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風起,全球市場是否會再刮起大風,近期已經有目共睹。全球經濟未致於壞透,儘管部分市場趨勢向下明顯,但整體表現其實跟市場年初預測尚未有大幅距離。可是,經濟及盈利的不確定性較易掌握,但政治因素抬頭,導致市場的可閱讀及能見度愈來愈低,投資者只會避開最受影響的市場。
美股上升跟區內市場毫無關係
美股上升,已經跟區內市場毫無關係。首先,機構大戶自年初以來的貿易戰,及阿根廷及土耳其等二線新興市場風暴,已經對增長潛力四個字變得有所保留。其次,既然美國企業盈利仍強,經濟最少相對地好,昂貴是事實,但投資者亦別無選擇。可以說,當機構大戶將全球股票組合調整至減磅級別、或美國經濟明顯走樣,美股升勢才會告終,但到時新興市場股票表現隨時會更糟透。
美國中期選舉已屆倒數,原本一個毫不受市場重視的事項,忽然成為了全球投資市場最大變數,因為關乎到總統特朗普的政治命運。可是,從其副手彭斯近期的一篇發言,白宮或特朗普本身似乎悉心部署,用意無非在於表明,就算彭斯坐正,美國對華強硬立場相當貫徹。
白宮的宣傳機器已經開動,部分友好媒體近期已經接連專題報道,題材已並非再是美國對中國的新增關稅計劃,而是詳細披露及引述事例,力證中國偷取美國高新技術證據確鑿。美國現在槍口對準一個敵人,製造矛盾,中國固然會以牙還牙,另類新冷戰時代一旦開始,並非全球福份,尤其是本港。
貿易戰拖累區內供應鏈,美元、美債走勢,令區內資金流及融資成本亦一併受累。近期債息上升導致市場震盪,純粹陰謀論的話,最少產生三大疑問:首先,為甚麼聯儲局主席鮑威爾在公開場合對經濟及息口走勢的表態,較之不久前議息後的表述,在短時間內出現了如此重大變化,變得更樂觀,更傾向收緊?其次是債市當日變動之大,有部分分析認為,是資金重新配置有關,但難道市場的風險系數比之前為低?
最後是油價走勢,近期持續被人為地利用供應因素推高,而油價上升勢必令到區內進口國經常帳逆差有惡化風險,而基於部分國家有提供補貼,財政狀況一併轉壞,最後是貨幣向下壓力加劇。印度未有一如預期加息,已表達出新興市場開始陷入兩難。目前,外界共識是,貿易戰一旦緩和,及美國利率或美債債息走勢一旦有跡象見頂,均會為區內再注入動力。這個想法合理,但亦意味着區內市場已毫無主動權可言。
原刊於《am730》,本社獲作者授權轉載。
!doctyp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