絡,因為這個網絡裏最初只有一類參與者,即聊天人(也是潛在消費者)。
理論上講,如果一個單邊網絡有足夠大的資源,這個單邊網絡很容易借助於網絡效應的威力而發展成為一個兩邊網絡。這是因為,只要新引入的網絡另一邊的參與者與原來那邊的參與者之間存在跨邊的網絡效應,那麼這些新參與者就很容易被現存的海量客戶所吸引。如果跨邊的網絡效應是雙向的正反饋效應,那麼這個新的兩邊網絡甚至可以一蹴而就。
由單邊到兩邊網絡
基於這一原理,騰訊通過置入微信支付,引入商戶到微信網絡裏,把這個單邊網絡轉變為一個兩邊網絡。由於微信既有網絡中的客戶資源巨大,它很容易通過跨邊的網絡效應吸引到另一邊的參與者(即商戶),所以可以想像,微信支付會迅速把單邊的社交/自媒體網絡轉變成一個兩邊的電商網絡。而基於這個電商網絡和微信支付,騰訊可以把更多的金融服務(如推銷理財產品、保險產品、證券投資、以及小額融資等功能)附加到微信平台中。顯然,這樣的一個發展路徑也是水到渠成。
與上述情況類似,電商巨頭京東商城的「京東白條」也是為了滿足其電商客戶的融資需求而自然產生的附加金融服務。顯然,與那些憑空建立的專門從事互聯網金融業務的平台相比,這些基於原有互聯網商務平台或社交網絡而產生的互聯網金融模式更具生命力和可持續性。這些附加的金融服務與交易機會有助於改善客戶體驗、提高服務效率、增強消費者福利,對中國經濟的發展和轉型、以及提升中國金融業的服務品質都意義重大。
傳統金融機構的應對
以上分析表明,互聯網金融的出現是一個水到渠成的現象,它是互聯網企業依託其所培育的互聯網商務網絡、對其客戶所提供的一種增值服務。從理論層面看,雖然互聯網金融企業推出了一系列令人耳目一新的產品和商業模式,但它們並不能達到「去中介化」的目標,也沒有改變金融的本質。因此,它們所推出的產品和採用的商業模式,也完全可以被傳統金融機構所學習和利用。只要傳統金融機構不固步自封,它們中的絕大部分應該可以經受住互聯網金融企業的衝擊,在金融服務的市場中保留自己的一席之地。
事實上,絕大多數傳統金融機構近年來都非常重視利用互聯網這一新興的信息技術工具,它們大都已經建立了便捷和完善的互聯網網站,以服務其企業與個人客戶。不過,這些網站大都是客戶與傳統金融機構單向或雙向聯繫的工具之一(並列於實體分支機構、電話、信件等其他營銷與接觸方式),並未促成客戶之間的交流(單邊或兩邊),也就無法在客戶之間形成一個網絡。因此,傳統金融機構並未借助互聯網而轉變成一個單邊或兩邊的網絡平台,也沒有培育和產生出網絡效應。
從利用網絡效應來講,其實傳統金融機構天生就具備優勢,因為它們擁有龐大的客戶資源。然而,由於缺乏網絡平台的意識,傳統金融機構在開展業務時很少促成客戶之間的直接交流和反饋,因此並未在客戶之間編織起一個以自身為平台的網絡。如果傳統金融機構能夠以既有客戶為基礎,開發出能夠激發網絡效應的產品、服務或商業模式,它們完全可以在這場互聯網金融戰役中保住自己的地盤。
銀行業的先天優勢
以商業銀行為例,它們天生就具有發展兩邊網絡的優勢,因為它們一方面擁有大量的潛在消費者(家庭儲戶)資源,另一方面擁有大量的企業客戶資源,只是銀行現有的商業模式並沒有將這些客戶編織成一個兩邊網絡、並在兩邊的客戶之間產生網絡效應。
如果銀行改變其傳統思維,充分利用這兩邊的客戶資源,通過建立 P2P 網貸平台或電商網絡平台來培育跨邊的網絡效應,那麼商業銀行就會成為這一兩邊網絡平台的擁有者。不過在傳統銀行看來,這可能屬於不務正業,所以這些資源長期都被浪費了,把機會拱手讓給了互聯網企業。
近幾年,一些商業銀行已經認識到這一資源優勢,開始建立自己的電商平台(如中國建設銀行的「善融商務」、中國工商銀行的「融e購」等)或 P2P 網貸業務(如招商銀行的「小企業e家投融資業務」)。不過,由於在機構設置、股權安排、激勵機制、與傳統銀行業務部門的協調和協同機制、對網絡效應的理解和重視、以及對「互聯網精神」的容忍度等多方面存在缺陷或不足,大部分銀行系的電商平台暫時無法與草根派的電商平台相抗衡。
坦率地講,大部分傳統金融機構在「觸網」的過程中,只是抓住了互聯網金融的「形」(即互聯網技術和營銷渠道),而沒有抓住它的「神」(即不遺餘力地培育和發展其網絡以盡快超越網絡效應的臨界點)。這或許與金融機構必須將風險審慎管理置於首位的基因有關。因此,對於絕大部分傳統金融機構來講,與其抑制互聯網金融企業的發展或者反向殺入互聯網企業的地盤,不如採取合縱連橫的策略,與成功的互聯網企業合作,強強聯合,揚長避短,把二者的網絡資源、客戶資源與金融資源都充分挖掘和利用起來,實現雙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