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紐約時報》這回輸了

要用匿名評論這一招,無論以什麼標準衡量,都看不出會帶來什麼效果。結果匿名評論未傷及特朗普,《紐約時報》自己卻受重創。這一回《紐時》應該是輸了。

匿名的材料,媒體應不應該用? 一般而言,新聞報道用匿名人士提供的消息很普遍,也可接受;然而匿名評論則可免則免,甚至最好不用。

何解?驚天動地的大新聞,很多時都要靠「深喉」線人提供,他們多是局內人、知情人士,因為不能公開身份(很多國家都有官方保密法,限制不得泄密,身分公開就會被檢控),唯有以匿名方式爆料。爆料者可能有各種動機,但這並非新聞機構關注重點,最要緊的是所爆的是否「堅料」。只要是真實、有真憑實據,就毋須特別深究動機。

評論不同新聞報道

評論就不同。評論的份量很多時與誰是作者息息相關,例如評論經濟,一個諾貝爾獎得主與一個普通評論人之間,大多傾向覺得前者有權威,其觀點值得一讀,普通評論人的意見就算了!當然,評論的水平也分得出高低。不一定權威就水平高,但寫得好、有真知灼見的評論人一定會寫出名堂,早晚也會成為明星,躋身權威之列。

寫評論而要匿名,為的是什麼原因?其中之一應是避免承擔責任。如果文章出事,責任就由媒體一力承擔。在極權國家,這也許是鼓勵異見者敢於發聲批評時政的重要條件。然而在一個開放社會,言論自由的保障足夠令評論人免於恐懼,匿名就沒有必要了。有名有姓、打正招牌寫評論文章,會令讀者覺得寫評論的人是認真、負責任的。

《紐約時報》上周三以匿名方式刊出一篇高級政府官員的文章,觸發了一場大風波。文章矛頭直指美國總統特朗普治國無方,而特朗普就反擊指這篇文章「無膽」,更質疑這名匿名高官「賣國」。特朗普後來在Twitter 發文直指「如果真有這個無膽的匿名者,《紐時》為了國家安全必須交人,把匿名者交給政府」。

《紐時》編輯為匿名評論文章寫了一段開場白,承認刊登匿名評論(anonymous Op-Ed essay) 是罕有做法, 是逼於無奈:「We believe publishing this essay anonymously is the only way to deliver an important perspective to our readers.」

所謂重要的角度,到底是什麼?匿名評論批評特朗普的領導風格「小氣而無效」,且對民主構成了威脅;文章又指特朗普毫無原則,多名閣員都不滿他的施政方針,在多項政策上陽奉陰違,甚至想過罷免他……事實上,類似的白宮秘聞在特朗普上台後已傳出過不少,只是細節有些分別。要說角度(perspective),顯然看不出匿名評論有什麼特別重要!

恰恰就在匿名評論刊出前一天,以報道水門醜聞而得大名的資深調查記者伍德沃德(Bob Woodward)出新書Fear: Trump in the White House,大量揭露白宮內部一塌糊塗的內情。專書都出了,匿名評論的角度既無新意,也顯不出其重要之處何在。為何《紐時》編輯要做出一個如此具爭論的決定,刊出這篇匿名評論?

匿名評論的作者開宗明義,說自己是「特朗普政府內抵抗力量的一員」。既在政府服務,為何又要在政府內抵抗?要抵抗,即是表明跟總統已無法合作。道不同,選擇離開政府,然後挺身而出寫一篇討特朗普檄文,不是更顯出「抵抗分子」的道德力量嗎?

資深調查記者伍德沃德出新書<I>Fear: Trump in the White House</I>,大量揭露白宮內部一塌糊塗的內情。(Wikipedia Commons)
資深調查記者伍德沃德出新書<I>Fear: Trump in the White House</I>,大量揭露白宮內部一塌糊塗的內情。(Wikipedia Commons)

匿名者違職業道德操守

匿名評論的作者如果是政治任命官員,跟總統不能再共事,理應求去;如果是執行政策的公務員,就只能依命令行事,斷無理由暗地裏抵拒,這樣做有失專業精神更是失職越軌。假如真的到了忍無可忍的地步,公務員也應辭職以明志,然後公開發文批評總統。而不是像《紐時》編輯所言,「作者身分曝光就會影響份工」(whose job would be jeopardized by its disclosure)!既要保住工作,又要暗地裏抵抗,這顯然不是有職業道德操守的所為!

無論用什麼原因去考慮,《紐時》都不應刊出這篇匿名評論。編輯的解釋,顯然欠缺說服力。文章本來是希望打擊特朗普聲望,但以這種方式發動攻勢,不但很難得到支持,反會招來「欠缺專業判斷」的批評。

《紐時》兵行險着,也許是因為特朗普從競選開始就一直不買主流大報的帳,而且充滿敵意,經常指媒體做假新聞,是人民公敵(enemy of the people),其中有一個針對的主要目標,就是《紐約時報》。《紐時》出版人Arthur Gregg Sulzberger曾與特朗普見面,事後特朗普透露見面內容,指兩人花了很長時間談論傳媒如何製造大量假新聞。《紐時》不甘示弱還擊,認為特朗普一再攻擊傳媒,做法危險,並且損害了民主體制,也打擊了向全世界宣揚的言論自由和新聞自由精神。

雙方早有不和,《紐時》借一篇匿名評論「數臭」特朗普,也許是出於以牙還牙的心理,令美國人知道這個總統何其不堪!其實特朗普的不堪,很多人都知之甚詳,然而在美國的體制內,至今仍然無法動搖他的地位。

匿名評論透露特朗普內閣確實私底下討論過憲法第25條修正案,打算踢走特朗普,但他們不想引爆一場憲政危機。如果真的可以透過合法途徑趕走特朗普,很多人都樂意一試。事實卻是無能為力,媒體只能繼續以言文攻勢「圍剿」特朗普。

除了《紐時》,美國絕大部分主流媒體都跟特朗普不和。今年8月16日《波士頓環球報》(The Boston Globe)帶頭發動反擊,串連了全美350家大中小型報紙,在同一天以社論還擊特朗普攻擊新聞媒體的言論,《紐時》也參加了這場美國新聞史前所未有的行動。然而,聲勢雖浩大,但對特朗普政府的打擊非常有限,因為350家報紙幾乎都是支持民主黨的左派,屬於右派的《華爾街日報》就沒有參加,很多人只視之為一次「左派行動」。

未傷特朗普 紐時先受創

事實上在網絡年代,報紙社論主導輿論的時代已一去不返。試想,如果過去有一名總統像特朗普一樣被《紐時》和300多份報章修理,他也許已落荒而逃。但今時今日的報章包括《紐時》,已無法發揮這種威力。

要用匿名評論這一招,無論以什麼標準衡量,都看不出會帶來什麼效果。結果匿名評論未傷及特朗普,《紐時》自己卻受重創。這一回《紐時》應該是輸了。

原刊於《明報》,本社獲作者授權轉載。

陳景祥