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碰到幾位在長三角設廠的台商朋友,他們都對中美貿易磨擦憂心重重。因為他們的產品有半數以上銷往美國,卻已被列入第三波2,000億美元的報復清單。
台商進退兩難
過去幾個月,他們都認為這場貿易戰應該雷聲大雨點小,雙方會在最後關頭達成妥協、鳴金收兵。但現在看來,貿易戰升級的可能愈來愈高,他們可能躲不過這波衝擊,現在的處境是進退兩難,因為無法判斷這場貿易戰會僵持多久。要做出把生產線撤離大陸、移轉到越南或印尼的決定,不是那麼容易,更不是2、3年內就可以順利完成。
雖然今年出貨的訂單,去年就已接單,價格早已確定,而且根據合約或國際貿易慣例,進口關稅是進口方負責,理論上加徵25%的關稅應該由美國買家吸收,但基於長期生意夥伴關係,他們對於美國客戶提出分擔關稅的要求,也不能坐視不理;對方也明確指出,由於人民幣貶值,他們應該把因為匯率變動而節省的成本貢獻出來。
究竟他們應該承諾分擔多少比例的關稅,真是一個難題。一方面,他們企業的毛利本來就很低,沒有多少能力可以吸收。何況,如果自己承諾吸收較大比例,那明年出貨的訂單要如何報價呢?自己幫忙吸收愈多,買方明年可能會砍價,因為他們判斷你的毛利夠高,還有降價空間。
透過漲價來吸收關稅衝擊
我的建議很簡單。只要你客戶長期給你下單,而且出貨規模很大,你的客戶是無法轉移訂單的,所以應該盡可能要求客戶透過漲價來吸收關稅衝擊,你們承諾的分擔關稅比例應該愈低愈好,而且僅以一次為限、下不為例;明年的報價也不要輕易退讓,要積極協調其他台商採取一致的立場。
如果不怕訂單被搶走的台商都採取同樣立場,而且許多陸資出口企業也採取相同對策,只要特朗普政府啟動對2,000億美元商品加徵報復性關稅,那加徵關稅對物價的衝擊就很快會傳到消費者端,幾乎所有美國中下與中等收入家庭都會叫苦連天。而且因通貨膨脹預期升高,美國股市也會向下修正,這樣就會逼使共和黨國會議員對政府施壓,要求改弦易轍,這樣中美貿易戰才有可能在1年內、或最晚在2020大選前結束。
原刊於《天下雜誌》,本社獲作者授權轉載。
!doctyp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