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電影敘事到教育現場

究竟學校教育的意義是什麼?學校的存在是提升市民素質還是考個好分數呢?在電影內沒有討論到、也不必有什麼交代。觀眾欣賞完電影後,值得再三思考這幾個問題。

曾經提過電影是很不錯的教育媒介,透過電影的情節可以用作德育、歷史,甚至STEM教育的題材。其實,很多時看電影亦可從其敘事手法觀得作者(導演、監製)對教育本身的評說;趕在暑假最後的幾天入場觀看了兩部亞洲電影,發現所帶出的信息與我們教育現場息息相關。

這兩齣電影分別是印度電影《起跑線》(Hindi Medium)和廣東話電影《大師兄》(Big Brother)。入場睇戲可以用很多不同角度來評賞,本身對拍攝電影一竅不通,對影評亦不懂,所以在此不會論及電影作品的拍攝或舖排。但作為銀幕前的座上客,卻可由接收者角度來感知電影送來的訊息;其實與教育現場和當前社會聯繫起來,也是十分自然的事。

印度中產對子女教育的追求

《起跑線》的港式譯名絕對可以在社會上引起共鳴,不知道有多少觀眾同時擔當着家長的崗位?影院中傳來的笑聲,究竟是因為銀幕角色的演出抑或是感同身受而迸發出來的呢?

原來印度和香港的中產家長,在為了子女教育的大前提下竟然會做出相近的行為;電影用了誇張手法,但骨子裏的思維與港式父母何其相似,可能兩者都是因擁抱亞洲價值觀所致。

電影在交代基層貧窮父母如何面對自己子女的不利起跑線時,卻與本地很不同;他們只能眼光光看着子女原有可接受優質教育的機會被搶去。香港並沒有類似的保障政策,我們自詡有平等教育機會,現實中是否果真如此平等?再者,名校校長與主角家長表白的一場戲,相信在本地學校管理當局亦會有類似的取捨。

從電影的英文片名可知,電影原先關注的其實是教學語言的問題。用英文學習,在本地也是一個歷久不衰的教育議題。男主角講「法國人不用英文學習,但印度人卻要用英文學習」;香港人何嘗不是大費周章地追求用英文學習的機會呢?

《起跑線》的港式譯名絕對可以在社會上引起共鳴,不知道有多少觀眾同時擔當着家長的崗位?(《起跑線》Facebook)
《起跑線》的港式譯名絕對可以在社會上引起共鳴,不知道有多少觀眾同時擔當着家長的崗位?(《起跑線》Facebook)

下游學校的生存與弱勢學生的學習

如果《起跑線》是試從家長觀點窺探教育,那麼《大師兄》就可以當是從教師觀點窺探教育。可惜本地院商竟然把該片介紹成港式動作片!雖然男主角是甄子丹,也有一場大打出手的群毆戲;不過甄子丹扮演的陳sir卻道出了不少前線教師對教育的怨氣。

故事情節中有不少非現實和謬誤,尤其是涉及課室現場和官員的霸氣,可視之為電影製作上的誇張手法好了。然而,下游學校生存的困境和學習能力稍遜學生面對的「被遺棄感」卻很是真實。再者,在這些學校任教的老師和行政管理人員面對的不諒解和社會施予的壓力,也有很高的像真度。

甄子丹扮演的陳sir道出了不少前線教師對教育的怨氣。(《大師兄》Facebook)
甄子丹扮演的陳sir道出了不少前線教師對教育的怨氣。(《大師兄》Facebook)

究竟學校教育的意義是什麼?香港教育制度是為了扶助學生好好地學習,抑或只是將好學生推出去考個高分呢?參與一個全民劃一的考試,目的是為了教育還是為了標籤?學校的存在是提升市民素質還是考個好分數呢?在電影內沒有討論到、也不必有什麼交代。觀眾欣賞完電影後,值得再三思考這幾個問題。

教育是權利抑或商品?

自從九十年代起,香港已提供全民基礎教育,不論9年還是12年的教育已是青少年市民的基本權利。提供教育的目的是提升市民的素質,實施全方位的、均衡的課程(諸如五育並重的說法),而非只是為了令青年人去考個公開試。

但不少家長的視線卻認為教育是提升競爭力的過程,只有考得好成績才可以在人生的未來有能力先拔頭籌;這就是對「贏在起跑線」的大眾認知。為了這個概念,社會上已有不少相應商品在市場推出;學校根本沒有需要在競爭力市場內佔有席位。是政府政策使然,還是名校學位稀有性使然?

《起跑線》內對公立學校的描寫與《大師兄》中的下游學校的情境,還有點相似!

黃冬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