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超強颱風襲港十多個小時,卻留下幾十小時的討論熱議和數不完的後續事情。傳媒報道及親身觀察,雖然颱風「山竹」未有造成人命損失,但都算是一場風災;當然颱風所經過的其他國家地域的災情就嚴重得多。
在風災前後的時段,其實提供了很多可供運用的教育機會,而且是真實生活中的情境。中小學任教的老師可手到拿來地加以使用。
網絡科技的應用
在政府「做好超強颱風來襲防災」的文宣浪潮掀起前,網絡上早已流傳着尚未命名的這個颱風的移動路徑和數據預測,亦有無數的網民熱議;但因為另一股較小的風暴「百里加」而分散了市民的注意力。除了官方天氣預測外,近年人們還可獲取地球不同地方的各種天氣預報;這全是拜資訊科技快速發展所賜。可惜的是社會仍多偏向猜測會否掛上更高風球,甚至直接地提問有否「風假」。今次正好反映大自然力量不可以看輕,宜加防犯而不應兒戲。
既然網絡科技帶來方便的資訊,我們就應該指導學生加以運用,並認識防災減險的方法和實踐。同時這也是推動德育的好機會。在課堂上不妨與學生多互動,利用網絡資訊討論為何近年颱風破壞力愈來愈勁、為何有些地方容易被風災摧殘;了解人類面對大自然災難和反思人與自然的相處之道。平日是很難有適當的切入點來引起這類探討。
氣候變化是不爭事實
地球暖化可以視之為近來風災頻密及日趨猛烈的原因,我們的風災或其他地方的水災的報道,都是很好的環保教材。個人力量是無法扭轉地球暖化的這類大變局,作為地球公民的一員,學生需要理解自己的責任。借風災資源或新聞報道帶領學生討論,反思自己可以從生活做些什麼令暖化趨勢減慢;這已是不錯的環保課程。
由於傳媒和網絡上提供了大量「山竹」在外地或鄰近地區,甚至本港境內造成廣泛破壞,當中有些較落後的村落甚至全村盡毀、人命牲畜農作物損失慘重。班主任或德育老師可抓緊這類圖像,作為情感教育的題材,啟動學生的同理心,由此培養他們關注身邊以外的不幸事件,建立世界公民的視野。
當然,地理、通識、科學或物理等學科老師,藉此機會引用真實數據資料在課堂上教授相關課題,更是不二之選,相信教學效果會事半功倍。
教導營建感恩的心
學生見到各處因大自然災害會造成超大破壞時,亦應反思為何本地損傷會相對地輕微?不只因為香港是個福地,而是我們有各行各業從業員、先輩們曾投入辛勞建設都市,只因有良好基建才可免於巨災破壞。換言之,幸福不是必然的,那是前人辛勞建造出來的。所以學生應該有感恩心。
不少市民平日的表現就是缺少了感恩心。風災之下香港境內亦有地區停電停水,翌日恢復返工又出現交通癱瘓難題;然而除了不滿外,或都需要感恩,我們的災情可以在三數日後就得以紓緩。學校會是個合適場所,協助未來成員養成更多的感恩之心。
風災摧毀大量樹木,影響交通和途人來往;也有近海地區受巨浪沖散路面。有些地區就組織了民間力量進行「自救」。這些守望相助的事例是很值得宣揚的,當然亦可帶領學生去反思,在什麼情況下自己可以參與這類社區活動。而最重要的是提醒學生,身邊有着默默地辛勞工作的清潔工、環境管理人員,甚至拾荒者,因為他們市容才會清潔和井井有條;只是大家平日沒有關注,實在應向這些基層人員倍加感恩。
社會充滿負能量和怨氣,上述與風災有關的消息卻讓大家見到值得欣賞的地方;教育人員是有責任抓緊這些機會,協助學生培養欣賞周圍好人好事的技能,成為抵抗責難文化的武器。
!doctyp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