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言名著微過細故,瑕不掩瑜

總括而言,莫言獲頒諾貝爾文學獎係飲譽四方,實至名歸。然而瓜無滾圓,金無足赤,莫言的作品也有微過細故。
 
 
 
編按:林同撰了數文,細說莫言名著的特色,詳細可翻查本欄的相關文章,而以下則是林同對莫言小說的總結。
 
總括而言,莫言獲頒諾貝爾文學獎係飲譽四方,實至名歸。然而瓜無滾圓,金無足赤,莫言的作品也有微過細故。例如,《四拾壹炮》末尾「孫中山外號孫大炮,但他沒有親手放過炮,我羅小通要超過孫中山……」。錯!查光緒卅三年十月廿九日(西曆1907年12月4日),孫中山在鎮南關要塞炮台親手發炮,還打得很準,他慨言:「反對滿清二十餘年,此一日始得親發炮擊清軍耳!」這是國父領導之第六次反清革命起義。
 
至於辭語的舛錯,也不少見,諸如商糾(應係紂)、殺身成節(仁)、輕薄兒(薄倖郎)、不由地(得)黯然傷神等等。在《荊軻》劇本中,「轉(zhuai)」出現了三次,這本在北京編印的書,編輯人員連北方方言「拽」都不識,那就令人不勝遺憾了,這一代的年輕編輯,中文基本功的詞法、句法、修辭常識都不夠扎實,究其原因,他們的導師多係文革時期的工農兵大學生,學術領域十年空白,恐怕50年也補救不回來。儘管如此,大醇小疵,瑕不掩瑜,無損於莫言作品的光芒。
 
圖片:網上圖片
 

林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